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用电子负载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963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测试用电子负载模块,包括可调输出电压电路、充电泄放电路、输出过压保护电路、运放芯片单元U2。通过正电源端、负电源端接入测试电源模块,通过数据信号正输入端、数据信号负输入端接入电子负载,测试时,先通过可调输出电压电路,测试电压通过可变电阻VR1来改变,使电压正常输出对应的输出值,通过充电泄放电路可对过高的测试电压进行缓冲泄放从而达到恒定的电压,通过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可防止当电路发生故障时输出电压过高导致测试电源烧坏,能够充当测试电源模块的电子负载模块,不需要使用各类电池对测试电源模块进行测试,能够有效地充当多种不同电压的电池使用。

An electronic load module for te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试用电子负载模块
本技术属于测试电源
,具体涉及一种测试用电子负载模块。
技术介绍
电子集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测试电子集成产品的电源管理性能及供电输入时的性能,在测试过程中,需要用到供电电源去给电子集成产品供电,又需用实际的电池来测试电源管理性能,使用实际的电池进行测试时,需装卸不同规格的电池进行测试,浪费较大人力及更换时间,同时电池的电量会发生变化,电池电量的使用或充满均会使电压电流发生变化,从而不能满足测试要求会造成误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用电子负载模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次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试用电子负载模块,包括可调输出电压电路、充电泄放电路、输出过压保护电路、运放芯片单元U2,所述运放芯片单元U2具有第一引脚至第八引脚,所述可调输出电压电路接入运放芯片单元U2的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六引脚、第八引脚,所述充电泄放电路接入运放芯片单元U2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五引脚、第七引脚,所述充电泄放电路与可调输出电压电路、输出过压保护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可调输出电压电路包括:二极管D1、D2,电阻R1、R2、R3、R4、R5,电容C1、C2、C3、C4,稳压二极管ZD1,滤波电容器CE1,可调电阻VR1,各部分相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泄放电路包括:二极管D3、D4,三极管Q1、Q2,电阻R6、R7、R8、R9、R10、R11、R12,电容C5,并联电容器CE2,各部分相电性连接;所述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13、R14、R15,三极管Q3,二极管D5,继电器K1,稳压二极管ZD2,各部分相电性连接。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运放芯片单元U2采用LM358运算放大器。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滤波电容器CE1与电容C1相并联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滤波电容器CE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器CE1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滤波电容器CE1的输出端与可调电阻VR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1、R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与运放芯片单元U2的第四引脚、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与R2的输出端、运放芯片单元U2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的输入端与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输出端与电阻R2的输入端、稳压二极管ZD1的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输出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运放芯片单元U2的第三引脚、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电容C2、可调电阻VR1相并联连接,所述电阻R5的输出端与运放芯片单元U2的第八引脚、电容C4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滤波电容器CE1的输出端、稳压二极管ZD1的阳极、电容C4的输出端接地线,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接入数据信号正输入端,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接入数据信号负输入端。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电阻R10、R11、R12相并联连接,所述电阻R11的一端与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其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所述并联电容器CE2、电容C5与R10相并联,所述电容C5的一端计入运放芯片单元U2的第二引脚、第五引脚,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电阻R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6、R7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入运放芯片单元U2的第一引脚,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线,所述二极管D4的阴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电阻R8、R9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运放芯片单元U2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基极、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正电源端。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稳压二极管ZD2的阴极与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与电阻R1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电阻R14的一端、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店连接且接地线,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阻R5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阴极与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K1与二极管D5、稳压二极管并联,所述继电器K1接入负电源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正电源端、负电源端接入测试电源模块,通过数据信号正输入端、数据信号负输入端接入电子负载,测试时,先通过可调输出电压电路,测试电压通过可变电阻VR1来改变,使电压正常输出对应的输出值,通过充电泄放电路可对过高的测试电压进行缓冲泄放从而达到恒定的电压,通过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可防止当电路发生故障时输出电压过高导致测试电源烧坏,能够充当测试电源模块的电子负载模块,不需要使用各类电池对测试电源模块进行测试,能够有效地充当多种不同电压的电池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其中:1、可调输出电压电路;2、充电泄放电路;3、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测试用电子负载模块,包括可调输出电压电路1、充电泄放电路2、输出过压保护电路3、运放芯片单元U2,运放芯片单元U2采用LM358运算放大器,具有第一引脚至第八引脚;其中,可调输出电压电路1包括:二极管D1、D2,电阻R1、R2、R3、R4、R5,电容C1、C2、C3、C4,稳压二极管ZD1,滤波电容器CE1,可调电阻VR1,各部分相电性连接;其中,充电泄放电路2包括:二极管D3、D4,三极管Q1、Q2,电阻R6、R7、R8、R9、R10、R11、R12,电容C5,并联电容器CE2,各部分相电性连接;其中,输出过压保护电路3包括:电阻R13、R14、R15,三极管Q3,二极管D5,继电器K1,稳压二极管ZD2,各部分相电性连接。滤波电容器CE1与电容C1相并联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滤波电容器CE1的输入端连接,滤波电容器CE1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滤波电容器CE1的输出端与可调电阻VR1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1、R5的输入端连接,电容C1另一端与运放芯片单元U2的第四引脚、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与R2的输出端、运放芯片单元U2的第六引脚连接,电阻R1的输入端与电压输入端连接,电阻R1的输出端与电阻R2的输入端、稳压二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试用电子负载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输出电压电路(1)、充电泄放电路(2)、输出过压保护电路(3)、运放芯片单元U2,所述运放芯片单元U2具有第一引脚至第八引脚,所述可调输出电压电路(1)接入运放芯片单元U2的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六引脚、第八引脚,所述充电泄放电路(2)接入运放芯片单元U2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五引脚、第七引脚,所述充电泄放电路(2)与可调输出电压电路(1)、输出过压保护电路(3)电性连接;/n所述可调输出电压电路(1)包括:二极管D1、D2,电阻R1、R2、R3、R4、R5,电容C1、C2、C3、C4,稳压二极管ZD1,滤波电容器CE1,可调电阻VR1,各部分相电性连接;/n所述充电泄放电路(2)包括:二极管D3、D4,三极管Q1、Q2,电阻R6、R7、R8、R9、R10、R11、R12,电容C5,并联电容器CE2,各部分相电性连接;/n所述输出过压保护电路(3)包括:电阻R13、R14、R15,三极管Q3,二极管D5,继电器K1,稳压二极管ZD2,各部分相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用电子负载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可调输出电压电路(1)、充电泄放电路(2)、输出过压保护电路(3)、运放芯片单元U2,所述运放芯片单元U2具有第一引脚至第八引脚,所述可调输出电压电路(1)接入运放芯片单元U2的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六引脚、第八引脚,所述充电泄放电路(2)接入运放芯片单元U2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五引脚、第七引脚,所述充电泄放电路(2)与可调输出电压电路(1)、输出过压保护电路(3)电性连接;
所述可调输出电压电路(1)包括:二极管D1、D2,电阻R1、R2、R3、R4、R5,电容C1、C2、C3、C4,稳压二极管ZD1,滤波电容器CE1,可调电阻VR1,各部分相电性连接;
所述充电泄放电路(2)包括:二极管D3、D4,三极管Q1、Q2,电阻R6、R7、R8、R9、R10、R11、R12,电容C5,并联电容器CE2,各部分相电性连接;
所述输出过压保护电路(3)包括:电阻R13、R14、R15,三极管Q3,二极管D5,继电器K1,稳压二极管ZD2,各部分相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用电子负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放芯片单元U2采用LM358运算放大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试用电子负载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容器CE1与电容C1相并联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滤波电容器CE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电容器CE1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所述滤波电容器CE1的输出端与可调电阻VR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电阻R1、R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与运放芯片单元U2的第四引脚、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与R2的输出端、运放芯片单元U2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的输入端与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输出端与电阻R2的输入端、稳压二极管ZD1的阴极连接,所述电阻R2的输出端与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勇交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尚霖科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