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电源模块的充电泄放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源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直流电源模块的充电泄放电路。
技术介绍
应用于可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功率设备,其直流电源模块在整机开始充电前需启动泄放电路,使输入电压泄放至安全值,现有的充电卸放电路主要通过闭合导通的循环电路,使电压循环消耗至恒定电压,而后再输入至工作电路,其循环及导通输出主要通过运算放大器控制输出及复位,但在当充电卸放电路在某个电子元件失效时,易导致循环失效,从而使得循环消耗的电阻烧毁,使整体电路失效,具有一定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电源模块的充电泄放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次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电源模块的充电泄放电路,包括:二极管D1、D2、D3,三极管Q1、Q2、Q3,电阻R1、R2、R3、R4、R5、R6、R7、R8、R9、R10、R11,电容C1、C2、C3,并联电容器CE1,继电器K1,稳压二极管ZD1,运算放大器U1;其中,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电源模块的充电泄放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极管D1、D2、D3,三极管Q1、Q2、Q3,电阻R1、R2、R3、R4、R5、R6、R7、R8、R9、R10、R11,电容C1、C2、C3,并联电容器CE1,继电器K1,稳压二极管ZD1,运算放大器U1;其中,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压输入端VIN连接,其另一端接入运算放大器U1及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线,所述电阻R6、R7、R8相并联连接,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其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并联电容器CE1、电容C3与R6相并联,所述电容C3的一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电源模块的充电泄放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极管D1、D2、D3,三极管Q1、Q2、Q3,电阻R1、R2、R3、R4、R5、R6、R7、R8、R9、R10、R11,电容C1、C2、C3,并联电容器CE1,继电器K1,稳压二极管ZD1,运算放大器U1;其中,所述电阻R1的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压输入端VIN连接,其另一端接入运算放大器U1及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线,所述电阻R6、R7、R8相并联连接,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其另一端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并联电容器CE1、电容C3与R6相并联,所述电容C3的一端接入运算放大器U1,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2、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接入运放放大器U1,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线,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4、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运放放大器U1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容C1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勇交,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尚霖科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