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YK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隐形拉链用拉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509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隐形拉链用拉头,目的是在拉片的倒伏姿势时使主体的前后位置锁定并在拉片的立起姿势时使锁定解除,尽可能抑制一对布料的损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隐形拉链用拉头具备主体、拉片和锁定部件。主体具备下翼板、上翼板、引导柱、从下翼板的左右向上方突出的一对侧板、从一对侧板的上端部向左右内侧延伸的一对凸缘和从上翼板向上方隆起的隆起部。主体与锁定部件协作而形成拉片安装部。拉片安装部具备左右贯穿的轴孔。轴孔的下表面包括隆起部的上表面,并且与一对凸缘的上表面相比位于上方。在向后侧的倒伏姿势的拉片与一对凸缘的上下之间形成有一对布料容纳空间部,其对固定于一对拉链带的上侧的一对布料进行容纳,并且由隆起部左右分隔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隐形拉链用拉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隐形拉链用拉头,在布料的厚度方向的背面侧隐藏拉头的主体,在布料的厚度方向的表面侧显出拉头的拉片。
技术介绍
在拉链用拉头中存在具备自动停止功能的拉链用拉头。具备自动停止功能的拉链用拉头有两种。其中第一种俗称为自动拉头。其根据有无对拉片的拉拽操作来切换锁定部件相对于一对链牙列的接触及隔离。通过该切换来限制主体向前后方向的移动或解除该限制。更具体地,自动拉头有两个功能。第一功能是通过从拉片松手,锁定部件与一对链牙列自动接触,其结果是,拉头的前后位置被锁定,从而拉头难以移动。第二功能是通过拉拽拉片,锁定部件从一对链牙列隔离,其结果是,锁定被解除,从而拉头容易移动。另外,第二种具备自动停止功能的拉链用拉头俗称为半自动拉头。其根据拉片相对于主体的姿势来切换锁定部件相对于一对链牙列的接触及隔离。更具体地,半自动拉头的功能是,与对拉片的拉拽操作无关地,在拉片相对于主体为倒伏姿势时使拉头的前后位置锁定、并在拉片相对于主体为立起姿势时使锁定解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自动拉头。其在主体的上表面具备一对带槽,从而是隐形拉链用拉头。更具体的如下所述。该自动拉头具备:主体;能够锁定主体的前后位置并且相对于主体的上部沿前后固定的锁定部件;和通过主体和锁定部件而被安装并且能够前后转动且能够左右摆动的拉片。主体的上部具备左右的凸缘、配置于左右的凸缘之间的上翼板、和形成于上翼板与左右的各凸缘之间的一对带槽。拉链带在一对带槽内穿过。拉链带以与凸缘的下表面和上表面相对的方式弯曲,并在与上表面相对的部分固定布料。而且,一对布料遮盖主体的上表面的左右侧部。因此,专利文献1的自动拉头是隐形拉链用拉头。另外,主体与锁定部件协作而形成了拉片安装部。而且,拉片安装部在其内侧具备使拉片的连结环通过的孔。该孔的下表面构成为比凸缘的上表面低。另外,在凸缘的上方隔着拉链带配置布料。而且,当拉拽拉片欲使拉头移动时,连结环被提起且与凸缘的上表面相比浮至上方,一对布料不会因拉片(连结环)而损伤。在专利文献2、3中公开了一种半自动拉头。其在主体左右的侧面具备带槽,从而并非隐形拉链用拉头。更具体的如下所述。该半自动拉头具备:主体;能够以轴为中心而前后转动的拉片;和固定于主体的上部中的前部并且通过轴的凸轮部向上下位移的锁定部件。另外,主体在上下相对的上翼板与下翼板的左右缘部彼此之间、即左右的侧面具备带槽。而且,一对拉链带在带槽内穿过,在相对于一对拉链带而言与带槽相比靠左右外侧的位置固定一对布料。这样,主体的整个上表面在一对布料之间露出,完全没有通过布料将主体的上表面遮住,因此,专利文献2、3所公开的半自动拉头并非隐形拉链用拉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627337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6125013号公报专利文献3:国际公布第2016/092637号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上所述,专利文献2、3所公开的拉头是半自动拉头,但并非用于隐形拉链。另外,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拉头如上所述是自动拉头,而非半自动拉头。于是,本案专利技术人着手进行了保持半自动拉头的功能(与对拉片的拉拽操作无关地,在拉片相对于主体为倒伏姿势时使拉头的前后位置锁定、并在拉片相对于主体为立起姿势时使锁定解除的功能)的隐形拉链用拉头的开发。顺便尝试考虑将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拉头的主体和锁定部件与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拉头的拉片单纯进行组合而形成了拉头的情况。这样,该情况下的拉头虽然会成为隐形拉链用拉头,但由于拉片总是与一对布料接触,所以一对布料容易损伤。即,在专利文献1的拉头中,拉片安装部的孔的下表面比凸缘的上表面低。这样,当欲将轴的下表面按抵于拉片安装部的孔的下表面时锁定部件发挥作用,因此,包括轴在内的拉片向一对凸缘靠近并与一对布料接触。本专利技术的隐形拉链用拉头是考虑了上述情况而创制的,其目的是在保持半自动拉头的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地抑制一对布料的损伤。本专利技术的隐形拉链用拉头具备主体、拉片、和锁定部件。主体对左右相对的一对拉链带和一对链牙列进行引导。一对链牙列相对于一对拉链带的相对的侧缘部中的折回至下侧的一对带折回部固定于下侧。另外,主体具备下翼板、在下翼板的前部与其相对的上翼板、将上翼板与下翼板接合的引导柱、从下翼板的左右两端部向上方突出的一对侧板、从一对侧板的上端部向左右内侧延伸的一对凸缘、和从上翼板向上方隆起的隆起部。拉片通过相对于主体的向后侧的倒伏姿势来限制主体向前后的移动,并且通过立起姿势将对主体向前后移动的限制解除。另外,拉片具备轴,该轴具有与锁定部件卡合的凸轮部。锁定部件通过相对于一对链牙列接触来锁定主体的前后位置,并且与主体协作来维持拉片的向后侧的倒伏姿势和立起姿势。而且,主体与锁定部件协作而形成拉片安装部。拉片安装部具备对轴进行支承并且左右贯穿的轴孔。轴孔的下表面包括隆起部的上表面,并且与一对凸缘的上表面相比位于上方。而且,在向后侧的倒伏姿势的拉片与一对凸缘的上下之间形成一对布料容纳空间部。一对布料容纳空间部对固定于一对拉链带的上侧的一对布料进行容纳,并且通过隆起部而被左右分隔开。另外,相对于一对凸缘的上表面而言的正上方范围期望为如下所述。即,相对于一对凸缘的上表面而言的正上方范围在相对于拉片而言的下侧仅具备一对布料容纳空间部。另外,主体期望为如下所述。即,主体在一对凸缘与上翼板之间具备带槽的一对分支路。而且,相对于一对分支路而言的正上方范围在相对于拉片而言的下侧仅具备一对布料容纳空间部。另外,主体、锁定部件、拉片安装部期望为如下所述。即,主体具备从隆起部以前后隔开间隔的方式向上方突出的前安装柱及后安装柱。另外,锁定部件架设于前安装柱和后安装柱。而且,拉片安装部通过锁定部件、前安装柱、后安装柱和隆起部的协作而形成。另外,具体而言,拉片除了轴之外还具备从轴的两端部沿以轴为中心的半径方向延伸的一对棒部、和将一对棒部在与轴相反的一侧接合的捏持部。而且,不管拉片是否具备从一对棒部相对于轴向与捏持部相反的一侧分别突出的突出部都可以,但为了在向后侧的倒伏姿势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拉片向左右方向的倾斜,期望为如下所述。即,拉片具备从一对棒部相对于轴向与捏持部相反的一侧分别突出的一对突出部。而且,一对突出部在拉片的向后侧的倒伏姿势的情况下夹着前安装柱,并在拉片向左右方向倾斜的情况下与前安装柱相碰触。另外,不管拉片是否能够保持向前侧的倒伏姿势都可以,但为了尽可能地抑制拉片对布料造成的损伤,期望为如下所述。即,隆起部在与轴孔相比靠前侧的位置具备相对于前安装柱呈层差状伸出的层差部。而且,层差部与成为了向前侧的倒伏姿势的拉片相碰触来确定拉片的向前侧的倒伏姿势。另外,不管凸轮部和轴孔在拉片的向后侧的倒伏姿势的情况下是否进行面接触都可以。但是,若想要由凸轮部和轴孔以外的部分维持拉片的向后侧的倒伏姿势,则由于拉头大型化而并不理想。因此,为了使拉头小型化来尽可能地缩小相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形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具备:/n主体(7),其对左右相对的一对拉链带(4、4)和一对链牙列(5、5)进行引导,该一对链牙列(5、5)相对于一对该拉链带(4、4)的相对的侧缘部中的折回至下侧的一对带折回部(4b、4b)固定于下侧;/n拉片(9),其通过相对于所述主体(7)的向后侧的倒伏姿势来限制所述主体(7)向前后的移动,并且通过立起姿势将对所述主体(7)向前后移动的限制解除;和/n锁定部件(8),其通过相对于一对所述链牙列(5、5)接触来锁定所述主体(7)的前后位置,并且与所述主体(7)协作来维持所述拉片(9)的向后侧的倒伏姿势和立起姿势,/n所述主体(7)具备下翼板(71)、在所述下翼板(71)的前部与其相对的上翼板(72)、将所述上翼板(72)与所述下翼板(71)接合的引导柱(73)、从所述下翼板(71)的左右两端部向上方突出的一对侧板(74、74)、从一对所述侧板(74、74)的上端部向左右内侧延伸的一对凸缘(75、75)、和从所述上翼板(72)向上方隆起的隆起部(76),/n所述拉片(9)具备轴(91),该轴(91)具有与所述锁定部件(8)卡合的凸轮部(91a),/n所述主体(7)与所述锁定部件(8)协作而形成拉片安装部(31),/n所述拉片安装部(31)具备对所述轴(91)进行支承并且沿左右方向贯穿的轴孔(32),/n所述轴孔(32)的下表面包括所述隆起部(76)的上表面,并且与一对所述凸缘(75、75)的上表面相比位于上方,/n在向后侧的倒伏姿势的所述拉片(9)与一对所述凸缘(75、75)的上下之间形成一对布料容纳空间部(33、33),该一对布料容纳空间部(33、33)对固定于一对所述拉链带(4、4)的上侧的一对布料(6、6)进行容纳,并且通过所述隆起部(76)而被左右分隔开。/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07 JP PCT/JP2019/0043501.一种隐形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7),其对左右相对的一对拉链带(4、4)和一对链牙列(5、5)进行引导,该一对链牙列(5、5)相对于一对该拉链带(4、4)的相对的侧缘部中的折回至下侧的一对带折回部(4b、4b)固定于下侧;
拉片(9),其通过相对于所述主体(7)的向后侧的倒伏姿势来限制所述主体(7)向前后的移动,并且通过立起姿势将对所述主体(7)向前后移动的限制解除;和
锁定部件(8),其通过相对于一对所述链牙列(5、5)接触来锁定所述主体(7)的前后位置,并且与所述主体(7)协作来维持所述拉片(9)的向后侧的倒伏姿势和立起姿势,
所述主体(7)具备下翼板(71)、在所述下翼板(71)的前部与其相对的上翼板(72)、将所述上翼板(72)与所述下翼板(71)接合的引导柱(73)、从所述下翼板(71)的左右两端部向上方突出的一对侧板(74、74)、从一对所述侧板(74、74)的上端部向左右内侧延伸的一对凸缘(75、75)、和从所述上翼板(72)向上方隆起的隆起部(76),
所述拉片(9)具备轴(91),该轴(91)具有与所述锁定部件(8)卡合的凸轮部(91a),
所述主体(7)与所述锁定部件(8)协作而形成拉片安装部(31),
所述拉片安装部(31)具备对所述轴(91)进行支承并且沿左右方向贯穿的轴孔(32),
所述轴孔(32)的下表面包括所述隆起部(76)的上表面,并且与一对所述凸缘(75、75)的上表面相比位于上方,
在向后侧的倒伏姿势的所述拉片(9)与一对所述凸缘(75、75)的上下之间形成一对布料容纳空间部(33、33),该一对布料容纳空间部(33、33)对固定于一对所述拉链带(4、4)的上侧的一对布料(6、6)进行容纳,并且通过所述隆起部(76)而被左右分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拉链用拉头,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一对凸缘(75、75)的上表面而言的正上方范围(75R、75R)在相对于所述拉片(9)而言的下侧仅具备一对所述布料容纳空间部(33、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形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岸宏次
申请(专利权)人:YK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