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田间管理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965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5 2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甘蔗田间管理机械,包括车体,车体设置为左车体和右车体,左右车体分别通过顶部横梁连接在一起,左右车体的中间位置分别安装有升降机构,可对顶部高度调节机构和中间高度调节机构进行升降调节,左右车体的后部位置均设置有后轮调节机构并安装有后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甘蔗生长中后期的剥叶通风问题,能通过实时调节车体和除叶机构的高度以及后轮的轮距宽度,增强机械作业的稳定性,对不同高度的甘蔗进行去除枯叶老叶作业,提高了枯叶老叶剥除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甘蔗田间管理机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是甘蔗田间管理机械。
技术介绍
甘蔗在生长后期需要剥除枯叶老叶,可以解决甘蔗田地湿度大和通风透光不良的问题,可以防止甘蔗气根的生长,还可以防止病虫的危害蔓延;增强日照和通风,还能够减少甘蔗倒伏情况,增加甘蔗产量。目前市场上尚未见能够有效的去除甘蔗枯叶又不伤及甘蔗枝干的高效率机械化除叶设备。现有技术中的甘蔗收获前剥叶设备,主要是采用机械驱动的方式在甘蔗沟渠行进,使用钢丝或剥叶刀转动对两旁的甘蔗进行剥叶,例如,专利技术专利“一种甘蔗剥叶刀组及使用其的甘蔗收割前剥叶机”(专利公开号:CN107258358A),采用发动机带动剥叶刀组旋转并行走,对机器两侧的甘蔗进行剥叶,其存在的问题:一是剥叶过程中容易造成甘蔗枝干受损或剥叶不干净,因为在甘蔗沟渠中向两旁转动剥叶,会使甘蔗枝干进一步向两侧倾斜,所以局限性比较大,二是剥叶的高度是通过手扶的方式进行调节,增加了剥叶作业的难度和工作量,三是枯叶老叶的剥离作业均在甘蔗生长中后期,甘蔗高度达到1.5至2米多,甘蔗叶子茂盛,垄渠中甘蔗作业宽度仅有50CM到80CM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甘蔗田间管理机械,包括车体(2),车体(2)设置为左车体和右车体,左右车体分别通过顶部横梁(18)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左右车体的中间位置分别安装有升降机构(16),可对顶部高度调节机构(7)和中间高度调节机构(10)进行升降调节,左右车体的后部位置均设置有后轮调节机构(4),2个后轮调节机构(4)的前端分别安装有后轮(1),左右车体的内侧分别安装有多组除叶机构(14)和除叶刀(15)。/n

【技术特征摘要】
1.甘蔗田间管理机械,包括车体(2),车体(2)设置为左车体和右车体,左右车体分别通过顶部横梁(18)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左右车体的中间位置分别安装有升降机构(16),可对顶部高度调节机构(7)和中间高度调节机构(10)进行升降调节,左右车体的后部位置均设置有后轮调节机构(4),2个后轮调节机构(4)的前端分别安装有后轮(1),左右车体的内侧分别安装有多组除叶机构(14)和除叶刀(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田间管理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6)设置有车体升降导柱(6)和螺杆(8),螺杆(8)的上部为粗丝丝杆(8a),粗丝丝杆(8a)及其配套的上螺母(9)用于调节顶部高度调节机构(7),螺杆(8)的下部为细丝丝杆(8b),细丝丝杆(8b)及其配套的下螺母(11)用于调节中间高度调节机构(10),粗丝丝杆(8a)和细丝丝杆(8b)的螺距比列为2:1,转动螺杆(8)可以使所述顶部高度调节机构(7)和中间高度调节机构(10)同时按比例上移和下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田间管理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调节机构(4)为电动推杆,其尾端固定在车体(2)后端的尾端固定架(5)上,车体(2)的后端还设置有后轮调节推杆(17),后轮调节推杆(17)的前端设置有后轮调节机构锁定架(3),后轮调节机构锁定架(3)固定在后轮调节机构(4)的中间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甘蔗田间管理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调节推杆(17)通过推动后轮调节机构(4)向车体两侧外部伸展,可以调节后轮(1)的轮距,还可以通过变换后轮调节推杆(17)的安装方向,通过推动后轮调节机构(4)向车体后方伸展,能够调节前后轮之间的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田间管理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叶机构(14)设置有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凡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孚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