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用植株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498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植株育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农场用植株培育装置,包括培育架,所述培育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万向轮,所述培育架的正面与背面均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培育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三个的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套接于培育架外部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正面与背面均插装有通过限位孔贯穿培育架的插销,所述连接框的顶部均插装有培育盘,所述培育盘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拿持板。该农场用植株培育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可培育生长时间不同或不同种类幼苗,对其生长所需空间进行调整,无需多个培育装置进行操作,同时无需人工单独进行施肥与浇水等操作,使用更为方便。

Plant cultivation device for f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场用植株培育装置
本技术涉及植株育苗
,具体为一种农场用植株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育苗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原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各种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俗话说“苗壮半收成”,育苗是一项劳动强度大、费时、技术性强的工作。传统的农场用植株培育装置在使用时较为不便,培养生长时间不同或不同种类幼苗时,难以适应其生长高度做出利于其生长的空间调整,往往需使用不同规格的培育装置才可进行同时培育,故而提出了一种农场用植株培育装置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农场用植株培育装置,具备便于使用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农场用植株培育装置在使用时较为不便,培养生长时间不同或不同种类幼苗时,难以适应其生长高度做出利于其生长的空间调整,往往需使用不同规格的培育装置才可进行同时培育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便于使用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农场用植株培育装置,包括培育架,所述培育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万向轮,所述培育架的正面与背面均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培育架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三个的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套接于培育架外部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正面与背面均插装有通过限位孔贯穿培育架的插销,所述连接框的顶部均插装有培育盘,所述培育盘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拿持板,所述培育盘的底部均嵌设有透水板,所述培育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培育架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输送泵,所述培育架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输送泵右侧的储液箱,所述输送泵的输入端与储液箱通过贯穿储液箱的连接管连通,顶部两个所述连接框与固定板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育苗灯,顶部两个所述连接框与固定板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位于育苗灯底部的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与固定板和连接框均通过连数量为六个的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管的底部均连通有数量为六个的滴灌头,所述输送泵的输出端与三个分流管的背面通过软管连通。优选的,所述限位孔呈等间距均匀竖直分布,所述输送泵与培育架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储液箱的外部与培育架通过数量为两个的固定带固定连接,所述储液箱的正面顶部设置有倒入口,所述储液箱的正面顶部且位于倒入口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箱盖。优选的,所述连接架均呈U形设置,所述连接架的内部均与培育架的外部相适配。优选的,所述插销位于培育架外部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拉钮,所述连接架与连接框均通过数量为四个的螺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培育盘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为六个的培育腔,所述透水板的顶部均开设有等间距阵列分布的细孔。(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农场用植株培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农场用植株培育装置,在需要使用时,可将不同种类幼苗或生长时间不同的幼苗进行生长高度估算,然后拔出所需调节连接框外部的插销,使其离开限位孔,通过连接框外部的连接架对连接框进行竖直位移调整,调整至适当高度后将插销穿过连接架插入对应限位孔即可,使用时,将水肥或营养液等水溶液倒入储液箱的内部,育苗灯对幼苗提供光合作用的光源,输送泵将储液箱内部水溶液通过连接管抽出送入软管,软管再将水溶液分向三个分流管,分流管通过六个滴灌头对植株幼苗完成滴灌操作,土壤与植株无法吸收的多余水溶液会通过与透水板进入连接框的内部进行储存,在培育好后即可将培育盘通过拿持板从连接框的顶部取出,本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可培育生长时间不同或不同种类幼苗,对其生长所需空间进行调整,无需多个培育装置进行操作,同时无需人工单独进行施肥与浇水等操作,使用更为方便。2、该农场用植株培育装置,储液箱的外部与培育架通过数量为两个的固定带固定连接,储液箱的正面顶部设置有倒入口,储液箱的正面顶部且位于倒入口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箱盖,使得使用者可打开箱盖将所需滴灌水溶液倒入储液箱的内部,对幼苗进行灌输,限位孔呈等间距均匀竖直分布,连接架均呈U形设置,连接架的内部均与培育架的外部相适配,插销位于培育架外部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拉钮,连接架与连接框均通过数量为四个的螺栓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架可带动连接框通过插销与限位孔的配合在培育架上进行竖直移动调节,培育盘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为六个的培育腔,使得培育盘均能同时对六个幼苗进行培育,透水板的顶部均开设有等间距阵列分布的细孔,在滴灌水溶液较多时可通过渗透作用从土壤中穿过透水板流至连接框的内部,避免水分过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框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背视图。图中:1培育架、2万向轮、3限位孔、4连接框、5连接架、6插销、7培育盘、8拿持板、9透水板、10固定板、11输送泵、12储液箱、13连接管、14育苗灯、15分流管、16连接块、17滴灌头、18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农场用植株培育装置,包括培育架1,培育架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万向轮2,培育架2的正面与背面均设置有限位孔3,培育架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三个的连接框4,连接框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套接于培育架1外部的连接架5,连接架5的正面与背面均插装有通过限位孔3贯穿培育架1的插销6,限位孔3呈等间距均匀竖直分布,连接架5均呈U形设置,连接架5的内部均与培育架1的外部相适配,插销6位于培育架1外部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拉钮,连接架5与连接框4均通过数量为四个的螺栓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架5可带动连接框4通过插销6与限位孔3的配合在培育架1上进行竖直移动调节,连接框4的顶部均插装有培育盘7,培育盘7的内部设置有数量为六个的培育腔,使得培育盘均能同时对六个幼苗进行培育,培育盘7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拿持板8,培育盘7的底部均嵌设有透水板9,透水板9的顶部均开设有等间距阵列分布的细孔,在滴灌水溶液较多时可通过渗透作用从土壤中穿过透水板9流至连接框4的内部,避免水分过多,培育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0,培育架1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输送泵11,输送泵11的型号可为QSB-003,输送泵11与培育架1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培育架1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输送泵11右侧的储液箱12,储液箱12的外部与培育架1通过数量为两个的固定带固定连接,储液箱12的正面顶部设置有倒入口,储液箱12的正面顶部且位于倒入口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箱盖,使得使用者可打开箱盖将所需滴灌水溶液倒入储液箱12的内部,对幼苗进行灌输,输送泵11的输入端与储液箱12通过贯穿储液箱12的连接管13连通,顶部两个连接框4与固定板10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育苗灯14,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农场用植株培育装置,包括培育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架(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万向轮(2),所述培育架(1)的正面与背面均设置有限位孔(3),所述培育架(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三个的连接框(4),所述连接框(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套接于培育架(1)外部的连接架(5),所述连接架(5)的正面与背面均插装有通过限位孔(3)贯穿培育架(1)的插销(6),所述连接框(4)的顶部均插装有培育盘(7),所述培育盘(7)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拿持板(8),所述培育盘(7)的底部均嵌设有透水板(9),所述培育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0),所述培育架(1)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输送泵(11),所述培育架(1)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输送泵(11)右侧的储液箱(12),所述输送泵(11)的输入端与储液箱(12)通过贯穿储液箱(12)的连接管(13)连通,顶部两个所述连接框(4)与固定板(10)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育苗灯(14),顶部两个所述连接框(4)与固定板(10)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位于育苗灯(14)底部的分流管(15),所述分流管(15)与固定板(10)和连接框(4)均通过连数量为六个的连接块(16)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管(15)的底部均连通有数量为六个的滴灌头(17),所述输送泵(11)的输出端与三个分流管(15)的背面通过软管(18)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农场用植株培育装置,包括培育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架(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数量为四个的万向轮(2),所述培育架(1)的正面与背面均设置有限位孔(3),所述培育架(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数量为三个的连接框(4),所述连接框(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套接于培育架(1)外部的连接架(5),所述连接架(5)的正面与背面均插装有通过限位孔(3)贯穿培育架(1)的插销(6),所述连接框(4)的顶部均插装有培育盘(7),所述培育盘(7)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拿持板(8),所述培育盘(7)的底部均嵌设有透水板(9),所述培育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0),所述培育架(1)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输送泵(11),所述培育架(1)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位于输送泵(11)右侧的储液箱(12),所述输送泵(11)的输入端与储液箱(12)通过贯穿储液箱(12)的连接管(13)连通,顶部两个所述连接框(4)与固定板(10)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育苗灯(14),顶部两个所述连接框(4)与固定板(10)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位于育苗灯(14)底部的分流管(15),所述分流管(15)与固定板(10)和连接框(4)均通过连数量为六个的连接块(16)固定连接,所述分流管(15)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学堂亓玉辉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莱芜区汶南生姜种植专业合作社济南市汶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