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692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组连接结构,包括:主体、第一电极片、盖板、螺丝、第二电极片;所述主体呈矩形状结构,且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极片;所述第一弹簧座设置在第一电极片的上部,且第一弹簧座与第一电极片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座设置在主体的上部,且固定座与主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盖板设置在主体的上部,且盖板通过螺丝与固定座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片设置在盖板的下部,且第二电极片与盖板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通过对现有装置的改进,该装置具有连接方便、不易破损、防护性能好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A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lithium ion battery p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连接结构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连接方便、不易破损、防护性能好的锂离子电池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其具有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被应用在各种供电场合当中。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组采用软膜材质包装,在其受到撞击时,电池易损坏,且电池包装本身易破损,失去包装会使得电池无法继续进行串联或并联,导致无法继续使用。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连接方便、不易破损、防护性能好得锂离子电池组连接结构,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组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组采用软膜材质包装,在其受到撞击时,电池易损坏,且电池包装本身易破损,失去包装会使得电池无法继续进行串联或并联,导致无法继续使用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组连接结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种连接结构具有连接方便、不易破损、防护性能好的优点;包括:主体(1)、第一电极片(2)、第一弹簧座(3)、固定座(4)、盖板(5)、螺丝(6)、第二电极片(7)、第二弹簧座(8)、护套(9)、锂离子电池(10);所述主体(1)呈矩形状结构,且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极片(2);所述第一弹簧座(3)设置在第一电极片(2)的上部,且第一弹簧座(3)与第一电极片(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座(4)设置在主体(1)的上部,且固定座(4)与主体(1)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盖板(5)设置在主体(1)的上部,且盖板(5)通过螺丝(6)与固定座(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种连接结构具有连接方便、不易破损、防护性能好的优点;包括:主体(1)、第一电极片(2)、第一弹簧座(3)、固定座(4)、盖板(5)、螺丝(6)、第二电极片(7)、第二弹簧座(8)、护套(9)、锂离子电池(10);所述主体(1)呈矩形状结构,且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极片(2);所述第一弹簧座(3)设置在第一电极片(2)的上部,且第一弹簧座(3)与第一电极片(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座(4)设置在主体(1)的上部,且固定座(4)与主体(1)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盖板(5)设置在主体(1)的上部,且盖板(5)通过螺丝(6)与固定座(4)相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片(7)设置在盖板(5)的下部,且第二电极片(7)与盖板(5)通过粘合方式相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座(8)设置在第二电极片(7)的下部,且第二弹簧座(8)与第二电极片(7)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威兴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