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灭火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测试房的自动灭火系统,包括:用于放置动力电池的动力电池测试房(500);灭火剂瓶组(100),用于为设置在动力电池测试房内的动力电池(600)灭火;喷嘴(200),用于伸入动力电池测试房内并喷淋灭火剂;输送管(300),用于连接灭火剂瓶组和喷嘴,输送管上设有控制阀门(310);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灭火剂瓶组(100)、喷嘴(200)和所述控制阀门(310)的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事发初期对火灾进行及时的灭火剂自动喷淋处置,并有机地结合了随后的水箱灭火阶段,彻底实现自动灭火,有效减少人员、设备伤害,灵敏度高且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动力电池测试房的自动灭火系统
本技术涉及灭火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测试房的自动灭火系统。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中的电芯的一致性以及性能需要通过对动力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才能获取并对其进行评估,但在充放电测试中,若在被测试的多个电芯中只要其中一个电芯发生高温短路,其他电芯也会因为高温而产生短路,进而引发火灾。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电池起火之后才会采用人工用消防沙或水进行灭火操作,这样的操作方式首先都属于事后处理,缺少火灾发生前的预警,容易错失了灭火的最佳时机;其次采用人工用消防沙或水进行灭火操作,一旦出现操作不当,极易对人或设备带来伤害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只能采用人工用消防沙或水进行灭火操作问题,提供自动灭火系统,具有包括灭火剂瓶组、喷嘴、输送管和控制单元在内的灭火剂喷淋结构,实现自动灭火,安全高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测试房的自动灭火系统,包括:用于放置动力电池的动力电池测试房;灭火剂瓶组,用于为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测试房内的动力电池灭火;喷嘴,用于伸入所述动力电池测试房内并喷淋灭火剂;输送管,用于连接所述灭火剂瓶组和所述喷嘴,所述输送管上设有控制阀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灭火剂瓶组、喷嘴和所述控制阀门的操作。优选地,所述自动灭火系统包括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测试房中的温度检测单元和烟雾探测单元;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和/或烟雾探测单元输出检测结果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并控制所述灭火剂瓶组、喷嘴和输送管的作业状态;所述检测结果与所述自动灭火系统中预设的安全阈值比较,所述检测结果高于所述安全阈值,则所述作业状态为开启状态。优选地,所述自动灭火系统还包括有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测试房外部的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开、闭操作。优选地,所述动力电池测试房的设置数量为多个;所述输送管包括高压软管和集流管,所述高压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灭火剂瓶组的出口和所述集流管的入口端相连;所述集流管的出口端通过所述控制阀门与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动力电池测试房中的所述喷嘴相连。优选地,所述动力电池测试房中设有用于搬运所述动力电池的移动车。优选地,所述移动车为自动导引运输车或自动搬运机器人。优选地,所述动力电池测试房包括具有侧壁面的封闭空间,在所述侧壁面上设有用于允许所述动力电池进出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卷帘门,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为能够控制所述卷帘门的开、闭操作。优选地,所述自动灭火系统还包括处理水箱,所述处理水箱包括水箱本体和能够在所述水箱本体内部上下运动的电池托架;所述水箱本体上还设有可打开的水箱盖。优选地,所述水箱本体外侧设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上设有用于将所述电池托架和所述水箱盖吊起或落下的起吊机。优选地,所述水箱本体内设有不导电溶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提供的这种自动灭火系统,通过温度检测单元和烟雾探测单元对动力电池测试房内的状况进行实时检测,能够在事发初期对火灾进行及时的灭火剂自动喷淋处置,实现自动灭火,有效减少人员、设备伤害;在经过初期灭火阶段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了随后的水箱灭火阶段,彻底完成自动灭火,灵敏度高且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动灭火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动力电池测试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处理水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灭火剂瓶组200喷嘴300输送管310控制阀门320高压软管330集流管410温度检测单元420烟雾探测单元430声光报警器500动力电池测试房510移动车520开口530卷帘门600动力电池700处理水箱710水箱本体720电池托架730水箱盖740龙门架750起吊机760不导电溶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通常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远、近”通常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远近。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测试房的自动灭火系统,包括:用于放置动力电池的动力电池测试房500、用于为设置在动力电池测试房500内的动力电池600灭火的灭火剂瓶组100、用于伸入所述动力电池测试房500内并朝所述动力电池喷淋灭火剂的喷嘴200、用于连接所述灭火剂瓶组100和伸入动力电池测试房500的所述喷嘴200的输送管300和与所述灭火剂瓶组100、喷嘴200和输送管300上的所述控制阀门310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自动灭火系统的灭火作业的开启与关闭的控制单元。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灭火剂瓶组100采用的是二氧化碳瓶组,与其对应地,控制阀门310为高压选择阀门。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灭火剂以及与所选灭火剂相应的控制阀门。更进一步地,由于动力电池测试房500的设置数量为多个,所述输送管300包括高压软管320和集流管330,需要通过集流管330的主干及其分支将灭火剂瓶组100中的灭火剂分配到每个动力电池测试房500的内部,并能够通过喷嘴200喷淋到动力电池测试房500的内部空间中。所述高压软管3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灭火剂瓶组100的出口和所述集流管330的入口端相连,所述集流管330的出口端通过所述控制阀门310与所述喷嘴200相连。也就是说,在本技术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自动灭火系统包括了一套二氧化碳喷淋系统,该喷淋系统主要由二氧化碳瓶组、集流管330、控制阀门310以及两个喷嘴200组成,集流管330上安装有控制阀门310且集流管330的管路通过控制阀门310连接至喷嘴200上。在每个动力电池测试房500中设置的喷嘴200的数量,可以根据动力电池600的规格型号和动力电池测试房500的大小进行不同的选择。当动力电池600自身尺寸较大时,可以考虑设置数量更多的喷嘴200以确保灭火效果。为了有效检测和控制,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测试房500中的温度检测单元410和烟雾探测单元420,通常情况下,温度检测单元410中的温度传感器和烟雾探测单元420中的烟雾传感器用支架固定在动力电池测试房500的顶部,用来监控动力电池的温度以及烟雾浓度。所述温度检测单元410和/或烟雾探测单元420输出检测结果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检测结果与所述自动灭火系统内预设的安全阈值进行比较后,发出控制信号并控制所述灭火剂瓶组100、喷嘴200和输送管300的作业状态。也就是说,每个动力电池测试房500中都安装有温度检测单元410和烟雾探测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测试房的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用于放置动力电池的动力电池测试房(500);/n灭火剂瓶组(100),用于为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测试房(500)内的动力电池(600)灭火;/n喷嘴(200),用于伸入所述动力电池测试房(500)内并喷淋灭火剂;/n输送管(300),用于连接所述灭火剂瓶组(100)和所述喷嘴(200),所述输送管(300)上设有控制阀门(310);/n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灭火剂瓶组(100)、喷嘴(200)和所述控制阀门(310)的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动力电池测试房的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放置动力电池的动力电池测试房(500);
灭火剂瓶组(100),用于为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测试房(500)内的动力电池(600)灭火;
喷嘴(200),用于伸入所述动力电池测试房(500)内并喷淋灭火剂;
输送管(300),用于连接所述灭火剂瓶组(100)和所述喷嘴(200),所述输送管(300)上设有控制阀门(310);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灭火剂瓶组(100)、喷嘴(200)和所述控制阀门(310)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力电池测试房的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灭火系统包括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测试房(500)中的温度检测单元(410)和烟雾探测单元(420);所述温度检测单元(410)和/或烟雾探测单元(420)输出检测结果给所述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检测结果并控制所述灭火剂瓶组(100)、喷嘴(200)和输送管(300)的作业状态;
所述检测结果与所述自动灭火系统中预设的安全阈值比较,所述检测结果高于所述安全阈值,则所述作业状态为开启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力电池测试房的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灭火系统还包括有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包括设置在所述动力电池测试房外部的声光报警器(430),所述声光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并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开、闭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力电池测试房的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测试房(500)的设置数量为多个;
所述输送管(300)包括高压软管(320)和集流管(330),所述高压软管(32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霁,杨永旺,马晓峰,荆建康,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