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智能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10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智能床垫,包括床架、设于所述床架上的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第四床板、第五床板、第六床板及床垫,所述床架上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床架上可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三床板相配合的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上设有第一推块,所述床架上设有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床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支撑板,所述床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板做上下运动的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床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当所述第二床板往下运动时,所述床垫对应位置处往下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智能床垫
本专利技术属于床垫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智能床垫。
技术介绍
针对人体睡眠习惯,整合全球多种优质、健康的睡眠原材料,经过科学的组合设计出3种不同软硬度的床垫。可在电机作用下升高腿部位置,使血液回流,对心脏、大脑和腿部大有裨益;另可抬高头部位置,方便在床上看书、看电视等休闲娱乐。独创的背部滚动式按摩和背、腿部震动式按摩系统,可放松肌体、调节身心、舒筋松骨,品味生活至美,充分保障您的睡眠品质。电动床垫尤其在医疗方面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病人在康复时由于身体原因不便翻身,即便将病人撑起,病人也是长时间坐在床上,而人在躺着的状态下屁股受力最大,屁股与床垫相接触使屁股上的热量和受力集中,特别做完手术无法随便移动的病人,长时间的平躺姿势容易出现溃烂情况,因而时常需要在病人屁股下垫上水袋,但水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容易发热,需要频繁的更换水袋,每次更换水袋时需要翻动病人,容易对病人伤口造成伤害,影响病人康复,同时翻动病人更换水袋的方式也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袋更换方便的电动智能床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智能床垫,包括床架、设于所述床架上的第一床板、第二床板、第三床板、第四床板、第五床板、第六床板及床垫,所述床架上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床架上可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三床板相配合的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推板上设有第一推块,所述床架上设有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床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支撑板,所述床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板做上下运动的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床板设于所述支撑板上,当所述第二床板往下运动时,所述床垫对应位置处往下运动;床垫在使用时,调整病人躺下姿势,使病人的屁股处于第二床板上,水袋被置于床垫上与第二床板相对应的位置上,以便对病人的股部做降温处理,避免病人股部受力发热使股部发生溃烂;在需要对水袋更换时,第二电动推杆驱动第二床板往下运动,第一连接板随第二床板往下运动,床垫上的相对应位置往下运动形成凹陷,水袋掉落在形成的凹陷处,以便直接将水袋从人体下方取出,无需翻动病人更换水袋;水袋更换完成后第二电动推杆推动第二床板往上运动,使水袋与人体股部相接触,对病人股部起到降温散热作用;通过第二床板的升降运动,无需翻动病人即可直接对水袋进行更换,避免由于翻动病人对病人伤口造成影响,利于病人快速康复,有效的防止病人在康复过程中出现先的症状;在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一推板配合下,以便推动第三床板转动,将病人的上半身支起,以便完成病人的日常护理;第一安装槽对第一床板起定位作用,使第一床板被安装于床架的指定位置上,避免床垫使用时发生移动,提升床垫使用时的舒适性。所述第二床板上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床板上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槽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床板上设有垫块,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与所述床垫相配合的固定组件;在铺设床垫时,在固定组件作用下将第一连接板连于床垫上,使第一连接板与床垫形成固定连接,随后将床垫铺设于其他床板上,第一限位板与第一连接槽相对齐,使第一限位板进入到第一连接槽内,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床板形成配合,以便在第二床板往下运动时带动床垫的相对应位置往下运动,在床垫上形成凹陷,可直接对床垫上的水袋做更换;在垫块作用下,使所有的床板顶面均处于同一高度上,使床垫铺设于床板上时处于同一高度,保证床垫平整的铺设于床板上,提升床垫使用舒适性。所述第一连接槽内壁上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床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活动槽相通的通腔,所述通腔内穿设有第一推杆;第一限位板插入到第一连接槽内后,推动第一推杆,第二限位板从第二活动从伸出,第二限位板进入到第一连接槽,第二限位板处于第一限位板顶部,在第二限位板设置下对第一限位板起限位作用,从而将第一限位板稳定的固定在第一连接槽内,使第二床板往下运动时带动第一连接板一同往下运动,以便在床垫上形成凹陷;在第一滑槽与第一滑块的相互配合下,对第二限位板移动起定位作用,保证第二限位板对第一限位板的限位效果,使第二床板与第一连接板形成良好配合。所述第二限位板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推杆上设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上设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杆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第一限位板装入到第一连接槽内后,往通腔内推动第一推杆,第一推杆带动第三连接杆移动,第一连接块推动第二连接杆绕连接点转动,第二连接杆转动推动第二限位板移动,将第二限位板推送至第一限位板上,在第二限位板作用下将第一限位板固定在第一连接槽内,提升第一限位板与第一连接槽的连接效果;通过推动第一推杆的方式对第二限位板的位置做控制,使第一连接板与第二床板的连接更加方便。所述通腔内壁上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第一限位弹簧,所述第一限位弹簧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推杆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设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一推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通的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穿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推板移动的第二推杆;第一限位板装入到第一连接槽内后,推动第一推杆在通腔内移动,第一限位槽移动至第一限位块位置处,第一限位块在第一第一限位弹簧作用下从第三活动槽内伸出,使第一限位块嵌入到第一限位槽内,第一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槽形成配合,对第一推杆起固定作用,为第二限位板提供支撑力,保证第二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板的配合效果;在需要将第一连接板从第二床板上拆下时,推动第二推杆,第二推杆推动第二推板在第一限位槽内移动,在第二推板作用下将第一限位块从第一限位槽内推出,以便直接推动第一连接杆移动,使第二限位板从第一限位板上脱开,降低第一连接板拆装难度,从而降低床垫更换难度。所述第二推板上设有第二推块,所述第二推块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内,所述第二推杆一端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推块侧壁上设有弧面;所述第二推板侧壁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上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一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推杆顶部侧壁和底部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通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在对床垫做更换时,往外拉动第二推杆,将第二推杆从第一活动腔内拉出,第二推杆移动时带动第二限位块移动,第二限位块与第二推块侧壁相接触,在第二推块侧壁的弧面作用下,使第二限位块推动第二推块往外移动,第二推块推动第二推板移动,第二推板将第一限位块从第一限位槽内推出,使第一推杆可正常移动,第一推杆移动带动第二限位板移动,以便直接将第一限位板从第一连接槽内取出;在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的相互配合下,对第二推板起限位作用,避免第二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智能床垫,包括床架(1)、设于所述床架(1)上的第一床板(2)、第二床板(3)、第三床板(4)、第四床板(5)、第五床板(6)、第六床板(7)及床垫,所述床架(1)上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一电动推杆(12),所述床架(1)上可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三床板(4)相配合的第一推板(121),所述第一推板(121)上设有第一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上设有第一支撑块(11)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11)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床板(2)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支撑块(11)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支撑板(14),所述床架(1)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板(14)做上下运动的第二电动推杆(13),所述第二床板(3)设于所述支撑板(14)上,当所述第二床板(3)往下运动时,所述床垫对应位置处往下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智能床垫,包括床架(1)、设于所述床架(1)上的第一床板(2)、第二床板(3)、第三床板(4)、第四床板(5)、第五床板(6)、第六床板(7)及床垫,所述床架(1)上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一电动推杆(12),所述床架(1)上可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三床板(4)相配合的第一推板(121),所述第一推板(121)上设有第一推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上设有第一支撑块(11)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11)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床板(2)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一支撑块(11)上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支撑板(14),所述床架(1)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板(14)做上下运动的第二电动推杆(13),所述第二床板(3)设于所述支撑板(14)上,当所述第二床板(3)往下运动时,所述床垫对应位置处往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床板(3)上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床板(3)上设有第一连接板(8),所述第一连接板(8)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槽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板(81),所述第一床板(2)上设有垫块(21),所述第一连接板(8)上设有与所述床垫相配合的固定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槽内壁上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板(81)相配合的第二限位板(31),所述第二限位板(31)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床板(3)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活动槽相通的通腔,所述通腔内穿设有第一推杆(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板(31)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杆(311),所述第一连接杆(311)上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312),所述第一推杆(32)上设有第三连接杆(321),所述第三连接杆(321)上设有第一连接块(322),所述第二连接杆(312)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块(3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腔内壁上设有第三活动槽,所述第三活动槽内设有第一限位弹簧(341),所述第一限位弹簧(341)一端设有第一限位块(34),所述第一推杆(32)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34)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设有第二推板(33),所述第一推杆(3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通的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穿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推板(33)移动的第二推杆(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智能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板(33)上设有第二推块(331),所述第二推块(331)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内,所述第二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刚张丹阳张金娥张丹青王梁军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古洛奇智能家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