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长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97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绿色长廊,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其包括顶棚及固定于顶棚下端的若干立柱,所述顶棚上端设置有若干种植有植物的种植箱,所述种植箱内设置有将种植箱空间分隔为种植区及集水区的分隔件,雨水通过所述分隔件流入集水区内,所述分隔件穿设有若干引导水分流动的引导条,所述引导条的一端位于种植区内,所述引导条的另一端与种植箱内腔底面接触。通过在顶棚上设置种植有植物的种植箱,利用种植箱内的植物对阳光进行遮挡,减少顶棚吸收的热量,从而降低长廊内的温度,使行人的休息不易受到高温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长廊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长廊。
技术介绍
长廊是用于小区内或者旅游景点内供行人休息的建筑,长廊通常由顶棚及支撑于顶棚下端的若干支柱组成。在炎热的季节,由于长廊仅靠顶棚对阳光进行遮挡,而顶棚通常为彩色玻璃材质,此时顶棚在对热量吸收之后又会向下传递至长廊内,此时会导致长廊内较为炎热,影响行人的休息。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长廊,在炎热天气时减少顶棚吸收的热量,降低长廊内的温度,使行人的休息不易受到影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长廊,包括顶棚及固定于顶棚下端的若干立柱,所述顶棚上端设置有若干种植有植物的种植箱,所述种植箱内设置有将种植箱空间分隔为种植区及集水区的分隔件,雨水通过所述分隔件流入集水区内,所述分隔件穿设有若干引导水分流动的引导条,所述引导条的一端位于种植区内,所述引导条的另一端与种植箱内腔底面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绿色植物对阳光进行遮挡,使顶棚不会吸收过多的热量而导致长廊内的温度过高,使行人在长廊内的休息不会受到影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棚连接有对雨水进行收集的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分别连接于种植箱的出水管及用于收集雨水的水箱,所述水箱设置于底面且其同时与出水管连接,所述出水管内腔与集水区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集水区内雨水逐渐升高靠近分隔件下端时,雨水通过出水管进入水箱内储存,此时集水区内的雨水不会继续过多而将植物的根部淹没,使植物的生长不会受到影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还连接有向集水区内补水的补水机构,所述补水机构包括将水箱与种植箱连接的进水管及驱动水流动的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水箱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固定于种植箱外壁,所述进水管与集水区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集水区内的雨水减少之后,利用补水机构向集水区内补充雨水,此时使植物的生长不会受到影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管远离种植箱的一端共同连接有总管,所述总管另一端连接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与总管可拆卸连接的过滤管及设置于过滤管内的过滤件,所述过滤管远离总管的一端与水箱连通,所述过滤件将过滤管内腔隔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过滤件对土壤颗粒的移动进行阻碍,使土壤颗粒不易流入水箱内,从而在水泵工作时土壤颗粒不会对水泵的工作产生影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管内同轴固定有呈圆锥状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表面贯穿有若干过滤孔,所述过滤件覆盖于定位件靠近总管的端面,所述定位件的锥状头部朝向总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总管内的水朝向定位件流动时,会带动附着于过滤件表面的土壤颗粒朝向水箱方向移动,此时土壤颗粒会朝向远离定位件锥状头部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土壤颗粒不会完全将过滤件表面覆盖,进而使雨水的过滤过程不易受到影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管侧壁固定连接有与其内腔连通的排污管,所述排污管连接有启闭其内部通道的阀门,所述排污管位于定位件靠近总管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总管内的水朝向过滤管内流动时,开启阀门使混合有土壤颗粒的水从过滤管内流走,此时减少了过滤管内堆积的土壤颗粒的数量,使过滤机构可继续进行使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管内转动连接有若干桨叶,所述桨叶倾斜于其转动轴线,所述桨叶位于定位件靠近总管的一侧,所述桨叶的转动轴线与过滤管的轴线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流向过滤管内时,带动桨叶转动,此时桨叶加剧了水在过滤管内流动的强度,使土壤颗粒不易粘附于过滤件表面,从而在实用排污管排出土壤颗粒时减少留存于过滤管内的土壤颗粒的数量,进而减少了需要排污的间隔。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管与种植箱连通的开口高于出水管与种植箱连通的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混合有土壤颗粒的雨水不会回流至进水管内,使水泵的使用不易受到影响。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在顶棚上设置种植有植物的种植箱,利用种植箱内的植物对阳光进行遮挡,减少顶棚吸收的热量,从而降低长廊内的温度,使行人的休息不易受到高温的影响;2、通过设置过滤机构对流入水箱内的雨水进行过滤,使雨水内混合的土壤颗粒不会对水泵的使用产生影响;3、利用排污管将过滤管内的土壤颗粒排出,使过滤管内不会堆积过多土壤颗粒而对水流过过滤件的速率产生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种植箱内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过滤机构的示意图。图中,1、顶棚;11、立柱;2、种植箱;21、分隔件;211、过滤网;212、海绵垫;213、碎石层;214、砂石层;215、土壤;22、引导条;3、收集机构;31、出水管;32、水箱;33、总管;4、补水机构;41、进水管;42、水泵;5、过滤机构;51、过滤管;52、过滤件;53、定位件;531、过滤孔;54、排污管;55、阀门;56、桨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绿色长廊,包括顶棚1及使用螺栓固定于顶棚1下端的若干立柱11,立柱11分别位于顶棚1下端面的两侧。顶棚1上使用螺栓连接有若干种植有绿色植物的种植箱2,如图2所示,种植箱2内设置有将种植箱2分隔为种植区及集水区的分隔件21,分隔件21包括使用螺栓固定于种植箱2内的过滤网211、设置于过滤网211上端的海绵垫212、设置于海绵垫212上端的碎石层213及设置于碎石层213上端的砂石层214,砂石层214上端覆盖有土壤215,绿色植物种植于土壤215内。种植箱2内设置有若干引导水分流动的引导条22,引导条22为棉条材质,其一端置于土壤215内,另一端依次穿过砂石层214、碎石层213、海绵垫212及过滤网211置于集水区内,且引导条22的下端与种植箱2内腔底面接触。利用绿色植物对阳光进行遮挡,使顶棚1不会吸收过多的热量而导致长廊内的温度过高,使行人在长廊内的休息不会受到影响。如图1所示,由于在下雨时会有雨水不断进入集水区内,而集水区内的水不易排出,此时集水区内的水积蓄过多时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因此顶棚1连接有对集水区内的雨水进行收集的收集机构3,收集机构3包括分别连接于种植箱2的出水管31及用于收集雨水的水箱32,水箱32设置于地面上,其上端连接有总管33,总管33远离水箱32的一端同时与若干出水管31使用管接头连接,出水管31远离总管33的一端使用管接头与种植箱2连接,且出水管31与集水区连通。在集水区内雨水逐渐升高靠近分隔件21下端时,雨水通过出水管31进入水箱32内储存,此时集水区内的雨水不会继续过多而将植物的根部淹没,使植物的生长不会受到影响。如图1所示,在雨水较少的季节集水区内的雨水会逐渐消耗,此时需要人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长廊,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棚(1)及固定于顶棚(1)下端的若干立柱(11),所述顶棚(1)上端设置有若干种植有植物的种植箱(2),所述种植箱(2)内设置有将种植箱(2)空间分隔为种植区及集水区的分隔件(21),雨水通过所述分隔件(21)流入集水区内,所述分隔件(21)穿设有若干引导水分流动的引导条(22),所述引导条(22)的一端位于种植区内,所述引导条(22)的另一端与种植箱(2)内腔底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长廊,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棚(1)及固定于顶棚(1)下端的若干立柱(11),所述顶棚(1)上端设置有若干种植有植物的种植箱(2),所述种植箱(2)内设置有将种植箱(2)空间分隔为种植区及集水区的分隔件(21),雨水通过所述分隔件(21)流入集水区内,所述分隔件(21)穿设有若干引导水分流动的引导条(22),所述引导条(22)的一端位于种植区内,所述引导条(22)的另一端与种植箱(2)内腔底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长廊,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1)连接有对雨水进行收集的收集机构(3),所述收集机构(3)包括分别连接于种植箱(2)的出水管(31)及用于收集雨水的水箱(32),所述水箱(32)设置于底面且其同时与出水管(31)连接,所述出水管(31)内腔与集水区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长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2)还连接有向集水区内补水的补水机构(4),所述补水机构(4)包括将水箱(32)与种植箱(2)连接的进水管(41)及驱动水流动的水泵(42),所述水泵(42)的进水口与水箱(32)连接,所述水泵(42)的出水口与进水管(41)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水管(41)远离水泵(42)的一端固定于种植箱(2)外壁,所述进水管(41)与集水区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长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31)远离种植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博安忠杰王仲威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现代城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