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217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可满足多种需求的一种两用床垫,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包括硬质床垫、所述硬质床垫上设置有第一侧垫、第二侧垫,所述第一侧垫铰接于所述第二侧垫的左端部,所述第一侧垫与所述第二侧垫为软质床垫,所述第一侧垫与所述硬质床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垫与所述硬质床垫之间通过角度固定装置连接,所述硬质床垫的前端和后端设有互相平行的前侧板与后侧板,所述硬质床垫相对于所述前侧板与后侧板可水平滑移并可翻转。

A dual purpose matt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用床垫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两用床垫。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拥有的住房面积不断减少,在一家多口的情况下又或是在外地工作的合租一族,大多面临着只有卧室是独属于自己的空间,卧室除了就寝之外还被开发了新的功能,人们开始在卧室里看书、办公、追剧,人们在卧室里做的事变多了,可卧室面积并不会增加,在卧室里加上书桌和沙发会让卧室变得十分拥挤,所以人们会选择在床上进行这些活动,可现有的床垫并不能很好的满足这些需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号为CN206949949U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床垫,包括床垫本体和桌体结构,所述床垫本体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所述桌体结构的固定插口,所述床垫本体至少一侧为可折叠成座位结构的折叠结构。由于固定插口深入至床垫本体内部,桌体结构安装稳定性较好,另外可使桌体结构更小型,占用空间小,不影响人的自由活动,但是该床垫还存在如下缺陷:1:该床垫设计床垫本体相对两侧可折叠,但这样造成床垫所折成的座椅只能为一种角度并且是直角,而使用者在床上进行看书、追剧等休闲活动时身体是放松的,直角座椅会使使用者的舒适度降低。2:床垫最基本的功能是睡觉,有的使用者喜欢软床垫,有的使用者喜欢硬板床,该床垫只有一种软度,适用对象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可满足多种需求的一种两用床垫。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两用床垫,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包括硬质床垫、所述硬质床垫上设置有第一侧垫、第二侧垫,所述第一侧垫铰接于所述第二侧垫的左端部,所述第一侧垫与所述第二侧垫为软质床垫,所述第一侧垫与所述硬质床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垫与所述硬质床垫之间通过角度固定装置连接,所述硬质床垫的前端和后端设有互相平行的前侧板与后侧板,所述硬质床垫相对于所述前侧板与后侧板可水平滑移并可翻转。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硬质床垫的左端还设置有左侧板,所述左侧板的前端与所述前侧板相连接,所述左侧板的后端与所述后侧板相连接,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硬质床垫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滑移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可限制所述滑块位移的限位装置。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角度固定装置包括限位块,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内开设有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容腔与所述滑槽连通,所述限位块可上下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腔内,所述限位块上端部可伸出至所述滑槽内,所述限位块下端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容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部卡合在所述凹槽内。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角度固定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第二侧垫方下端面设置有滑轨,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可滑移设置于所述滑轨,所述硬质床垫上位于所述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定位卡轨,所述定位卡轨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支撑杆的自由端可与所述卡槽卡合。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二侧垫的下端面还设有液压气撑杆,所述液压气撑杆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二侧垫的下端面铰接,所述液压气撑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硬质床垫上端面。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的第二侧垫上设置有支撑杆,硬质床垫上设置有与之相配合使用的设有卡槽的定位卡轨,通过支撑杆与定位卡轨的配合使用可使第二侧垫与硬质床垫之间产生夹角,述定位卡轨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槽,支撑杆卡进不同的卡槽可使第二侧垫倾斜成多种斜度,使用者在第一侧垫上时可拥有多种倚靠选择。2、本技术的硬质床垫上设置有滑块,前侧板与后侧板上设置有滑槽,通过滑块在滑槽内的左右移动,可带动硬质床垫与前、后、左侧板之间的分离与合体,当滑块移动至滑槽最右侧时,翻转床垫即可使硬质床垫背面朝上,满足喜欢睡硬板床的使用者,初始状态时软质的第一侧垫与第二侧垫朝上,可满足喜欢睡软质床垫的使用者,同时第二侧垫可撑起,也满足使用者休闲放松的需求,本技术通过将床垫本体设置为有软、硬两面,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睡眠习惯,扩大了使用对象的范围。3、本技术滑槽内设置有限位块,当使用者需要翻转床垫时,限位块可防止硬质床垫上的滑块在滑槽内回溜,使床垫的翻转更加的容易。4、本技术第二侧垫与硬质床垫之间设置液压气撑杆,可在要复原第二侧垫使之与硬质床垫平行时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支撑杆脱离卡槽后,第二侧垫与硬质床垫之间产生猛烈撞击,保护了第二侧垫与硬质床垫,延长了床垫本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硬床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两用床垫的俯视图。图4本技术中软床垫的侧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图2、图3、图4,本技术实施例所揭示的是一种两用床垫,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包括硬质床垫2,所述硬质床垫2为木制床垫,所述硬质床垫2上端面向下开设有第二容腔25,所述硬质床垫2上设置有第一侧垫3、第二侧垫4,所述第一侧垫3铰接于所述第二侧垫4的左端部,所述第一侧垫3与所述第二侧垫4均设于所述第二容腔25内,所述第一侧垫3与所述第二侧垫4为软质的海绵垫外面包裹着布套,所述第一侧垫3内贯穿有连接棒21,所述硬质床垫2上与所述连接棒21穿出第一侧垫3的两端相对应的地方设置有小凹槽,第一侧垫3可通过连接棒21与小凹槽的卡紧配合与硬质床垫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垫4方下端面开设有滑轨41,所述硬质床垫2上位于所述滑轨41的下方设置有定位卡轨23,所述定位卡轨23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卡槽24,所述滑轨41与所述定位卡轨23之间设置有支撑杆42,所述支撑杆42的一端可上下滑移设置于所述滑轨41内,所述滑轨41的自由端可卡入所述卡槽24,当所述支撑杆42撑起并卡入卡槽24内时,第二侧垫4会被带动向左倾斜,相对于第一侧垫3产生角度,此时使用者可坐在第一侧垫3上并将第二侧垫4当做靠背使用,支撑杆42卡入不同的卡槽24会导致第二侧垫4的倾斜角度发生改变,让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所述第二侧垫4的下端面还设有液压气撑杆43,所述液压气撑杆43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二侧垫4的下端面铰接,所述液压气撑杆43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硬质床垫2上端面,所述硬质床垫2的前端和后端设有互相平行的前侧板12与后侧板1,所述硬质床垫2的左端还设置有左侧板11,所述左侧板11的前端与所述前侧板12相连接,所述左侧板11的后端与所述后侧板1相连接,所述前侧板12与所述后侧板1上均开设有滑槽16,所述硬质床垫2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滑块22,所述滑块22可滑移设置于所述滑槽16内,所述前侧板12与所述后侧板1内靠近滑槽16右端部开设有第一容腔15,所述第一容腔15内设置有弹簧14和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上端部为斜面朝左的三角形块并凸出第一容腔15伸至滑槽16内,所述限位块13上端部朝外的一侧上设有凸块,所述限位块13下端面设有凹槽,所述弹簧14的上端部卡合在所述凹槽内。工作原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用床垫,包括床垫本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床垫本体包括硬质床垫、所述硬质床垫上设置有第一侧垫、第二侧垫,所述第一侧垫铰接于所述第二侧垫的左端部,所述第一侧垫与所述第二侧垫为软质床垫,所述第一侧垫与所述硬质床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垫与所述硬质床垫之间通过角度固定装置连接,所述硬质床垫的前端和后端设有互相平行的前侧板与后侧板,所述硬质床垫相对于所述前侧板与后侧板可水平滑移并可翻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用床垫,包括床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包括硬质床垫、所述硬质床垫上设置有第一侧垫、第二侧垫,所述第一侧垫铰接于所述第二侧垫的左端部,所述第一侧垫与所述第二侧垫为软质床垫,所述第一侧垫与所述硬质床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垫与所述硬质床垫之间通过角度固定装置连接,所述硬质床垫的前端和后端设有互相平行的前侧板与后侧板,所述硬质床垫相对于所述前侧板与后侧板可水平滑移并可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床垫的左端还设置有左侧板,所述左侧板的前端与所述前侧板相连接,所述左侧板的后端与所述后侧板相连接,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硬质床垫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可滑移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可限制所述滑块位移的限位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用床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山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泉州大富豪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