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珠式套管的伞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141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伞架技术领域的一种滚珠式套管的伞架结构,包括伞架主杆、伞柄、伞顶连接块、伞架支杆和滑动套管,滑动套管包括套管主体,套管主体自上而下包括连接部、安装部和螺纹部三部分,连接部、安装部和螺纹部为一体式结构,套管主体沿中轴线上下贯通开设有六角套接孔,六角套接孔的六个内壁上均沿径向开设有一对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腔均安装有与伞架主杆外壁接触的浮动滚珠,安装孔内腔端口设置有用于限位浮动滚珠的限位凸缘,浮动滚珠的外侧端依次抵接有压缩弹簧和橡胶堵头,安装部的外壁套设有外套管,螺纹部的外壁螺接有用于顶压固定外套管的内螺纹套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滚珠式套管的伞架结构。

Umbrella frame structure of ball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珠式套管的伞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伞架
,具体为一种滚珠式套管的伞架结构。
技术介绍
伞是一种提供阴凉环境或遮蔽雨、雪的工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专利技术雨伞的国家,伞是中国劳动人民一个重要的创造。当时被人们称之为“簦”。上至皇帝出行的黄色罗伞,下至百姓的避雨工具,可以说伞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受中国文化影响,亚洲许多国家很早就有使用伞的传统,而欧洲至16世纪才开始风靡中国伞。伞的制作材料通常包括了具延展性的布料,和其它可用作骨架的材料与缠线。使用时以手将之举起,虽然伞在最初专利技术时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阻挡阳光,但是现在最常被当作雨天挡雨的雨具。如图1所示,伞的主要结构包括伞架主杆1、伞柄2、伞顶连接块3、伞架支杆4和滑动套管5,传统的滑动套管5一般采用简易的塑料套管结构,使用时通过塑料套管内壁与伞架主杆1外壁产生滑动摩擦完成伞的收开操作,为保证滑动阻力不过大,这种塑料套管内孔往往需要与伞架主杆1外壁保持较大的间隙,从而使得伞架的结构稳定性下降,另外塑料套管长期摩擦使用后容易磨损变形,甚至破裂损坏,直接影响伞的使用受命。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珠式套管的伞架结构,包括伞架主杆(1)、伞柄(2)、伞顶连接块(3)、伞架支杆(4)和滑动套管(5),所述伞架主杆(1)为多节伸缩结构,所述滑动套管(5)套设于所述伞架主杆(1)的外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管(5)包括套管主体(6),所述套管主体(6)自上而下包括连接部(61)、安装部(62)和螺纹部(63)三部分,所述连接部(61)、安装部(62)和螺纹部(6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套管主体(6)沿中轴线上下贯通开设有六角套接孔(7),所述六角套接孔(7)的六个内壁上均沿径向开设有一对安装孔(8),每个所述安装孔(8)内腔均安装有与所述伞架主杆(1)外壁接触的浮动滚珠(9),所述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珠式套管的伞架结构,包括伞架主杆(1)、伞柄(2)、伞顶连接块(3)、伞架支杆(4)和滑动套管(5),所述伞架主杆(1)为多节伸缩结构,所述滑动套管(5)套设于所述伞架主杆(1)的外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管(5)包括套管主体(6),所述套管主体(6)自上而下包括连接部(61)、安装部(62)和螺纹部(63)三部分,所述连接部(61)、安装部(62)和螺纹部(6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套管主体(6)沿中轴线上下贯通开设有六角套接孔(7),所述六角套接孔(7)的六个内壁上均沿径向开设有一对安装孔(8),每个所述安装孔(8)内腔均安装有与所述伞架主杆(1)外壁接触的浮动滚珠(9),所述安装孔(8)内腔端口设置有用于限位所述浮动滚珠(9)的限位凸缘(10),所述浮动滚珠(9)的外侧端依次抵接有压缩弹簧(11)和橡胶堵头(12),所述安装部(62)的外壁套设有外套管(13),所述螺纹部(63)的外壁螺接有用于顶压固定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有余王为昶肖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恒溢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