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饰件装配的柔性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444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饰件装配的柔性工装,包括:基座;安装于基座两端的柔性自适应机构;通过钢丝绳与柔性自适应机构连接的复位机构;向复位机构提供动力的复位气缸;以及固定于基座中部的柔性支撑块;其中,当第一汽车饰件放置于该柔性工装上时,该柔性自适应机构与第一汽车饰件的外部轮廓相接触,根据该外部轮廓,所述柔性自适应机构达到自平衡状态以使第一汽车饰件的最低点与柔性支撑块达到接触状态;完成第一汽车饰件的装配并移除所述第一汽车饰件后,在钢丝绳、复位气缸以及复位机构的作用下,柔性自适应机构复位,预备第二汽车饰件的安装。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实现对不同造型汽车饰件装配过程中的柔性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饰件装配的柔性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工装,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饰件装配的柔性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保险杠的装配工装多为专用工装,即一个工装仅能完成一款特定产品的装配工作,无法实现同时适用于多款产品的装配工作,当多款产品同时生产时需要制造多个与产品一一对应的多个专用工装,而且这款特定的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专用工装也随之报废。以上情况,造成了专用工装占地面积大、工装开发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饰件装配的柔性工装,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专用工装占地面积大、工装开发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汽车饰件装配的柔性工装,包括:基座;安装于所述基座两端的柔性自适应机构;通过钢丝绳与所述柔性自适应机构连接的复位机构;向所述复位机构提供动力的复位气缸;以及固定于所述基座中部的柔性支撑块;其中,当第一汽车饰件放置于该柔性工装上时,所述柔性自适应机构与所述第一汽车饰件的外部轮廓相接触,根据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饰件装配的柔性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n安装于所述基座两端的柔性自适应机构;/n通过钢丝绳与所述柔性自适应机构连接的复位机构;/n向所述复位机构提供动力的复位气缸;以及/n固定于所述基座中部的柔性支撑块;/n其中,当第一汽车饰件放置于该柔性工装上时,所述柔性自适应机构与所述第一汽车饰件的外部轮廓相接触,根据该外部轮廓,所述柔性自适应机构达到自平衡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汽车饰件的最低点与所述柔性支撑块达到接触状态;/n完成所述第一汽车饰件的装配并移除所述第一汽车饰件后,在所述钢丝绳、复位气缸以及复位机构的作用下,所述柔性自适应机构复位,预备第二汽车饰件的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饰件装配的柔性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安装于所述基座两端的柔性自适应机构;
通过钢丝绳与所述柔性自适应机构连接的复位机构;
向所述复位机构提供动力的复位气缸;以及
固定于所述基座中部的柔性支撑块;
其中,当第一汽车饰件放置于该柔性工装上时,所述柔性自适应机构与所述第一汽车饰件的外部轮廓相接触,根据该外部轮廓,所述柔性自适应机构达到自平衡状态以使所述第一汽车饰件的最低点与所述柔性支撑块达到接触状态;
完成所述第一汽车饰件的装配并移除所述第一汽车饰件后,在所述钢丝绳、复位气缸以及复位机构的作用下,所述柔性自适应机构复位,预备第二汽车饰件的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自适应机构包括:彼此平行地竖直固定于所述基座上的两个支撑座,安装于所述两个支撑座之间的连接支撑板,贯穿所述连接支撑板延伸的导向杆,与所述导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的滚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板可沿导向杆的轴向相对所述连接支撑板发生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板与所述支撑座之间通过一阶梯轴连接,所述阶梯轴包括小头端和大头端,所述小头端伸入所述支撑座内,所述大头端抵接于所述连接支撑板和支撑座之间,所述柔性自适应机构还包括自所述支撑座的外端面插入并与所述阶梯轴的大头端螺纹连接的L形快拆螺栓,通过对所述L形快拆螺栓旋入深度的调节,实现所述阶梯轴与支撑座的分离与贴合,进而实现所述连接支撑板相对所述支撑座在周向上的旋转与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自适应机构还包括:限位轴和锁止组件,其中,所述限位轴贯穿所述连接支撑板延伸并与所述导向杆平行,所述锁止组件固定于所述连接支撑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家奇周刚顾青雯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彼欧上海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