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对向角自动测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435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对向角自动测量系统,包括工作台、激光源、透镜和激光成像仪,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激光源和所述透镜各通过第一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导轨,所述激光成像仪通过第二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导轨,所述激光源发射出的激光穿过所述透镜后照射在所述激光成像仪上,所述激光成像仪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可实现激光对向角的自动测试、计算,可减少人工参与,相对传统的手工测量方式,不仅提高了计算的精准度,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测量的效率。

An automatic measurement system of laser direction ang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对向角自动测量系统
本技术涉及激光对向角测量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激光对向角自动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伴随着激光技术的逐步商用化,越来越多的激光应用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包括3D人脸识别技术,激光切割,打标,激光医疗设备以及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等各个领域。激光以其精准,快速,高效的特性,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更多领域。伴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对的,对于激光的安全认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普通人对于激光的危害和如何防护,并不是很清楚。经常可以听到新闻报道,小学生把激光笔当做玩具,不慎导致眼睛失明的情况。所以,对于激光的安全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激光产品的安全检测和监管,也显得越发迫切。激光对人体的伤害主要体现在两部分,眼睛和皮肤。根据IEC60825-1:2014标准的规定,对于不同波长,不同能量等级的激光,需要根据相关参数(对向角,辐射时间等),进行评估分类后,确认激光是否有危害,是否需要采取对应的防护措施。所以,准确的评估出激光的对向角,对于激光的评估分级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参数的错误容易导致评估分级的不正确,从而影响产品的激光安全。IEC60825-1:2014的标准里面,把激光对于人眼的伤害列到了首要考核部分。眼睛细胞吸收特定波长光谱能量扰乱正常生理代谢过程并产生化学反应,部分人体组织,如皮肤,晶状体,视网膜如果经历长时间中等功率紫外辐射等短波长辐射会导致不可逆的改变。所以,需要根据被测激光的实际情况,来评估出激光的对向角参数,作为IEC60825-1:2014的评估条件之一。根据IEC60825-1:2014,条款3.7对于表光源对向角的定义如下:从空间某点处观察表现光源所张的对向角。图1给出了简单的示例,其中表光源对向角即α,是通过透镜的直径d和测量距离r来计算得出的。即tan(α/2)=d/2r,根据公式推导得到α,α=2*arctan(d/2r)。传统的测试方法,需要根据每个光源,把对应的透镜和成像仪调整好水平位置后,通过调整测试距离r来调整实际成像的大小,并在成像仪上不断地观察成像数据,来得到最终的测试数据d。这种方法基本都是依赖于人工操作,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调整测试距离r,并观察不同设备的参数,来保证得到满意的结果,对于测试人员的要求较高,且需要对于设备的熟练操作来保证整体的配合度,从而才可以得到理想的测试结果。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激光对向角自动测量系统,可实现激光对向角的自动测试、计算,可减少人工参与,相对传统的手工测量方式,不仅提高了计算的精准度,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测量的效率。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激光对向角自动测量系统,包括工作台、激光源、透镜和激光成像仪,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激光源和所述透镜各通过第一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导轨,所述激光成像仪通过第二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导轨,所述激光源发射出的激光穿过所述透镜后照射在所述激光成像仪上,所述激光成像仪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包括滑块以及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的高度可调的支撑杆。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计算机或单片机。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为滚珠丝杠螺母副、皮带传动机构或链条传动机构。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滑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的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对应的锁紧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实现激光对向角的自动测试、计算,可减少人工参与,相对传统的手工测量方式,不仅提高了计算的精准度,而且还大大提高了测量的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激光对向角的简单的示例;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激光对向角自动测量系统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2、激光源;3、透镜;4、激光成像仪;5、滑块;6、支撑杆;7、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激光对向角自动测量系统,包括工作台1、激光源2、透镜3和激光成像仪4,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导轨7,所述激光源2和所述透镜3各通过第一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导轨7,所述激光成像仪4通过第二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导轨7,所述激光源2发射出的激光穿过所述透镜3后照射在所述激光成像仪4上,所述激光成像仪4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包括滑块5以及与所述滑块5固定连接的高度可调的支撑杆6。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包括计算机或单片机。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为滚珠丝杠螺母副、皮带传动机构或链条传动机构。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滑块5。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的滑块5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7相对应的锁紧装置。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包括滑块5以及支撑杆6,支撑杆6可采用市面上常见的伸缩杆,激光源2、透镜3和激光成像仪4的高度可通过支撑杆6进行调节。支撑杆6可拆卸地连接激光源2、透镜3或激光成像仪4,可拆地连接方式可以为夹持、螺栓连接、插接等常规方式。导轨7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固定在工作台1上,因滑块5与导轨7滑动连接,因此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可沿导轨7滑动,进而可带动激光源2、透镜3和激光成像仪4沿导轨7滑动,第二支架的滑块5与滚珠螺母固定连接,滚珠螺母与丝杠连接,丝杠与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当驱动电机工作时可通过滚珠丝杠螺母副的传动带动第二支架和激光成像仪4沿导轨7滑动,为防止第一支架的滑动不受滚珠丝杠螺母副的影响,在第一支架的滑块5上开设孔径比丝杠直径大的通孔。当然滚珠丝杠螺母副也可以采用皮带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或其他形式的传动机构,应用时只需将传动机构与第二支架的滑块5连接,并保证传动机构不会干扰到第一支架的滑动即可。第一支架的滑块5上设置有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可以为紧定螺钉、销轴等常用锁紧装置,当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对向角自动测量系统,包括工作台(1)、激光源(2)、透镜(3)和激光成像仪(4),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导轨(7),所述激光源(2)和所述透镜(3)各通过第一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导轨(7),所述激光成像仪(4)通过第二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导轨(7),所述激光源(2)发射出的激光穿过所述透镜(3)后照射在所述激光成像仪(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成像仪(4)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支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对向角自动测量系统,包括工作台(1)、激光源(2)、透镜(3)和激光成像仪(4),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导轨(7),所述激光源(2)和所述透镜(3)各通过第一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导轨(7),所述激光成像仪(4)通过第二支架滑动连接所述导轨(7),所述激光源(2)发射出的激光穿过所述透镜(3)后照射在所述激光成像仪(4)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成像仪(4)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对向角自动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包括滑块(5)以及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骁朱秋生
申请(专利权)人:莱茵检测认证服务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