模内装饰成形品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15529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降低从模内转印膜剥离转印层时保持成形品所需的保持力的模内装饰成形品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是向注塑成形用的A模具插入在基材膜上设置有转印层的模内转印膜,通过A模具与具备向成形用注塑空间注入树脂的构造和成形品保持的构造的B模具的合模,形成成形用注塑空间,在向成形用注塑空间填充成形树脂之后,将B模具与A模具开模,形成成形品,使转印层形成于注塑成形品的表面,其中,在通过开模使模内转印膜的基材膜与和转印层成为一体的模内装饰成形品分离时,使模内装饰成形品的端部处的剥离强度根据部位而不同,从剥离强度较轻的部位起使模内转印膜产生剥离起点,从模内转印膜剥离模内装饰成形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内装饰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于在家电产品或机动车内部装饰构件中使用的外观装饰成形品的模内装饰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树脂成形品的表面装饰工艺之一,具有如下膜模内工艺:将硬质涂覆的功能、设计涂覆到膜上,在注塑成形的同时将印刷后的转印层转印到成形品表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2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使以往的模内装饰成形品成形的注塑成形用模具的剖视图。在图2中,向成为注塑成形模具的固定模具的A模具5与成为可动模具的B模具6之间插入模内转印膜2,在合模后,从注塑浇口8向成形空间部12注塑成形树脂7。由此,模内转印膜2的转印面与成形树脂密接。成形树脂填充于成形空间部12,模内转印膜2的转印层密接于成形品的表面。在开模时,在模内转印膜中的形成于基材膜上的脱模层与转印层之间的界面处被剥离,由顶杆4顶出,以在成形品表面仅转印了转印层的状态被取出。在图4中,模内转印膜在基材膜41上形成脱模层42、硬涂层43、锚固层44,将目前为止的部分称为模内坯料48。在模内坯料48上形成成为印刷图案的油墨层45及用于确保与成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内装饰成形品的制造方法,/n向注塑成形用的A模具插入在基材膜上设置有转印层的模内转印膜,/n通过所述A模具与具备向成形用注塑空间注塑树脂的构造和成形品保持的构造的B模具的合模,来形成所述成形用注塑空间,/n在向所述成形用注塑空间填充成形树脂之后,将所述B模具与所述A模具开模,形成成形品,/n使所述转印层形成于注塑成形品的表面,/n在所述模内装饰成形品的制造方法中,/n在通过开模使所述模内转印膜的所述基材膜与和所述转印层成为一体的所述模内装饰成形品分离时,使所述模内装饰成形品的端部处的剥离强度根据部位而不同,从剥离强度较轻的部位起使所述模内转印膜产生剥离起点,从模内转印膜剥离所述模内装...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08 JP 2018-2104171.一种模内装饰成形品的制造方法,
向注塑成形用的A模具插入在基材膜上设置有转印层的模内转印膜,
通过所述A模具与具备向成形用注塑空间注塑树脂的构造和成形品保持的构造的B模具的合模,来形成所述成形用注塑空间,
在向所述成形用注塑空间填充成形树脂之后,将所述B模具与所述A模具开模,形成成形品,
使所述转印层形成于注塑成形品的表面,
在所述模内装饰成形品的制造方法中,
在通过开模使所述模内转印膜的所述基材膜与和所述转印层成为一体的所述模内装饰成形品分离时,使所述模内装饰成形品的端部处的剥离强度根据部位而不同,从剥离强度较轻的部位起使所述模内转印膜产生剥离起点,从模内转印膜剥离所述模内装饰成形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装饰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模内转印膜的剥离强度根据所述模内装饰成形品的部位而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内装饰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根据所述模内装饰成形品的部位,具备端部的所述模内转印膜与分模面的角度成为0度的部位,具备根据部位而利用锥形状或R形状来改变角度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装饰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模内转印膜的剥离强度成为根据面方向的部位而不同的剥离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内装饰成形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模内转印膜的剥离强度在与所述模内转印膜的搬运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变化。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贵嗣永原孝行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