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光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353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阳光传感器,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阳光传感器灵敏度不高以及插头连接不稳定的问题。本阳光传感器包括插头、传感器外壳、电缆线、发光二极管和凹凸镜,将发光二极管固定在传感器外壳内部,在传感器外侧端面上设置凹凸镜与发光二极管相对应,通过凹凸镜的弧形面将光线折射到发光二极管上,使其能快速反应,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同时在插头上设置有限位通槽、容腔以及T型凹槽,在保护插针不受损坏的同时,又加强了传感器与其他部件连接的稳定性,本阳光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连接稳定以及插针不易损坏的优点。

A solar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阳光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传感器
,特指一种阳光传感器。
技术介绍
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乘客对汽车的舒适度要求将会越来越高。阳光传感器是用来感知光照强度的,虽然在汽车空调系统里有车内温度传感器,但在一定的温度下,不同强度的阳光照射给人带来的感受很不一样,所以需要阳光传感器来修正阳光照射带来的热辐射。目前,国内阳光传感器结构大同小异,现有的汽车阳光传感器一般由透光盖、光电二极管、线路板、插针、插针座和底座组成,光电二极管与插针焊接在线路板上,插针固定在插针座上,线路板与插针座固定在底座上,由光电二极管接收阳光,根据光照强度控制制冷系统。而为了防止插针过长发生窜动从而影响对接质量和插针寿命,目前国内一般使用插针座来固定插针,所述插针压接在插针座上,所述插针座与底座固定。以上设计方式虽能很好对光照强度进行感应,但是由于光照角度的问题,不一定能及时的对光照进行反应,反应不够灵敏。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检测各个角度光照、反应较为灵敏的阳光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考虑了前述问题而做出,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阳光传感器,能适用于多角度光照,反应较为灵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阳光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外壳;插头,所述插头端面设有容腔,所述插头上设有插针;光电二极管,所述光电二极管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外壳中;电缆线,所述电缆线一端与所述光电二极管相接,另一端与所述插针相接;凹凸镜,所述凹凸镜设置在传感器外壳的端面上,所述凹凸镜端面设为弧形面,所述凹凸镜与所述光电二极管对应。据上所述的一种阳光传感器,所述凹凸镜一侧端面与所述传感器端面的侧边相接,另一侧端面侧边处设有倒角,所述凹凸镜设有倒角的端面中间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弧形面。据上所述的一种阳光传感器,所述插头包括固定部和保护部,所述固定部端面与所述保护部合围形成所述容腔,所述插针固定在所述固定部内。据上所述的一种阳光传感器,所述固定部靠近所述容腔端面上设有T型凹槽,所述T型凹槽的槽底与所述插针的端面重合,所述T型凹槽中卡设有保护壳。据上所述的一种阳光传感器,所述保护部侧面设有限位通槽。据上所述的一种阳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外壳侧边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光电二极管相对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凹凸镜具有一定的角度,从而光照无论从哪个角度接触到凹凸镜,都能快速反映到光电二极管上,反应较为灵敏。2、插针设置在固定部内,且在T型凹槽中设有保护壳,在传感器不使用的时候可保证插针不会受到侵蚀,在需要使用传感器的时候,可直接将保护壳拔出,同时利用T型凹槽与保护部将传感器固定在其他部件上。3、传感器外壳侧边设有通孔与光电二极管相接,增大光感角度,使传感器的反应更为灵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插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阳光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外壳100,传感器外壳100用于保护传感器内其他元件。插头200,插头200端面设有容腔,容腔对插针210等插头200的上部件进行保护,同时也起到固定安装的作用,可与其他部件卡接。光电二极管300,光电二极管300设置在传感器外壳100中,光电二极管300能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于本身较为脆弱,容易损坏,且价格较高,需要传感器外壳100对其进行保护,在传感器外壳100上设置通孔之类的结构,将光线传递到光电二极管300上。电缆线400,电缆线400一端与光电二极管300相接,另一端与插针210相接,光电二极管300转换的电信号通过电缆线400传递出去。凹凸镜500,凹凸镜500设置在传感器外壳100的端面上,凹凸镜500端面设为弧形面,即凹凸镜500端面具有一定的角度,使光线无论从凹凸镜500哪个角度照射在凹凸镜500上,凹凸镜500都能将光线折射到与光电二极管300对应的通道中,凹凸镜500与光电二极管300对应光线经过凹凸镜500折射到光电二极管300上,使其能及时产生光电反应,传感器的灵敏度更高。凹凸镜500一侧端面与传感器端面的侧边相接,另一侧端面侧边处设有倒角,凹凸镜500设有倒角的端面中间向内凹陷形成弧形面,向内凹陷的弧形面能更好的将光线折射朝内部,如设置凸起状的弧形面,光线照射到凹凸镜500上的时候,凹凸镜500可能会将光线折射出去,而无法使得光电二极管300达到反应灵敏的要求。插头200包括固定部220和保护部230,固定部220端面与保护部230合围形成容腔,插针210固定在固定部220内,容腔内可用于与其他部件相接,同时也起到保护插针210作用,容腔内侧与需要连接的外界部件紧紧贴合,防止水分或者其他物质侵蚀插针210。固定部220靠近容腔端面上设有T型凹槽221,T型凹槽221的槽底与插针210的端面重合,即外界部件想要与插针210相接,就必须伸入T型凹槽221中,T型凹槽221起到定位的作用,同时也进一步保护插针210不受损坏,T型凹槽221中卡设有保护壳222,就是在存放运输过程中,水分与其他物体可能通过容腔和T型凹槽221对插针210进行损坏,但设置保护壳222之后则无法接触到插针210,保护效果好,在需要使用的过程中,将其取下即可,安装拆卸的较为方便。保护部230侧面设有限位通槽231,限位通槽231用于与其他部件的连接,起到定位的作用,与容腔以及T型凹槽221配合定位,使得传感器安装到其他部件上时,安装较为稳定,不会发生脱落的现象。传感器外壳100侧边设有第一通孔110,第一通孔110与光电二极管300相对应,在保证光电二极管300不会受到损坏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其与光线的接触面积,以保证光电二极管300能灵敏的反应光照强度。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阳光传感器,通过在传感器外壳端面上设置凹凸镜,又将凹凸镜端面设置为向内凹陷的弧形面,具有一定的弧度,在光线照射到凹凸镜上时,通过折射将光线传递到光电二极管上,使其能快速准确的感应到光照强度,同时设置有容腔、T型凹槽以及限位凹槽来保证传感器与其他部件的连接稳定性,容腔与T型凹槽同时也保护了插针不受损坏。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所描述的实施例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思想。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阳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传感器外壳;/n插头,所述插头端面设有容腔,所述插头上设有插针;/n光电二极管,所述光电二极管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外壳中;/n电缆线,所述电缆线一端与所述光电二极管相接,另一端与所述插针相接;/n凹凸镜,所述凹凸镜设置在传感器外壳的端面上,所述凹凸镜端面设为弧形面,所述凹凸镜与所述光电二极管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感器外壳;
插头,所述插头端面设有容腔,所述插头上设有插针;
光电二极管,所述光电二极管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外壳中;
电缆线,所述电缆线一端与所述光电二极管相接,另一端与所述插针相接;
凹凸镜,所述凹凸镜设置在传感器外壳的端面上,所述凹凸镜端面设为弧形面,所述凹凸镜与所述光电二极管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光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镜一侧端面与所述传感器端面的侧边相接,另一侧端面侧边处设有倒角,所述凹凸镜设有倒角的端面中间向内凹陷形成所述弧形面。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德方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新思创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