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百香果种植领域,公开了一种百香果早熟高产栽培方法,包括:将采用单芽体离体扦插育苗得到的百香果小苗于营养杯中进行假植培养,并将所得定植植株高密度种植于种植畦上,定植后,将植株修剪至离地面25~35cm,保留3个节位芽,用绳子引一条健壮侧蔓作结果主蔓至棚顶,摘除其余侧枝,保留主蔓结果,结果主蔓长度超过350cm时打顶;定植后定期施肥及防控病虫害。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达到百香果提早上市目的,并增加前期产量,提高果实商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百香果早熟高产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百香果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百香果早熟高产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百香果(Passifloraedulis×P.edulisf.flavicarpa)属于西番莲科西番莲属,因其酸甜可口、具有独特的香味以及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喜好,因此,百香果在多地种植成功,并且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百香果正常生长能产生大量侧蔓,且主蔓侧蔓均能开花结果;传统的种植密度为80~120株/亩,且前期培养主蔓,注重营养生长,后期培养结果侧蔓,注重生殖生长,造成百香果的有效光合产物大部分供给结果枝生长,生产上采取保温育苗、大苗种植和提早栽植等方法,但实现百香果提早上市还是有一定难度,且早期商品果整齐度也差、产量和商品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采用现有的方法对百香果进行栽培时存在春季低温栽培植株生长缓慢且开花、结果迟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百香果提早上市并能够增加早期产量的百香果早熟高产栽培方法。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百香果早熟高产栽培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扦插育苗:将长度为8~12cm的百香果插穗采用单芽体离体扦插的方式进行扦插育苗,期间注意遮光及保湿管理,得到扦插成活且枝条长度为18~22cm的百香果小苗;(2)假植培养:将步骤(1)得到的百香果小苗移入营养杯中进行假植培养,所述营养杯的直径和高度各自独立地为25~30cm,待所述百香果小苗长至75~85cm后一律摘心打顶,得到定植植株;(3)定植:将步骤(2)得到的植株定植在搭设有棚架的种植畦上,所述种植畦的起畦高为25~35cm、畦面宽为110~130cm、沟宽为70~90cm且畦面覆盖有无妨布,所述植株定植的行株距为(45~55)cm×(115~125)cm且种植密度为1000~1200株/667m2;(4)定植后管理:定植后,将植株修剪至离地面25~35cm,保留3个节位芽,用绳子引一条健壮侧蔓作结果主蔓至棚顶,摘除其余侧枝,保留主蔓结果,结果主蔓长度超过350cm时打顶;定植后定期施肥并防控病虫害。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百香果插穗插入育苗基质中的深度为5~7cm。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扦插育苗的育苗基质中N+P2O5+K2O≥3%,有机质≥45%,pH值为5.5~6.5。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假植培养的种植基质为扦插育苗所采用的育苗基质与泥土按照质量比(0.5~1.5):1的混合物。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百香果早熟高产栽培方法还包括步骤(2)中,将长度为90~110cm的支柱杆插入所述营养杯中用于枝条攀爬支撑。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百香果早熟高产栽培方法还包括步骤(3)中,所述种植畦整地时施入基肥,所述基肥包括腐熟羊粪1000~2000kg/亩或牛粪800~1200kg/亩、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40kg/亩、钙磷镁肥15~25kg/亩。进一步的,在整个栽培过程中,总施肥量氮、磷和钾的重量比为1:(1~2):(1~2)。具体地,在种植畦整地时施足基肥。在定植后定期施肥(追肥)过程中,根据植株生长,前期以N肥为主,可追施高N水溶性肥,并结合滴灌进行浇施;开花结果后,需肥量大,以P、K肥为主,进行浇水淋施或穴施;具体视植株生长情况,每隔7~10d进行追肥。此外,开花结果后,应注意根外追肥,可喷施含高P、K叶面肥,适当加入硼、镁、锌等中微量水溶性肥,以防止植株早衰。在防控病虫害过程中,可以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提前预防蓟马、果蝇和茎基腐病、疫病等发生。具体地,农业防治:采用水旱轮作、做好清园,选取健壮枝条、培育壮苗,及时修剪去除老叶病叶,科学施肥,规范农事操作等。物理防治:每亩悬挂黄虫板(30cm×30cm)20~40张,进行诱杀有翅害虫,有条件情况下可覆盖银灰色地膜进行驱避蚜虫。生物防治:悬挂果蝇诱杀装置,每亩3~6个。化学防治:定植后可喷施2%氨基寡糖素200mL/亩,增强植株抗病能力。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棚架离地面的距离为180~220cm。进一步的,栽培的季节为春季。进一步的,将定植后的生长温度控制在25~30℃。进一步的,所述百香果的品种选自台农一号、紫香一号、满天星、福建1号、福建2号、福建3号、芭乐味黄金百香果或荔枝味百香果。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双芽体离体扦插的方式进行扦插育苗,这样需要大量插穗枝条。而本专利技术采用单芽体离体扦插的方式进行育苗,这样能够节省插穗枝条、降低插穗成本并加速种苗繁殖。本专利技术在扦插育苗之后、定植之前增设假植培养步骤,该假植培养步骤在直径和高度为25~30cm的营养杯中进行,能够使得百香果小苗进行壮苗,如此获得的定植植株健康粗壮,为后续早熟高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定植的过程中,现有技术通常采取在畦面上覆盖地膜的方式,而本专利技术采取覆盖无纺布的方式不仅能够实现水的自由渗透,而且还能够抑制杂草的生长,更有利于后续管理。在定植的过程中,采取1000~1200株/667m2这一密度进行定植确保了百香果的早期产量提高以及提早上市的实现。在定植后,将长度为75~85cm的百香果小苗修剪至离地面25~35cm,保留3个节位芽,这样能够降低百香果开花、结果节位,保障充足养分供给果实生长,从而达到百香果的早熟高产。综上,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单芽体离体扦插育苗、在定植前增设假植培养步骤、采用高密度种植并结合定植后修剪调控而实现百香果提早上市目的,并增加前期产量,提高果实商品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扦插育苗:将百香果插穗采用单芽体离体扦插,留半片叶,上端平口,下端斜口约45,去除卷须,插穗长度为10cm,用清水冲洗,晾干后将上述插穗正中直立插入育苗基质深约6cm。育苗基质中N+P2O5+K2O≥3%,有机质≥45%,pH值为5.5~6.5。注意遮光及保湿管理,得到扦插成活且新枝条长度为20cm的百香果小苗。(2)假植培养:将步骤(1)得到的健康百香果小苗移入营养杯(直径28cm×高度28cm)中进行假植培养,种植基质采用育苗基质与泥土按照重量比1:1混合,同时将长度为100cm的支柱杆插入营养杯中用于枝条攀爬支撑,然后清水浇透,常规栽培管理,待百香果苗长至约80cm后一律摘心打顶,得到定植植株。(3)定植:①种植前准备:S1、种植畦准备:畦高30cm、畦宽120cm、沟宽80cm,畦面覆盖无妨布,整地时施入基肥,深耕约30cm,使基肥与土壤充分混匀后起畦平整。S2、搭设棚架:在离地面200cm处搭设常规平棚。②种植:将步骤(2)得到的植株移植至种植畦中,行株距50cm×120cm,双行种植,种植密度为1100株/667m2,然后常规种植栽培管理。(4)定植后管理:①修剪调控:定植后,将植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百香果早熟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扦插育苗:将长度为8~12cm的百香果插穗采用单芽体离体扦插的方式进行扦插育苗,期间注意遮光及保湿管理,得到扦插成活且枝条长度为18~22cm的百香果小苗;/n(2)假植培养:将步骤(1)得到的百香果小苗移入营养杯中进行假植培养,所述营养杯的直径和高度各自独立地为25~30cm,待所述百香果小苗长至75~85cm后一律摘心打顶,得到定植植株;/n(3)定植:将步骤(2)得到的植株定植在搭设有棚架的种植畦上,所述种植畦的起畦高为25~35cm、畦面宽为110~130cm、沟宽为70~90cm且畦面覆盖有无妨布,所述植株定植的行株距为(45~55)cm×(115~125)cm且种植密度为1000~1200株/667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百香果早熟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扦插育苗:将长度为8~12cm的百香果插穗采用单芽体离体扦插的方式进行扦插育苗,期间注意遮光及保湿管理,得到扦插成活且枝条长度为18~22cm的百香果小苗;
(2)假植培养:将步骤(1)得到的百香果小苗移入营养杯中进行假植培养,所述营养杯的直径和高度各自独立地为25~30cm,待所述百香果小苗长至75~85cm后一律摘心打顶,得到定植植株;
(3)定植:将步骤(2)得到的植株定植在搭设有棚架的种植畦上,所述种植畦的起畦高为25~35cm、畦面宽为110~130cm、沟宽为70~90cm且畦面覆盖有无妨布,所述植株定植的行株距为(45~55)cm×(115~125)cm且种植密度为1000~1200株/667m2;
(4)定植后管理:定植后,将植株修剪至离地面25~35cm,保留3个节位芽,用绳子引一条健壮侧蔓作结果主蔓至棚顶,摘除其余侧枝,保留主蔓结果,结果主蔓长度超过350cm时打顶;定植后定期施肥并防控病虫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香果早熟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百香果插穗插入育苗基质中的深度为5~7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香果早熟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扦插育苗的育苗基质中N+P2O5+K2O≥3%,有机质≥45%,pH值为5.5~6.5。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成,严良文,陈瑶瑶,刘信臻,陈缅,欧雪婷,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