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的一种帕金森病治疗靶标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证实了在PD小鼠模型中,STN下游核团还包括未被报道的丘脑前核,并证明在PD状态下ANT核团活性升高,抑制STN活性后ANT核团活性降低。同时证明,在PD状态下,SNT‑ANT突触连接强度增加,AMPAR亚型GluR1通过S845位点磷酸化上膜增加,通过短肽的抑制实验说明,ANT核团可以作为帕金森病治疗的一个靶点。
A therapeutic target for Parkinson's disease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帕金森病治疗靶标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帕金森病治疗靶标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老龄化,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病人群逐年上升。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已成为既阿尔茨海默病后第二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已达到1%,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表现为黑质区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导致多巴胺缺乏,进而控制运动的基底节环路中各核团活性改变。因此目前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围绕多巴胺系统展开,其中最主要的是左旋多巴(多巴胺前体)的补充疗法。但随着药物应用时间延长,左旋多巴治疗效果逐年减弱,并且随着药物剂量加大及应用时间延长,临床上患者出会现如异动、症状波动等难以控制的并发症,给帕金森病的治疗带来了明显的局限性。因此积极寻找其他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上,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brainstimulation,DBS)是治疗进展期帕金森病的主要方法,主要的治疗靶点包括STN及其下游GPi。两者在改善PD症状上存在差异,如STN-DBS患者术后明显减少多巴胺类药物应用,同时可能会增加步态及认知风险;而GPi-DBS能够减少异动。这些差异提示可能存在其他STN下游核团参与STN-DBS改善PD症状。通过对新靶核团的探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PD运动障碍产生原因及为治疗PD提供新思路。在帕金森病状态下,患者脑内控制运动的核团,如皮层出现可塑性的变化,并且可塑性的变化与运动症状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上述研究提示对新核团可塑性的调控可能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一个新方向。目前AMPA受体(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AMPAR)磷酸化后上膜是影响突触强度的一种主要方法。因此通过调节特定的磷酸化位点来改变AMPA受体上膜情况,继而调控可塑性变化或可为治疗帕金森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PD小鼠模型中,STN下游核团还包括未被报道的丘脑前核(anteriorthalamicnucleus,ANT)。免疫组化c-fos染色及在体电生理记录方法证明在PD状态下ANT核团活性升高,抑制STN活性后ANT核团活性降低。同时证明,在PD状态下,SNT-ANT突触连接强度增加,AMPAR亚型GluR1通过S845位点磷酸化上膜增加。为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首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帕金森病的新靶标,即ANT核团,所述ANT核团可以作为帕金森病治疗、预防或诊断的靶标的应用。其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也在于提供抑制ANT核团可塑性的药物在制备治疗、预防或诊断帕金森病药物中的应用。以及抑制ANT核团中AMPAR亚型GluR1S845位点磷酸化的药物在制备治疗、预防或诊断帕金森病药物中的应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也在于提供一种短肽,其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IDNO.1所示,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同时,本专利技术也提供了上述短肽的以下应用:(1)在调节突触可塑性中的应用;(2)在制备调节突触可塑性药物中的应用;(3)在抑制AMPAR亚型GluR1S845位点磷酸化中的应用;(4)在制备预防或治疗AMPAR亚型GluR1S845位点磷酸化所导致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5)在抑制ANT核团活性中的应用;(6)在制备抑制ANT核团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7)在制备预防或治疗帕金森病药物中的应用。上述应用中,所述突触可塑性为ANT核团的突触可塑性,进一步的,为STN-ANT间的突触可塑性。上述应用中,所述(7)中的疾病为帕金森病。还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预防或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短肽。本专利技术的短肽可以通过生物或化学合成的方法进行制备。在本专利技术中专利技术人发现在PD小鼠模型中,STN下游核团还包括未被报道的丘脑前核(anteriorthalamicnucleus,ANT),并证明在PD状态下ANT核团活性升高,抑制STN活性后ANT核团活性降低。同时证明,在PD状态下,SNT-ANT突触连接强度增加,AMPAR亚型GluR1通过S845位点磷酸化上膜增加,通过短肽的抑制实验说明,ANT核团可以作为帕金森病治疗的一个靶点。附图说明图1STN-ANT存在单突触连接荧光显示图,其中:图A为在STN核团注射病毒rAAV-CaMKII-EYFP后,ANT核团中存在被荧光标签EYFP标记的纤维的情况;图B为应用Cre-LoxP重组酶系统后,ANT核团的荧光图。图C为在STN核团注射带有光感蛋白ChR2的病毒后,ANT核团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情况。图2为在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中,损伤侧可塑性变化的情况;图3为ANT损伤和非损伤侧AMPAR-GluR1不同磷酸化位点的的变化情况;图4为离体脑片电生理方法验证TAT-AMPA-S845具有调节可塑性的作用;图5为TAT-AMPA-S845短肽治疗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实验流程图;图6为ANT核团给与TAT-AMPA-S845后改善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结果;以上图中,其中*代表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材料和装置,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STN-ANT存在单突触连接的证明实验专利技术人通过病毒示踪方法发现STN下游核团还包括未被报道的丘脑前核(anteriorthalamicnucleus,ANT)。首先,在解剖学连接方面,在STN注射带有荧光标签的顺向不跨突触病毒(rAAV2/9-CaMKIIα-EYFP-WPRE-pA,BrainVTAPT-0102)后,切取脑片观察ANT核团中存在被荧光标签EYFP标记的纤维,如图1A所示;进一步地,借助Cre-LoxP重组酶系统,在STN注射带有Cre酶基因的顺向跨单突触病毒(rAAV2/1-CaMKIIα-Cre-WPRE-pA,BrainVTAPT-0220)),同时在ANT注射带有LoxP系统的病毒(rAAV-Ef1α-Dio-EYFP-WPRE-pA,BrainVTAPT-0012),当Cre酶从STN顺向跨单突触进入ANT后可将ANT中Lox位点的基因切割,此时荧光标签EYFP能够表达。如图1B所示,证明了STN和ANT之间存在单突触的连接)。同时NeuN是神经元的标记物,通过染色后发现EYFP和NeuN能够共标(mer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ANT核团作为帕金森病治疗、预防或诊断的靶标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ANT核团作为帕金森病治疗、预防或诊断的靶标的应用。
2.抑制ANT核团活性的药物在制备治疗、预防或诊断帕金森病药物中的应用。
3.抑制ANT核团中AMPAR亚型GluR1S845位点磷酸化的药物在制备治疗、预防或诊断帕金森病药物中的应用。
4.一种短肽,其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IDNO.1所示,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列。
5.权利要求4所述的短肽的以下任一应用:
(1)在调节突触可塑性中的应用;
(2)在制备调节突触可塑性药物中的应用;
(3)在抑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张春奎,李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