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化内科灌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387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灌肠器,包括导入组件、灌肠装置和集污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降低插入时的痛苦,避免插管移位滑脱,安全卫生,方便调节灌肠管伸入患者体内的深度。

A kind of enema in digestive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化内科灌肠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消化内科灌肠器。
技术介绍
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常用于直肠、结肠X线摄片和手术前的肠道准备。灌肠时使用的医疗仪器为灌肠器又叫灌肠袋、清肠器,国家药监局审批的名称叫做排便清肠器,灌肠器属于一类医疗保健仪器,灌肠器主要是利用温水、盐水、各种灌肠液或者咖啡溶液等对大肠进行清洁,主要用于医疗机构治疗便秘,肛肠疾患等等,现在也逐渐被保健养生会馆和减肥水疗人群所接受,也是家庭用于居家保健的一种仪器,属于一种纯物理自然疗法。现有的灌肠器较为普及的结构包括:灌肠管、输液管和输液袋,灌肠管置入直肠内,输液袋内的液体依靠重力通过输液管注入,存在灌肠管容易滑脱,不得不进行二次置入,增加患者痛苦,并且灌肠过程中污液容易溢出,影响医疗环境卫生,还存在灌肠管置入深度调节不便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化内科灌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入组件、灌肠装置和集污装置;/n导入组件包括插管(1)和防漏装置,插管(1)后端开口设置,插管(1)前端设置有弧形导入头(2),导入头(2)前端设置有与插管(1)同心的通孔(3),插管(1)上前部套设有防漏装置,防漏装置包括两个套设在插管(1)上的防漏气囊(5),两个防漏气囊(5)之间连接有连接管(6),连接管(6)侧壁内设置有连通两个防漏气囊(5)内腔的导气通道(61),插管(1)上远离导入头(2)的防漏气囊(5)通过充气管(7)连接有充气气囊(8),/n灌肠装置包括灌肠管(4),灌肠管(4)活动穿设在插管(1)内,灌肠管(4)前端从导入头(2)上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化内科灌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入组件、灌肠装置和集污装置;
导入组件包括插管(1)和防漏装置,插管(1)后端开口设置,插管(1)前端设置有弧形导入头(2),导入头(2)前端设置有与插管(1)同心的通孔(3),插管(1)上前部套设有防漏装置,防漏装置包括两个套设在插管(1)上的防漏气囊(5),两个防漏气囊(5)之间连接有连接管(6),连接管(6)侧壁内设置有连通两个防漏气囊(5)内腔的导气通道(61),插管(1)上远离导入头(2)的防漏气囊(5)通过充气管(7)连接有充气气囊(8),
灌肠装置包括灌肠管(4),灌肠管(4)活动穿设在插管(1)内,灌肠管(4)前端从导入头(2)上的通孔(3)穿出插管(1)前端,灌肠管(4)前端设置有灌肠头(9),灌肠管(4)与灌肠头(9)之间设置有隔板(10),隔板(10)与灌肠头(9)之间围成有灌肠腔(91),灌肠头(9)表面设置有与灌肠腔(91)相通的灌肠孔(92),灌肠管(4)内设置有导液管(11),导液管(11)与灌肠管(4)之间围成有排污腔(401),灌肠管(4)前部设置有与排污腔(401)相通的进液孔(402),导液管(11)前端开口,且从隔板(10)穿入灌肠腔(91)内,导液管(11)后端从灌肠管(4)后端穿出连接有进液管(12),进液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泽楠郭庆红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