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开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045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沿一圆周均匀排布设置;所述旋转开合结构具有一封闭状态及一打开状态,在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叶片之间依次相抵,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叶片之间相互分离,且在中间形成一中间通道;所述叶片具有一第一缘边及一第二缘边,在所述封闭状态时,任意一所述叶片的第一缘边与相邻的所述叶片的第二缘边匹配;所述第一缘边包括一外凸曲线,所述第二缘边包括一内凹曲线。

A kind of rotary opening and clos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开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开合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开合结构,适用于各种工业应用,如各种流体阀门(气态、液态、固态小颗粒),建筑行业门类产品,及各种家具行业门类产品或台面结构等。现有技术中的开合结构,可能存在以下问题:结构复杂,成本较高;开启的面积较难控制等,不利于调整到所需的开启大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旋转开合结构。本技术实施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沿一圆周均匀排布设置;所述旋转开合结构具有一封闭状态及一打开状态,在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叶片之间依次相抵,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叶片之间相互分离,且在中间形成一中间通道;所述叶片具有一第一缘边及一第二缘边,在所述封闭状态时,任意一所述叶片的第一缘边与相邻的所述叶片的第二缘边匹配;所述第一缘边包括一外凸曲线,所述第二缘边包括一内凹曲线。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具有一第一定位单元,所述叶片以第一定位单元的轴心为中心而转动,从而使旋转开合结构在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间切换。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凸曲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靠近所述内凹曲线的一端,在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外凸曲线至所述第一定位单元的距离逐渐增加。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具有一第三缘边,在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叶片的第三缘边构成旋转开合结构的外轮廓。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缘边包括一曲线,在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叶片的第三缘边之间形成的外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缘边包括第一直线和第二直线,在封闭状态时,所述叶片的第三缘边之间形成的外轮廓为多边形。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垂直设置,且所述叶片的数量设置为4组。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的第三缘边之间形成的外轮廓为正方形。一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通道形状为圆形或方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叶片连接,并控制所述叶片绕第一定位单元的轴心而转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外凸曲线至第一定位单元的距离逐渐增加,因此,可单独控制某一叶片打开,且该叶片不受其他叶片的影响;叶片打开的个数或叶片的开启大小,可控制中间通道的截面大小;旋转开合结构可应用于管道领域,用于管道的开合,起到类似流体(气态、液态或固体小颗粒)阀门的作用;旋转开合结构还可应用于建筑行业,例如门类产品,打开状态时,中间通道相当于打开的门;旋转开合结构还可用于家具行业的门类产品或台面结构,当用于台面结构时,叶片相当于台面,可当作柜子、凳子或茶几使用,叶片之间也可组合使用,形成大的台面或桌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实施例1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实施例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实施例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显示具有5个叶片的状态。图5是图1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叶片的打开过程示意图。图6是图3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叶片的打开过程示意图。图7是显示图1中旋转开合结构单个叶片打开的过程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2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一。图10是图8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二。图11是实施例3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11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叶片打开时的状态图。图13是实施例3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14是实施例4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5是实施例4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叶片打开时的状态图。图16是实施例4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17是实施例5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8是实施例5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叶片打开时的状态图。图19是实施例5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0是实施例6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1是实施例6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叶片打开时的状态图。图22是实施例6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一。图23是实施例6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二。图24其他实施例中的旋转开合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的旋转开合结构,包括多个叶片1及驱动叶片1转动的驱动单元(图未示)。本实施例中的多个叶片1沿一圆周均匀排布设置。叶片1的数量至少为2片。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1的数量可以为3片、4片、5片或6片等。如图1所示,叶片1的数量设置为4片。如图4所示,叶片1的数量设置为5片。本实施例中的旋转开合结构具有一封闭状态及一打开状态,在封闭状态时,叶片1之间依次相抵,在打开状态时,叶片1之间相互分离,且在中间形成一中间通道。本实施例中的叶片1具有一第一定位单元14,叶片1可以以第一定位单元14的轴心为中心而转动,从而使旋转开合结构在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间切换。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单元14可以是转轴或轴孔。其他实施例中,叶片1还可以通过其他的作动方式而作动,以实现旋转开合结构在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间切换,如叶片1通过平移、旋转或其组合的方式实现上述状态间的切换。图5是叶片1的打开过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叶片1在打开过程中,是由内而外的旋转打开,最终在中间形成一中间通道,在打开状态时,中间通道为圆形或大致的圆形。本实施例中的叶片1具有一第一缘边11及一第二缘边12,在封闭状态时,任意一叶片1的第一缘边11与相邻的叶片1的第二缘边12匹配。作为优选的,第一缘边11与第二缘边12匹配时,两者相抵接,且相互之间形成密封或大致的密封。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缘边11包括一外凸曲线111,外凸曲线111为大致的外凸状,第二缘边12包括一内凹曲线121,内凹曲线121为大致的内凹状。外凸曲线111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为靠近内凹曲线121的一端。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外凸曲线111至第一定位单元14的距离逐渐增加。如此一来,防止叶片1打开工程中,相邻的叶片1构成阻碍。具体举例来讲,在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取A1、A2、A3、A4、A5、A6和A7样点,A1、A2、A3、A4、A5、A6和A7样点至第一定位单元14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沿一圆周均匀排布设置;所述旋转开合结构具有一封闭状态及一打开状态,在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叶片之间依次相抵,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叶片之间相互分离,且在中间形成一中间通道;所述叶片具有一第一缘边及一第二缘边,在所述封闭状态时,任意一所述叶片的第一缘边与相邻的所述叶片的第二缘边匹配;所述第一缘边包括一外凸曲线,所述第二缘边包括一内凹曲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沿一圆周均匀排布设置;所述旋转开合结构具有一封闭状态及一打开状态,在所述封闭状态时,所述叶片之间依次相抵,在所述打开状态时,所述叶片之间相互分离,且在中间形成一中间通道;所述叶片具有一第一缘边及一第二缘边,在所述封闭状态时,任意一所述叶片的第一缘边与相邻的所述叶片的第二缘边匹配;所述第一缘边包括一外凸曲线,所述第二缘边包括一内凹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具有一第一定位单元,所述叶片以第一定位单元的轴心为中心而转动,从而使旋转开合结构在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曲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靠近所述内凹曲线的一端,在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外凸曲线至所述第一定位单元的距离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开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具有一第三缘边,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清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捷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