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外科用灌肠辅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168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普外科用灌肠辅助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车轮,所述底板的顶部栓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部栓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限位结构,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板、支架、车轮、液压杆、支撑板、限位结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通孔、软管、隔板、竖杆和挂钩的设置,使普外科用灌肠辅助设备具有可以对排泄物进行阻挡隔绝的优点,使床单和医务人员免于受到排泄物的污染,并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普外科灌肠手法无法对排泄物进行阻挡隔绝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外科用灌肠辅助设备
本技术涉及普外科灌肠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普外科用灌肠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普外科即普通外科,一般综合性医院外科除普外科外还有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等,有的医院甚至将普外科更细的分为颈乳科、胃肠外科、肝胆胰脾外科等,还有肛肠科、烧伤整形科、血管外科、小儿外科、移植外科、营养科等都与普外科有关系。灌肠也是普外科中常见的医疗手法之一,灌肠法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低温溶液为高热患者降温的作用,此外,亦可达到供给药物、营养、水分等治疗目的,医务人员在进行灌肠操作时,由于患者可能无法控制其排便情况,可能导致病患的排泄物污染床单和医务人员的衣物,也易造成交叉感染,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普外科用灌肠辅助设备,以解决上述内容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外科用灌肠辅助设备,具备可以对排泄物进行阻挡隔绝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普外科灌肠手法无法对排泄物进行阻挡隔绝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普外科用灌肠辅助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车轮,所述底板的顶部栓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部栓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限位结构,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栓接有第二挡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焊接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一侧连通有软管,所述第三挡板的顶部栓接有隔板,所述隔板顶部的后端焊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表面焊接有挂钩。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栓接,所述支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两侧均栓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栓接。优选的,所述第三挡板的侧面并位于软管的上方安装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为LED节能灯。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为带有弧度的弧形板,所述第一挡板的弯曲弧度贴合于人体侧卧弯曲弧度。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为楔形状,所述支撑板的长度要长于第一挡板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第二挡板的中间部位为镂空状,所述隔板的内部为镂空状。优选的,所述通孔和软管的直径均要大于医务人员的手臂直径,所述通孔的内部为光滑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底板、支架、车轮、液压杆、支撑板、限位结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通孔、软管、隔板、竖杆和挂钩的设置,使普外科用灌肠辅助设备具有可以对排泄物进行阻挡隔绝的优点,使床单和医务人员免于受到排泄物的污染,并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普外科灌肠手法无法对排泄物进行阻挡隔绝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支撑杆、底座和固定架的配合使用,可以对支撑板进行支撑限位,增强支撑板在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照明灯的使用,方便医务人员对病患进行灌肠操作,通过采用带有弧度的第一挡板,使病患侧卧时的躯体与第一挡板进行贴合,而采用镂空状的第二挡板和隔板,可以方便医务人员对灌肠位置进行寻找和进行灌肠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第三挡板三维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局部结构三维示意图。图中:1、底板;2、支架;3、车轮;4、液压杆;5、支撑板;6、限位结构;61、支撑杆;62、底座;63、固定架;7、第一挡板;8、第二挡板;9、第三挡板;10、通孔;11、软管;12、隔板;13、竖杆;14、挂钩;15、照明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普外科用灌肠辅助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支架2,支架2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车轮3,底板1的顶部栓接有液压杆4,液压杆4的顶部栓接有支撑板5,支撑板5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限位结构6,支撑板5顶部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挡板7,第一挡板7的顶部栓接有第二挡板8,支撑板5的一侧焊接有第三挡板9,第三挡板9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10,通孔10的一侧连通有软管11,第三挡板9的顶部栓接有隔板12,隔板12顶部的后端焊接有竖杆13,竖杆13的表面焊接有挂钩14,限位结构6包括支撑杆61,支撑杆61的顶部与支撑板5的底部栓接,支撑杆6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底座62,底座62的两侧均栓接有固定架63,固定架63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栓接,第三挡板9的侧面并位于软管11的上方安装有照明灯15,照明灯15为LED节能灯,第一挡板7为带有弧度的弧形板,第一挡板7的弯曲弧度贴合于人体侧卧弯曲弧度,支撑板5的一端为楔形状,支撑板5的长度要长于第一挡板7的长度,第二挡板8的中间部位为镂空状,隔板12的内部为镂空状,通孔10和软管11的直径均要大于医务人员的手臂直径,通孔10的内部为光滑面,通过支撑杆61、底座62和固定架63的配合使用,可以对支撑板5进行支撑限位,增强支撑板5在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照明灯15的使用,方便医务人员对病患进行灌肠操作,通过采用带有弧度的第一挡板7,使病患侧卧时的躯体与第一挡板7进行贴合,而采用镂空状的第二挡板8和隔板12,可以方便医务人员对灌肠位置进行寻找和进行灌肠作业,通过底板1、支架2、车轮3、液压杆4、支撑板5、限位结构6、第一挡板7、第二挡板8、第三挡板9、通孔10、软管11、隔板12、竖杆13和挂钩14的设置,使普外科用灌肠辅助设备具有可以对排泄物进行阻挡隔绝的优点,使床单和医务人员免于受到排泄物的污染,并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普外科灌肠手法无法对排泄物进行阻挡隔绝的问题。使用时,将灌肠筒挂在挂钩14上,随后将装置推动至床边,并启动液压杆4,液压杆4带动支撑板5进行上升移动,支撑板5的移动带动支撑杆61在底座62的内部进行滑动,使支撑板5的高度略高于床板,随后推动装置,将支撑板5搭在床板上,随后病患侧卧,并将臀部弯曲延伸至第一挡板7之间,患者的肢体贴合于第一挡板7,随后开启照明灯15,医务人员将手臂从通孔10伸入,并从软管11处伸出,带上手套,拿住肛管,医务人员从第二挡板8处伸头俯视,并对肛门进行寻找,随后进行灌肠作业。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普外科用灌肠辅助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车轮(3),所述底板(1)的顶部栓接有液压杆(4),所述液压杆(4)的顶部栓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限位结构(6),所述支撑板(5)顶部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挡板(7),所述第一挡板(7)的顶部栓接有第二挡板(8),所述支撑板(5)的一侧焊接有第三挡板(9),所述第三挡板(9)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的一侧连通有软管(11),所述第三挡板(9)的顶部栓接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顶部的后端焊接有竖杆(13),所述竖杆(13)的表面焊接有挂钩(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外科用灌肠辅助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的底部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车轮(3),所述底板(1)的顶部栓接有液压杆(4),所述液压杆(4)的顶部栓接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底部的两侧均栓接有限位结构(6),所述支撑板(5)顶部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挡板(7),所述第一挡板(7)的顶部栓接有第二挡板(8),所述支撑板(5)的一侧焊接有第三挡板(9),所述第三挡板(9)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10),所述通孔(10)的一侧连通有软管(11),所述第三挡板(9)的顶部栓接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顶部的后端焊接有竖杆(13),所述竖杆(13)的表面焊接有挂钩(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科用灌肠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6)包括支撑杆(61),所述支撑杆(61)的顶部与支撑板(5)的底部栓接,所述支撑杆(6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底座(62),所述底座(62)的两侧均栓接有固定架(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友红吴世远
申请(专利权)人:开江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