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架及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093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脚架及显示设备,其中,脚架包括脚架本体和防错机构,脚架本体包括底座和立柱,立柱与底座的中心间隔设置,立柱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底座的中心的距离大于第二侧面与底座的中心的距离,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设置第一壁挂板和第二壁挂板,第一壁挂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挂接槽,第二壁挂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挂接槽;防错机构可摆动设置在脚架本体上,其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可遮挡第一挂接槽,当设备主体挂接在第二壁挂板上时,设备主体的挂钩的端部插入至第二挂接槽内并可推动第二端下移,对应地第一端上移并打开第一挂接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脚架结构简单,可有效防止设备主体悬挂顺序错误。

Tripod and display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脚架及显示设备
本技术涉及显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脚架及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显示设备可悬挂在脚架上,也可以悬挂在墙面上。目前有部分脚架可悬挂两个整机,参照1所示,脚架包括底座110和垂直设置在底座110上的立柱120,立柱120的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壁挂板,立柱120的两侧均可悬挂整机。立柱120未设置在底座110的中部,即立柱120位置不居中,在悬挂整机时,不同侧悬挂整机后重心位置不一样,会导致脚架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单台整机挂在重心较远的一侧(即立柱120与底座110的中心较远的一侧),脚架容易倾倒,引发事故。对于此结构的脚架,立柱120相对的两侧分别为第一侧面121和第二侧面122,其中,第一侧面121是指立柱120与底座110的中心较远的一侧,即脚架重心较远的危险侧,第二侧面122是指立柱120与底座110的中心较近的一侧,即脚架重心较近的安全侧。在使用时,要求操作者必须先悬挂安全侧的整机,才能悬挂危险侧的整机。目前对操作者的悬挂操作只能通过训练和宣导来控制,没有很好的防错设计,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架,其结构简单,可有效防止显示设备的设备主体悬挂顺序错误,防倾倒效果好。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组装方便,不易倾倒。为达此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脚架,包括:脚架本体,包括底座和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立柱,所述立柱与所述底座的中心间隔设置,所述立柱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底座的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底座的中心的距离,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壁挂板,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二壁挂板,所述第一壁挂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挂接槽,所述第二壁挂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挂接槽;防错机构,可摆动设置在所述脚架本体上,所述防错机构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可遮挡所述第一挂接槽,当显示设备的设备主体挂接在所述第二壁挂板上时,所述设备主体的挂钩的端部插入至所述第二挂接槽内并可推动所述第二端下移,对应地所述第一端上移并打开所述第一挂接槽。作为脚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错机构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防错板和第二防错板,所述第一防错板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防错板连接,所述连接部可绕转动轴线转动,所述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防错板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第二防错板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壁挂板弯折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端部为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防错板为平板结构。作为脚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防错板靠近所述第一壁挂板的一侧面设有摆动抵接位,所述摆动抵接位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摆动抵接位可与所述第一壁挂板的上端抵接,所述第一端始终与所述第一壁挂板的上表面间隔设置。作为脚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第二防错板呈钝角设置。作为脚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通过转轴连接安装件,所述转轴可绕自身轴线相对于所述安装件转动,所述安装件与所述脚架本体连接。作为脚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件设于所述第一壁挂板和所述第二壁挂板之间,且所述安装件通过安装螺栓分别与所述第一壁挂板和所述第二壁挂板连接。作为脚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上沿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转轴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安装件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两个所述第一管内,所述安装螺栓的螺帽被限制在所述第二管的一端,所述安装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第二管与位于所述第二管另一端的安装螺母旋接,所述第一壁挂板和所述第二壁挂板上均设置有供所述螺杆通过的第二通孔。作为脚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错机构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防错板和第二防错板,所述第一防错板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防错板连接,所述连接部可绕转动轴线转动,所述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防错板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第二防错板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朝向背离所述第二壁挂板的一侧弯折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端部为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防错板为平板结构,所述第一壁挂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防错板通过的过孔,所述第二壁挂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供所述第二防错板通过的所述过孔,所述第一防错板和所述第二防错板均由下至上穿过所述过孔。作为脚架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壁挂板的上表面凸设有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靠近所述第二壁挂板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一壁挂板的上表面形成所述第一挂接槽,所述第一插接部可插设于所述挂钩的挂钩槽内;所述第二壁挂板的上表面凸设有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靠近所述第一壁挂板的一侧面与所述第二壁挂板的上表面形成所述第二挂接槽,所述第二插接部可插设于所述挂钩槽内。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脚架,所述脚架为所述的脚架,所述脚架的壁挂板上悬挂有所述设备主体。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此防错机构,使处于第一侧面(危险侧)的第一挂接槽始终被第一端遮挡,只有在第二侧面(安全侧)的设备主体悬挂后,第一端才会被驱动上移以打开第一挂接槽,此时第一侧面的第一壁挂板才能悬挂上设备主体,可有效防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设备主体悬挂顺序错误,进而防止脚架倾倒。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防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脚架的结构示意图(未示出底座)。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防错机构与脚架本体的组装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脚架本体错误安装设备主体时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脚架本体正确安装设备主体时的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防错机构未安装设备主体时的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脚架本体正确安装设备主体时的状态示意图(到位前)。图10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脚架本体正确安装设备主体时的状态示意图(安装到位时)。图11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脚架本体错误安装设备主体时的状态示意图。图中:100、脚架本体;110、底座;120、立柱;121、第一侧面;122、第二侧面;130、第一壁挂板;131、第一挂接槽;132、第一插接部;140、第二壁挂板;141、第二挂接槽;142、第二插接部;200、防错机构;210、第一防错板;211、第一端;212、摆动抵接位;220、第二防错板;221、折弯部;222、第二端;230、连接部;231、连接板;232、第一通孔;240、转轴;250、安装件;251、三通管;2511、第一管;2512、第二管;252、安装螺栓;2521、螺帽;2522、螺杆;2523、安装螺母;300、壁挂条;310、挂钩;311、挂钩槽。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脚架本体,包括底座和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立柱,所述立柱与所述底座的中心间隔设置,所述立柱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底座的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底座的中心的距离,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壁挂板,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二壁挂板,所述第一壁挂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挂接槽,所述第二壁挂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挂接槽;/n防错机构,可摆动设置在所述脚架本体上,所述防错机构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可遮挡所述第一挂接槽,当显示设备的设备主体挂接在所述第二壁挂板上时,所述设备主体的挂钩的端部插入至所述第二挂接槽内并可推动所述第二端下移,对应地所述第一端上移并打开所述第一挂接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脚架本体,包括底座和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立柱,所述立柱与所述底座的中心间隔设置,所述立柱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底座的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底座的中心的距离,所述第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壁挂板,所述第二侧面设置有第二壁挂板,所述第一壁挂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挂接槽,所述第二壁挂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二挂接槽;
防错机构,可摆动设置在所述脚架本体上,所述防错机构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可遮挡所述第一挂接槽,当显示设备的设备主体挂接在所述第二壁挂板上时,所述设备主体的挂钩的端部插入至所述第二挂接槽内并可推动所述第二端下移,对应地所述第一端上移并打开所述第一挂接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错机构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防错板和第二防错板,所述第一防错板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防错板连接,所述连接部可绕转动轴线转动,所述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防错板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第二防错板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壁挂板弯折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的端部为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防错板为平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错板靠近所述第一壁挂板的一侧面设有摆动抵接位,所述摆动抵接位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连接部之间,所述摆动抵接位可与所述第一壁挂板的上端抵接,所述第一端始终与所述第一壁挂板的上表面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第二防错板呈钝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通过转轴连接安装件,所述转轴可绕自身轴线相对于所述安装件转动,所述安装件与所述脚架本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设于所述第一壁挂板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月高明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