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804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圈骨架,用于容置电的绕组线(3)所形成的绕组以形成电机线圈(2),且具有绕线区域(10),所述线圈骨架由绕线载体(11)和至少两个邻接所述绕线区域(10)且与所述绕线载体(11)连接的绕组线保持装置(20)形成,其中每个绕组线保持装置(20)均具有第一线紧固件(21)以及沿着绕组线延伸方向(W)与所述第一线紧固件间隔开的第二线紧固件(22),以便将第一绕组线段(3a)紧固在所述第一线紧固件(21)上,并且将所述绕组线(3)引向所述第二线紧固件(22),并且借助第二绕组线段(3b)将所述绕组线紧固在所述第二线紧固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线圈骨架能可靠地保持并导引绕组线且能固定绕组线的位置以连接印制电路板或电子器件。

Coil frame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骨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整合式接触装置的线圈骨架,所述接触装置优选用于形成绕组线与印制电路板的接触。
技术介绍
由现有技术已知各种用于容置电导体的绕组以形成电机线圈的线圈架和线圈骨架。其中,绕组线的相应末端以不同方式与印制电路板上的触点电接触并连接。现有技术中详细记载的方法例如有:具有用于接触焊片的接触弹簧的绝缘位移连接,具有焊针或压入区的绝缘位移连接器,将线与印制电路板触点焊接在一起,或者也可以将绕组线端例如以钎焊或焊接的方式直接连接在印制电路板或电动机电子器件上。偶尔也使用直接插入系统或插式连接器,这需要附加部件且安装不便。然而,原则上存在以下问题:在绕线过程之后直到与电子器件接触这段时间内,不但需要紧固绕组的线端,还须在已安装好线圈架的情况下借助电子器件或印制电路板以简单而可靠的方式完成。DE102006021903A1中记载一种用于容置电导体的绕组以形成电机线圈的线圈骨架,这种线圈骨架具有绕线区域,该绕线区域由绕线载体和两个限定绕线区域且与绕线载体连接的边脚形成。该案提出了各种在线圈骨架上设置紧凑型绕组的措施,以便将线圈骨架无隙且性能可靠地安置在电机的齿上。其中,至少在其中一个边脚上形成朝绕线区域打开的、用于容置线圈的绕组末端的凹槽,其中该凹槽具有朝边脚的自由端渐增的槽深。其缺点在于,一方面,绕组线有可能脱离凹槽,而且在连接线端时,必须从凹槽中取出绕组线,否则裸露的自由线端就会突出于线圈架,这同样是不可取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并提供一种可靠地保持并导引绕组线且能固定绕组线的位置以连接印制电路板或电子器件的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更简单且实现成本低。根据本技术,这个目的通过下述方式而达成:提供一种线圈骨架,用于容置电的绕组线所形成的绕组以形成电机线圈,且具有绕线区域,所述线圈骨架由绕线载体和至少一个邻接所述绕线区域且与所述绕线载体连接的绕组线保持装置形成,其中每个所述绕组线保持装置均具有第一线紧固件以及沿着绕组线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线紧固件间隔开的第二线紧固件,以便将第一绕组线段紧固在所述第一线紧固件上,并且将所述绕组线引向所述第二线紧固件,并且借助第二绕组线段将所述绕组线紧固在所述第二线紧固件上。优选地,所述第一线紧固件同时是用于将所述线圈骨架定位且/或固定在印制电路板的对应空隙上的固定构件。优选地,所述第一线紧固件与所述第二线紧固件之间的直线连接定义了所述绕组线在这个区域内的绕组线延伸方向。优选地,所述第一线紧固件形成为从所述线圈骨架向外突出的绕线销,所述第一绕组线段能够通过形成至少一个环绕所述绕线销的线卷而被紧固在所述绕线销上。优选地,所述第一线紧固件形成为从所述线圈骨架向外突出的绕线销,所述第一绕组线段能够通过形成至少一个环绕所述绕线销的线卷而被紧固在所述绕线销上,所述第二线紧固件同样是绕线销,所述第二绕组线段能够通过形成至少一个环绕所述绕线销的线卷而被紧固在所述绕线销上。优选地,所述第二线紧固件形成为单侧打开的V形夹线部位,能够以夹紧所述绕组线的方式将所述第二绕组线段紧固在所述V形夹线部位处。优选地,每个所述绕组线保持装置均形成从所述绕线载体的凸缘区域突出的L形或U形的支架,所述第二线紧固件形成在所述支架上。优选地,所述支架形成各至少一个平行于和横向于所述绕组线的绕组线延伸方向而延伸的基边,并且所述第二线紧固件形成在横向延伸的所述基边上。优选地,由所述第二线紧固件所形成的绕线销具有不同于由所述第一线紧固件所形成的绕线销的轴向延伸方向。优选地,由所述第二线紧固件所形成的所述绕线销具有与由所述第一线紧固件所形成的所述绕线销的轴向延伸方向相差约90°的轴向延伸方向。优选地,所述线圈骨架的绕线载体上缠绕着绕组线,并且所述绕组线至少借助所述第一绕组线段固定在所述绕组线保持装置的第一线紧固件上且借助所述第二绕组线段固定在所述绕组线保持装置的第二线紧固件上。优选地,每个绕组线保持装置均在所述第一线紧固件与所述第二线紧固件之间的区域内具有窗口状开口或空隙,所述绕组线以所述第一绕组线段与所述第二绕组线段之间的线段越过所述窗口状开口或空隙而延伸。优选地,所述第一线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线紧固件形成有间隔开的双线敷设或用于双线敷设的构件,所述双线敷设实施为形成附加线环,所述线环使得维修时所需要的第二次连接过程、钎焊过程或焊接过程成为可能。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线圈骨架,其用于容置绕组电线所形成的绕组以形成电机线圈。所述线圈骨架具有位于绕线载体上的绕线区域以及至少一个邻接所述绕线区域且与所述绕线载体连接的绕组线保持装置。根据设计,所述绕组线保持装置中的每一者均具有第一线紧固件以及沿着绕组线延伸方向在这个区域中与所述第一线紧固件间隔开的第二线紧固件,以便将第一绕组线段紧固在所述第一线紧固件上,并且将所述绕组线从该处引向所述第二线紧固件,并且借助第二绕组线段将所述绕组线紧固在所述第二线紧固件上。特别有利的是:每个绕组线保持装置均在所述绕组线保持装置的第一线紧固件与第二线紧固件之间的区域内具有自由空间、窗口状开口或空隙,绕组线以第一绕组线段与第二绕组线段之间的线段越过该自由空间、窗口状开口或空隙而延伸。以此方式,所述线段在两个紧固件之间被紧固在线圈骨架上,并且具有可及性以实现与印制电路板或电子器件的连接。特别有利的是:所述第一线紧固件(例如紧固销)同时形成为用于将所述线圈骨架定位且/或固定在印制电路板的对应空隙上的固定构件。借此确保:在将线圈骨架安装于印制电路板上后,绕组线在第一线紧固件与第二线紧固件之间的区域内在印制电路板的焊接接触部位或焊盘的正上方延伸,且能方便地与印制电路板的接触部位连接。因此,在特别有利的技术方案中,绕组线保持装置设置在被设计为用来安装至印制电路板的装配端侧上。每个绕组线保持装置的第一线紧固件与第二线紧固件之间的直线连接定义了所述绕组线在这个区域内的绕组线延伸方向。进一步有利的是:所述第一线紧固件形成为从所述线圈骨架向外突出的绕线销,所述绕组线段可以通过形成至少一个环绕所述绕线销的线卷(Drahtwickel)而被紧固在所述绕线销上。这个绕线销有利地同时形成可插装在印制电路板的相应开口中的装配销。因此,间隔元件可以有利地在绕线销的相同的轴向延伸方向上延伸,该间隔元件借此确定绕组线在第一线紧固件与第二线紧固件之间的区域内到印制电路板的距离。在本技术的同样有利的技术方案中,如下设置:所述第二线紧固件同样是绕线销,所述第二绕组线段可以通过形成至少一个环绕所述绕线销的线卷而被紧固在所述绕线销上。有利地,也可以形成数个环绕相关绕线销的线卷。在本技术的替代性技术方案中,如下设置:所述第二线紧固件形成为单侧打开的V形夹线部位,可以以夹紧所述绕组线的方式将所述第二绕组线段紧固在所述夹线部位处。为了优化绕组线在两个紧固部位与印制电路板或电子器件之间的连接可及性,有利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用于容置电的绕组线(3)所形成的绕组以形成电机线圈,且具有绕线区域(10),所述线圈骨架(1)由绕线载体(11)和至少一个邻接所述绕线区域(10)且与所述绕线载体(11)连接的绕组线保持装置(20)形成,其中每个所述绕组线保持装置(20)均具有第一线紧固件(21)以及沿着绕组线延伸方向(W)与所述第一线紧固件间隔开的第二线紧固件(22),以便将第一绕组线段(3a)紧固在所述第一线紧固件(21)上,并且将所述绕组线(3)引向所述第二线紧固件(22),并且借助第二绕组线段(3b)将所述绕组线紧固在所述第二线紧固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7 DE 102019114057.91.一种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用于容置电的绕组线(3)所形成的绕组以形成电机线圈,且具有绕线区域(10),所述线圈骨架(1)由绕线载体(11)和至少一个邻接所述绕线区域(10)且与所述绕线载体(11)连接的绕组线保持装置(20)形成,其中每个所述绕组线保持装置(20)均具有第一线紧固件(21)以及沿着绕组线延伸方向(W)与所述第一线紧固件间隔开的第二线紧固件(22),以便将第一绕组线段(3a)紧固在所述第一线紧固件(21)上,并且将所述绕组线(3)引向所述第二线紧固件(22),并且借助第二绕组线段(3b)将所述绕组线紧固在所述第二线紧固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紧固件(21)同时是用于将所述线圈骨架(1)定位且/或固定在印制电路板(L)的对应空隙上的固定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紧固件(21)与所述第二线紧固件(22)之间的直线连接定义了所述绕组线(3)在这个区域内的绕组线延伸方向(W)。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紧固件(21)形成为从所述线圈骨架(1)向外突出的绕线销,所述第一绕组线段(3a)能够通过形成至少一个环绕所述绕线销的线卷而被紧固在所述绕线销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紧固件(21)形成为从所述线圈骨架(1)向外突出的绕线销,所述第一绕组线段(3a)能够通过形成至少一个环绕所述绕线销的线卷而被紧固在所述绕线销上,所述第二线紧固件(22)同样是绕线销,所述第二绕组线段(3b)能够通过形成至少一个环绕所述绕线销的线卷而被紧固在所述绕线销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紧固件(22)形成为单侧打开的V形夹线部位,能够以夹紧所述绕组线(3)的方式将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戴宁格尔马丁·赫尔特雷特尔F·施洛帕克夫斯基M·魏因加特D·克鲁泽
申请(专利权)人:依必安派特兰茨胡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