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387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造生产线,包括:砂型转运车,用于承载砂型移动;砂型转运车输送线,输送线为并排设置两条,每条输送线包括用于砂型转运车可在上移动的上下设置两层轨道或两层以上轨道,两条输送线两端相对应层轨道之间均设有用于输送线间砂型转运车转换的分线结构;砂型造型机,设在一条输送线一侧,砂型造型机与该条输送线上层轨道相连;离线结构,用于将浇注冷却后砂型从另一条输送线上的砂型转运车上推下离线,离线结构与另一条输送线最下层轨道相连;升降结构,升降结构设在与砂型造型机相连的该条输送线上,升降结构用于该条输送线上下层轨道上的砂型转运车转换。生产线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铸造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铸造生产线。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铸造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造型机等铸造装备将会逐步推广,取代人工完成相应工作。但铸造生产过程中通过砂型成型设备将造出的砂型输送至生产线上,在生产线上浇注,浇注后需要一定的冷却时间,因此生产线条数设置较多较长,结构复杂,占地面积较大,影响产能;并且一些工序需要人工辅助完成,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铸造生产线,其生产线占地面积小,生产效率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铸造生产线,包括:砂型转运车,用于承载砂型移动;砂型转运车输送线,输送线为并排设置两条,每条输送线包括用于砂型转运车可在上移动的上下设置两层轨道或两层以上轨道,两条输送线两端相对应层轨道之间均设有用于输送线间砂型转运车转换的分线结构;砂型造型机,设在一条输送线一侧,砂型造型机与该条输送线上层轨道相对应设置;离线结构,用于将浇注冷却后砂型从另一条输送线上的砂型转运车上推下离线,离线结构与另一条输送线最下层轨道相对应设置;升降结构,升降结构设在与砂型造型机相连的该条输送线上,升降结构用于该条输送线上下层轨道上的砂型转运车转换。进一步的,所述两条输送线上轨道均为上下设置两层。所述升降结构与一端分线结构相邻设置,升降结构位于砂型造型机和一端分线结构之间。所述分线结构为上下设置的两层,分线结构的下层与输送线的下层相对应,分线结构的上层与输送线的上层相对应。所述一端分线结构的外侧对应升降结构设有用于将分线结构上的砂型转运车推至升降结构上的一端推送缸,另一端分线结构外侧对应另一输送线端部设有用于将该端分线结构上砂型转运车推至另一输送线上的另一端推送缸。所述分线结构外侧对应另一端每个推送缸均设有一缓冲器。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机架、升降车以及设在升降机架上用于驱动升降车升降的升降缸,所述升降车上设有用于与输送线上轨道相对接的升降车轨道。所述分线结构包括分线轨道和设在分线轨道上的分线移动车,分线轨道与输送线上轨道相垂直布置,分线移动车上设有用于与输送线轨道相对接的联通轨道。所述两条输送线之间设有套箱压铁移动机构,套箱压铁移动机构和升降结构分别位于砂型造型机两侧,对应套箱压铁移动机构设有用于清除套箱压铁上残砂的清砂结构。所述套箱压铁移动机构对应两条输送线上层设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铸造生产线结构设计合理,整体铸造生产线可实现立体循环运行,可充分保障浇注后铸件冷却时间,生产线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铸造生产线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升降机和一端分线机及推送缸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铸造生产线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砂型离线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设有缓冲机的铸造生产线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设有套箱压铁移动机构及清砂机的生产线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砂型在二层线上运行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示意图。图中:11、A输送线;111、A输送线一层线;112、A输送线二层线;12、B输送线;121、B输送线一层线;122、B输送线二层线;131、A输送线一层轨道;132、A输送线二层轨道;133、B输送线一层轨道;134、B输送线二层轨道;14、生产线立柱;2、造型机;21、过桥;31、A分线结构;311、A分线结构一层移动车;312、A分线结构二层移动车;313、A分线机架;32、B分线结构;321、B分线结构一层移动车;322、B分线结构二层移动车;323、B分线机架;41、推送缸A;411、推送缸A一层;412、推送缸A二层;413、推送缸A机架;42、推送缸B;43、缓冲器A;431、缓冲器A一层;432、缓冲器A二层;433、缓冲器机架;44、缓冲器B;5、升降结构;51、升降机架;52、升降车;53、升降缸;54、连接座;55、导向结构;56、升降车轨道;6、离线结构;61、离线机过桥;62、砂型冷却输送皮带或清件机;63、离线机架;7、套箱压铁移动机构;71、支撑机架;72、提勾;73、升降驱动缸;74、导向柱;75、往复结构;81、砂型转运车;82、砂型;83、套箱;831、套箱夹持部;84、压铁;841、压铁夹持部;9、清砂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8所示,该铸造生产线,包括砂型转运车81、砂型转运车输送线、砂型造型机2、离线结构6、升降结构5、套箱压铁移动机构7以及清砂结构9。砂型转运车输送线为并排设置两条,两条输送线分别为A输送线11和B输送线12,输送线通过生产线立柱14支撑,每条输送线包括用于砂型转运车可在上移动的上下设置两层轨道或两层以上轨道,两条输送线两端相对应层轨道之间均设有用于输送线间砂型转运车转换的分线结构,两个分线结构分别为A分线结构31和B分线结构32;优选的两条输送线上轨道均为上下设置两层。砂型转运车81用于承载砂型82移动,砂型转运车为平板结构,砂型转运车下部设有用于在轨道移动的滚轮。砂型造型机设在A输送线一侧,砂型造型机与A输送线上层轨道之间通过过桥21相连,造型机完成砂型成型后经过过桥自动将砂型推送至A输送线上层轨道上的砂型转运车上。分线结构为上下设置的两层,分线结构的下层与输送线的下层相对应,分线结构的上层与输送线的上层相对应,便于两条输送线同层之间砂型转运车的转换移动。升降结构与一端分线结构相邻设置,通过推送缸可直接将分线结构上的砂型转运车推至升降结构上,升降结构位于砂型造型机和一端分线结构之间,便于转运。离线结构用于将浇注冷却后砂型从B输送线上的砂型转运车上推下离线,离线结构与B输送线最下层轨道相连;离线结构包括离线机架63和设在离线机架上用于将砂型转运车上砂型推下的推离缸,输送线的一侧设有砂型冷却输送皮带或清件机62,砂型冷却输送皮带或清件机通过离线机过桥61与离线机架相连。升降结构设在与砂型造型机相连的A输送线上,升降结构设在A输送线端部位于输送线与分线结构之间,升降结构用于该条输送线上下层轨道上的砂型转运车转换。A分线结构的外侧对应升降结构设有用于将分线结构上的砂型转运车推至升降结构上的一端推送缸A41,推送缸为两层,两层推送缸分别为推送缸A一层411和推送缸A二层412,两推送缸设在推送缸A机架413,B分线结构外侧对应另一输送线端部设有用于将该端分线结构上砂型转运车推至另一输送线上的另一端推送缸B42,推送缸B结构可与推送缸A相同。分线结构外侧对应另一端每个推送缸均设有一缓冲器,分别为缓冲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砂型转运车,用于承载砂型移动;/n砂型转运车输送线,输送线为并排设置两条,每条输送线包括用于砂型转运车可在上移动的上下设置两层轨道或两层以上轨道,两条输送线两端相对应层轨道之间均设有用于输送线间砂型转运车转换的分线结构;/n砂型造型机,设在一条输送线一侧,砂型造型机与该条输送线上层轨道相对应设置;/n离线结构,用于将浇注冷却后砂型从另一条输送线上的砂型转运车上推下离线,离线结构与另一条输送线最下层轨道相对应设置;/n升降结构,升降结构设在与砂型造型机相连的该条输送线上,升降结构用于该条输送线上下层轨道上的砂型转运车转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砂型转运车,用于承载砂型移动;
砂型转运车输送线,输送线为并排设置两条,每条输送线包括用于砂型转运车可在上移动的上下设置两层轨道或两层以上轨道,两条输送线两端相对应层轨道之间均设有用于输送线间砂型转运车转换的分线结构;
砂型造型机,设在一条输送线一侧,砂型造型机与该条输送线上层轨道相对应设置;
离线结构,用于将浇注冷却后砂型从另一条输送线上的砂型转运车上推下离线,离线结构与另一条输送线最下层轨道相对应设置;
升降结构,升降结构设在与砂型造型机相连的该条输送线上,升降结构用于该条输送线上下层轨道上的砂型转运车转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铸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输送线上轨道均为上下设置两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铸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与一端分线结构相邻设置,升降结构位于砂型造型机和一端分线结构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铸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结构为上下设置的两层,分线结构的下层与输送线的下层相对应,分线结构的上层与输送线的上层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铸造生产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道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