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弹簧的下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4019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弹簧的下底座,属于车辆减震技术领域。其主要技术方案包括带有缓冲块接头的底座壳体,所述底座壳体设有与底座壳体一体设置的芯管,所述芯管与所述底座壳体同轴,所述芯管的外侧壁从背离缓冲块接头的一端至缓冲块接头向上倾斜,所述底座壳体设有从底座壳体的内侧壁至芯管的外侧壁的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底座壳体的内侧壁与芯管的外侧壁设置肋板,提高底座壳体的整体结构强度,防止底座壳体受到强大的压力而折断。

A lower base of air sp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弹簧的下底座
本技术涉及车辆减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弹簧的下底座。
技术介绍
空气弹簧是一种内部充有压缩空气,利用空气的可压缩性实现弹性缓冲功能的橡胶减震元件,其通过自身的变形承担车体和转向架之间的相对位移。空气弹簧一般包括上盖、底座以及气囊,气囊夹紧于上盖与底座之间,空气弹簧通过底座与车架连接。如公开号为CN202301709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弹簧下底座及具有该下底座的空气弹簧组件,其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底座壳体、与该底座壳体同轴线且插装在该底座壳体内的芯管、位于该芯管上端的芯管顶板以及位于该芯管下端的底板,芯管顶板上设有带有螺纹孔的缓冲块接头,底板上设有带有螺纹孔的下接头,底座壳体、芯管、芯管顶板及底板均由工程塑料制成且塑铸成一体结构,缓冲块接头为金属接头且嵌设在芯管顶板上,该缓冲块接头与该芯管轴线重合,下接头为金属接头且嵌设在底板上,该下接头与芯管轴线重合。虽然,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底座壳体、芯管、芯管顶板及底板由塑料一体制成,以减轻空气弹簧的整体重量,提高底座的抗腐蚀能力。但是空气弹簧在使用时会受到很大的轴心压力和径向压力,上述底座壳体内部是空心结构,底座壳体在受到强大压力的冲击下会有破损的风险,从而影响空气弹簧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弹簧的下底座,使底座壳体的结构更加牢固,防止底座壳体在受到强大压力的冲压下破损。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空气弹簧的下底座,包括带有缓冲块接头的底座壳体,所述底座壳体设有与底座壳体一体设置的芯管,所述芯管与所述底座壳体同轴,所述芯管的外侧壁从背离缓冲块接头的一端至缓冲块接头向上倾斜,所述底座壳体设有从底座壳体的内侧壁至芯管的外侧壁的肋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芯管的外侧壁从底板至缓冲块接头向上倾斜,使芯管的外侧壁加厚,形成倒置的圆台状,增大了芯管的结构强度;肋板将底座壳体的内侧壁与芯管的外侧壁相连接,使底座壳体整体连接在一起,增大底座壳体的整体强度,提高底座壳体的承压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肋板沿芯管轴向对称设置多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称设置的肋板可均分底座壳体所承受的压力,提高底座壳体承压能力,防止底座壳体的某处受到强大压力的冲压下破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肋板上设有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使在不增加肋板宽度的情况下提高肋板的整体强度,使肋板可承受更大的压力,从而使底座壳体整体更加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一所述加强筋的端部均开设有可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的安装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座壳体与车架安装时,可通过安装孔与车架连接,增加底座壳体与车架之间连接的牢固度;并且肋板在底座壳体上均匀分布的,使得螺纹孔也分布位于底座壳体与车架接触面上,提高底座壳体在与车架连接后的稳定性,防止底座壳体在车架上周向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两肋板之间安装有可与肋板相抵接的耐磨块,所述耐磨块一端面与底座壳体端面相齐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底座壳体与车架连接时,耐磨块会与车架相抵接,增大底座壳体与车架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底座壳体的耐磨性;同时,耐磨块与相邻两肋板相抵接,增大底座壳体整体的牢固度,提高肋板的承压能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管的外侧壁与底座壳体的内侧壁沿周面间隔设置多个凸块,且所述凸块位于相邻两肋板之间,所述耐磨块设有供凸块嵌入的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块与凹槽的配合,使耐磨块可嵌入底座壳体中,方便耐磨块的安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块靠近底座壳体内侧壁的一侧面设有第一导向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向面可使凸块嵌入耐磨块的凹槽更加容易,方便耐磨块与底座壳体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侧壁与第一导向面相匹配的设有第二导向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导向面与第二导向面的配合,使耐磨块与底座壳体之间的连接更加方便;当凸块嵌入凹槽时,第一导向面在挤压下第二导向面,使凸块与凹槽逐渐相贴合,进而使耐磨块与底座壳体相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壳体背离缓冲块接头的端部外侧面设有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可增加底座壳体与车架的接触面积,凸起可使底座壳体形成基座,使底座壳体连接于车架后更加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底座壳体的外侧面设置凸起,使底座壳体与车架连接后更加稳定;底座壳体设有从底座壳体的内侧壁至芯管的外侧壁的肋板,并且肋板沿芯管轴向设置多组,加强底座壳体的整体结构强度,防止底座壳体因受强大的冲压力而破损;2.通过在肋板之间安装耐磨块,并且耐磨块一端面与底座壳体端面相齐平,当底座壳体与车架连接后,耐磨块可与车架相抵接,提高底座壳体的耐磨性,并且耐磨块可与肋板相抵接,提高肋板的强度,提高底座壳体的整体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空气弹簧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空气弹簧的仰视图;图3为图2中A-A的剖视图;图4为空气弹簧的爆炸图,耐磨块与底座壳体分离;图5耐磨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壳体;11、凸起;12、肋板;121、加强筋;1211、安装孔;13、凸块;131、第一导向面;14、芯管;141、底板;1411、螺纹孔;15、缓冲块接头;2、耐磨块;21、缺口;22、凹槽;221、第二导向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一种空气弹簧的下底座,包括底座壳体1,底座壳体1外侧面靠近底座壳体1下端面处设有凸起11,凸起11下端面与底座壳体1的下端面平齐,凸起11上端面与底座壳体1光滑连接。参见图2与图3,底座壳体1内设有与底座壳体1一体设置的芯管14,底座壳体1顶部设有带有螺纹孔1411的缓冲块接头15,芯管14与底座壳体1同轴,芯管14背离缓冲块接头15的一端设有底板141,底板141穿设有螺纹孔1411,螺纹孔1411与芯管14同轴心,芯管14的外侧壁从底板141至缓冲块接头15向上倾斜,使芯管14的侧壁形成倒置的圆台。参见图4,底座壳体1与芯管14之间设有肋板12,肋板12沿芯管14轴向对称设置多组,肋板12组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本实施例设置两组,肋板12背离缓冲块接头15的一侧面与芯管14的底板141表面相平齐。每个肋板12的中间设有加强筋121,加强筋121与芯管14轴向平行,加强筋121的端面与肋板12背离缓冲块接头15的侧面相平齐,每个加强筋121的端面均开设有可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的安装孔1211。参见图4与图5,相邻两肋板12之间安装有耐磨块2,芯管14的外侧壁与底座壳体1的内侧壁沿圆周间隔设置凸块13,凸块13的端面与底座壳体1背离缓冲块接头15的侧面相平齐,凸块13面向肋板12的一侧面设有第一导向面131,第一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弹簧的下底座,包括带有缓冲块接头(15)的底座壳体(1),所述底座壳体(1)设有与底座壳体(1)一体设置的芯管(14),所述芯管(14)与所述底座壳体(1)同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14)的外侧壁从背离缓冲块接头(15)的一端至缓冲块接头(15)向上倾斜,所述底座壳体(1)设有从底座壳体(1)的内侧壁至芯管(14)的外侧壁的肋板(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弹簧的下底座,包括带有缓冲块接头(15)的底座壳体(1),所述底座壳体(1)设有与底座壳体(1)一体设置的芯管(14),所述芯管(14)与所述底座壳体(1)同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管(14)的外侧壁从背离缓冲块接头(15)的一端至缓冲块接头(15)向上倾斜,所述底座壳体(1)设有从底座壳体(1)的内侧壁至芯管(14)的外侧壁的肋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弹簧的下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12)沿芯管(14)轴向对称设置多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弹簧的下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板(12)上设有加强筋(1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弹簧的下底座,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加强筋(121)的端部均开设有可通过螺栓与车架连接的安装孔(12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弹簧的下底座,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其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精磊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