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转鼓机器人玩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445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转鼓机器人玩具,包括车身主体和设置于车身主体上的车轮,车身主体前部连接有转鼓武器机构,车身主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车轮的车轮驱动机构和驱动转鼓武器机构的转鼓驱动机构,转鼓驱动机构通过皮带连接转鼓武器机构,车轮驱动机构和转鼓驱动机构均电连接有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块化转鼓机器人玩具通过皮带对转鼓武器进行驱动,能够有效地缓冲转鼓攻击时的冲击力,保护转鼓驱动机构中的电机,同时皮带在传递转矩的时候同时也传递热量,对机构有效的进行了散热,并且当转鼓武器机构中的转鼓武器被卡住时,皮带能够打滑,避免了转鼓驱动机构中的电机堵转,防止发热过大的问题,以及皮带传动的声音更小,振动也较小。

A modular drum robot to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转鼓机器人玩具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转鼓机器人玩具。
技术介绍
机器人格斗比赛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赛事,主要是通过机器人在场地内进行对战,格斗机器人对战的取胜规则就是把对方的机器人破坏或者掀翻至完全失效或者不能移动状态。在相关技术中,转鼓类格斗机器人的转鼓传动系统采用齿轮啮合或链式传动,但是这两种传动方式具有较多的缺陷。在采用齿轮啮合进行传动转鼓武器时,具有如下缺陷:1、在格斗机器人相互击打的过程中,外界的冲击力非常大,塑料齿轮属于刚性元件,缓冲作用不明显,难以瞬间承受如此高强度的冲击;2、转鼓不光需要高转速,还要具备一定大小的转矩,而随着转鼓转矩大小的提高,传递转矩也会增加,对齿轮会有很大的冲击力;3、转鼓和对方机器人护甲或武器接触发生击打时,会出现转鼓卡住不转的情况,齿轮传动造成了齿轮也随之卡住或者齿轮的齿根变形失效,导致电机在转速为0时仍输出扭矩,这一过程的电流最高可达额定电流的7倍,极易烧坏电机;4、齿轮传动过程中噪声大,振动大。在采用链式进行传动转鼓武器时,具有如下缺陷:1、传动链与齿轮同属刚性元件,在击打过程中易损坏;2、传动的平稳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模块化转鼓机器人玩具,以能够通过皮带驱动的方式,有效地缓冲转鼓攻击时的冲击力,防止机器人被损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模块化转鼓机器人玩具,包括车身主体和设置于车身主体上的车轮,所述车身主体前部连接有转鼓武器机构,所述车身主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车轮的车轮驱动机构和驱动所述转鼓武器机构的转鼓驱动机构,所述转鼓驱动机构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转鼓武器机构,所述车轮驱动机构和所述转鼓驱动机构均电连接有电池。进一步地,所述车轮位于所述车身主体两侧,位于所述车身主体两侧的各所述车轮各通过一所述车轮驱动机构驱动。进一步地,所述车身主体上可拆卸设置有护甲结构,所述护甲结构包括侧护甲和后护甲,所述侧护甲覆盖所述车身主体侧部,所述后护甲覆盖所述车身主体后部,所述车轮位于所述侧护甲与所述车身主体侧部之间的间隙处。进一步地,所述后护甲包括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与所述车身主体上部滑动连接并在前后方向上滑动,所述上盖板通过滑动锁紧结构与所述车身主体上部锁紧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滑动锁紧结构包括锁紧块和锁紧孔,所述锁紧孔设置于所述上盖板上,所述锁紧块设置于所述车身主体上部并位于所述锁紧孔内,在所述上盖板与所述车身主体滑动时,所述锁紧块在所述锁紧孔内的位置前后变化,所述锁紧孔的孔径两端小中部大,所述锁紧块与所述锁紧孔两端间隙配合,所述锁紧块与所述锁紧孔中部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侧护甲与所述车身主体上均设置有磁铁,所述侧护甲与所述车身主体通过所述磁铁吸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鼓武器机构包括固定座、固定轴和转鼓武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车身主体连接,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固定座连接固定,所述转鼓武器包括转鼓和设置在所述转鼓外圆周上的铲状刀刃部,所述转鼓武器与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皮带驱动所述转鼓武器转动,所述转鼓武器的重心位于所述固定轴上。进一步地,所述转鼓武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鼓侧面中部的带轮,所述皮带连接所述带轮,所述转鼓和所述带轮的中部穿设有所述固定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分别位于所述车身主体前部两侧,所述固定轴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均设置有轴套,所述固定轴两端设置于所述轴套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侧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轴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与所述固定轴的端部抵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为充电电池,所述电池电连接有USB充电接口,所述USB充电接口和所述电池均位于所述车身主体内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模块化转鼓机器人玩具,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模块化转鼓机器人通过皮带对转鼓武器进行驱动,能够有效地缓冲转鼓攻击时的冲击力,保护转鼓驱动机构中的电机,同时皮带在传递转矩的时候同时也传递热量,对机构有效的进行了散热,并且当转鼓武器机构中的转鼓武器被卡住时,皮带能够打滑,避免了转鼓驱动机构中的电机堵转,防止发热过大的问题,以及皮带传动的声音更小,振动也较小。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模块化转鼓机器人玩具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模块化转鼓机器人玩具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模块化转鼓机器人玩具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模块化转鼓机器人玩具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模块化转鼓机器人玩具的转鼓武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模块化转鼓机器人玩具的转鼓武器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车身主体;101-电池盖;102-车身上盖;2-车轮;3-转鼓武器机构;301-固定座;3011-第一固定座;3012-第二固定座;3013-轴套;302-固定轴;303-转鼓武器;3031-转鼓;3032-刀刃部;3033-带轮;4-车轮驱动机构;5-转鼓驱动机构;6-皮带;7-电池;8-护甲结构;801-侧护甲;802-后护甲;8021-上盖板;9-锁紧块;10-锁紧孔;11-磁铁;12-螺钉;13-USB充电接口。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同时,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模块化转鼓机器人玩具,包括车身主体1和设置于车身主体1上的车轮2,所述车身主体1前部连接有转鼓武器机构3,所述车身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车轮2的车轮驱动机构4和驱动所述转鼓武器机构3的转鼓驱动机构5,所述转鼓驱动机构5通过皮带6连接所述转鼓武器机构3,所述车轮驱动机构4和所述转鼓驱动机构5均电连接有电池7。在本实施例中,武器打击结构中的转鼓武器机构3通过转鼓驱动机构5进行驱动,并具体的驱动方式为皮带式驱动方式,车轮驱动机构4和转鼓驱动机构通过皮带6连接,在现有的通过齿轮啮合进行传动武器的驱动方式中,容易存在较多缺点,在机器人相互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转鼓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主体(1)和设置于车身主体(1)上的车轮(2),所述车身主体(1)前部连接有转鼓武器机构(3),所述车身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车轮(2)的车轮驱动机构(4)和驱动所述转鼓武器机构(3)的转鼓驱动机构(5),所述转鼓驱动机构(5)通过皮带(6)连接所述转鼓武器机构(3),所述车轮驱动机构(4)和所述转鼓驱动机构(5)均电连接有电池(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转鼓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主体(1)和设置于车身主体(1)上的车轮(2),所述车身主体(1)前部连接有转鼓武器机构(3),所述车身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车轮(2)的车轮驱动机构(4)和驱动所述转鼓武器机构(3)的转鼓驱动机构(5),所述转鼓驱动机构(5)通过皮带(6)连接所述转鼓武器机构(3),所述车轮驱动机构(4)和所述转鼓驱动机构(5)均电连接有电池(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转鼓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2)位于所述车身主体(1)两侧,位于所述车身主体(1)两侧的各所述车轮(2)各通过一所述车轮驱动机构(4)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转鼓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主体(1)上可拆卸设置有护甲结构(8),所述护甲结构(8)包括侧护甲(801)和后护甲(802),所述侧护甲(801)覆盖所述车身主体(1)侧部,所述后护甲(802)覆盖所述车身主体(1)后部,所述车轮(2)位于所述侧护甲(801)与所述车身主体(1)侧部之间的间隙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转鼓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护甲(802)包括上盖板(8021),所述上盖板(8021)与所述车身主体(1)上部滑动连接并在前后方向上滑动,所述上盖板(8021)通过滑动锁紧结构与所述车身主体(1)上部锁紧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转鼓机器人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锁紧结构包括锁紧块(9)和锁紧孔(10),所述锁紧孔(10)设置于所述上盖板(8021)上,所述锁紧块(9)设置于所述车身主体(1)上部并位于所述锁紧孔(10)内,在所述上盖板(8021)与所述车身主体(1)滑动时,所述锁紧块(9)在所述锁紧孔(10)内的位置前后变化,所述锁紧孔(10)的孔径两端小中部大,所述锁紧块(9)与所述锁紧孔(10)两端间隙配合,所述锁紧块(9)与所述锁紧孔(10)中部过盈配合。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思齐向峻涵李松雪王佳荣李立东袁野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玄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