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穿透型自钻自攻型骨针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针结构,确切地说是一种复合穿透型自钻自攻型骨针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骨针是当前对骨折等骨科疾病质量的重要器械之一,使用量巨大,为了克服传统骨针在定位时需要借助专用设备首先在骨骼上进行攻丝等作业,提高骨针手术作业的效率和提高骨针对骨骼定位的效率和稳定性,当前开发出了具备自钻进和自攻丝能力的骨针结构,如申请号为“200920266676.X”的专利,当前该类结构的骨针往往是通过为骨针表面增加钻削刃和攻丝刃,通过钻削刃和攻丝刃实现在外力驱动下骨针自行与骨骼连接定位的目的,但在使用中发现,当前这类骨针结构均采用的钛金属、钛合金、不锈钢等金属材质,虽然结构强度大,便于骨针对骨骼进行定位作业的需要,但一方面由于骨针表面的钻削刃和攻丝刃也导致骨针在拔出时的难度相对较大,并易因钻削刃和攻丝刃对患者创口造成二次伤害,另一方面由于纯金属结构,导致在对骨骼定位时,不能为骨骼损伤部位的恢复愈合提供有效的滋养,从而导致创口恢复效率低,影响了骨折病情恢复的效率和质量,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穿透型自钻自攻型骨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穿透型自钻自攻型骨针结构包括金属针体、尾帽、左旋聚乳酸针头及左旋聚乳酸护套,所述的金属针体为圆柱体结构,其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定位槽,所述的定位槽与金属针体同轴分布,所述的定位槽深度不小于5毫米但不大于金属针体有效长度的1/2,定位槽直径比金属针体直径小至少1毫米,所述的金属针体外表面均布至少两条导向槽,所述的导向槽环绕金属针体轴线均布,且导向槽与金属针体轴线间呈0°—60°夹角,所述的左旋聚乳酸针头和尾帽分别通过定位槽与金属针体前端面和后端面相互连接,并与金属针体同轴分布,所述的尾帽、左旋聚乳酸针头最大直径为金属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穿透型自钻自攻型骨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穿透型自钻自攻型骨针结构包括金属针体、尾帽、左旋聚乳酸针头及左旋聚乳酸护套,所述的金属针体为圆柱体结构,其前端面和后端面均为定位槽,所述的定位槽与金属针体同轴分布,所述的定位槽深度不小于5毫米但不大于金属针体有效长度的1/2,定位槽直径比金属针体直径小至少1毫米,所述的金属针体外表面均布至少两条导向槽,所述的导向槽环绕金属针体轴线均布,且导向槽与金属针体轴线间呈0°—60°夹角,所述的左旋聚乳酸针头和尾帽分别通过定位槽与金属针体前端面和后端面相互连接,并与金属针体同轴分布,所述的尾帽、左旋聚乳酸针头最大直径为金属针体直径的1.3—5倍,其中所述的左旋聚乳酸针头为圆锥体结构,其外表面均布至少三条钻削刃,所述的钻削刃环绕左旋聚乳酸针头轴线均布,且各钻削刃前端面均沿左旋聚乳酸针头轴线方向均布,且其中位于最前端的一条钻削刃前端面与左旋聚乳酸针头前端面平齐,位于最末端的钻削刃前端与左旋聚乳酸针头前端面之间间距为左旋聚乳酸针头有效长度的1/3—1/2,所述的左旋聚乳酸护套为与金属针体同轴分布的空心管状结构,所述的左旋聚乳酸护套包覆在金属针体外并通过导向槽与金属针体相互连接,所述的左旋聚乳酸护套外表面设至少两条攻丝刃,所述的攻丝刃环绕左旋聚乳酸护套轴线均布,且相邻两个攻丝刃之间设至少...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