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的摆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97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1:57
风扇的摆动机构,包括:支撑座;电机座,该电机座的前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支撑座上安装在电机座内的双头电机,该双头电机的一个转轴由电机座的前端伸出、另一个转轴由电机座的后端伸出;传动组件,包括安装在双头电机另一转轴伸出电机座外部的部分的蜗杆、枢接在电机座后端外部且与蜗杆啮合的蜗轮、枢接在电机座后端外部且与蜗轮同步联接的传动轴、以及沿传动轴的径向向外凸出的摇臂;连杆,连杆的一端与支撑座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铰接于摇臂的外侧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个双头电机,既能够带动扇叶转动,同时又能够带动扇叶不停的摆动,使得风扇只需要一个电机,即可实现吹风和摇头的动作,简化了风扇的结构,同时降低了风扇的成本。

Swing mechanism of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扇的摆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风扇
,具体涉及一种风扇的摆动机构。
技术介绍
为了增大风扇吹风的区域,通常需要使风扇的机构摆动,继而使得风扇的扇叶在转动的同时,能够缓慢的摆动,以变换风扇的吹风方向。现有的风扇是在机头组件的上安装一个由电机带动连杆机构,以带动机头摆动,这样摆动机构需要另外设置驱动电机,这也就使得风扇至少应该设置两个电机,一个用于带动扇叶转动,一个用于带动机头摆动,导致风扇结构复杂,且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风扇的摆动机构,其利用一个电机带动扇叶转动的同时,还能够使风扇摆动,简化了风扇的结构,同时降低了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风扇的摆动机构,包括:支撑座;电机座,该电机座的前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支撑座上安装在电机座内的双头电机,该双头电机的一个转轴由电机座的前端伸出、另一个转轴由电机座的后端伸出;传动组件,包括安装在双头电机另一转轴伸出电机座外部的部分的蜗杆、枢接在电机座后端外部且与蜗杆啮合的蜗轮、枢接在电机座后端外部且与蜗轮同步联接的传动轴、以及沿传动轴的径向向外凸出的摇臂;连杆,连杆的一端与支撑座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铰接于摇臂的外侧端部。蜗轮上固定有一与蜗轮同轴的主动齿轮,传动轴上固定有一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的直径小于从动齿轮的直径。电机座的后端部固定连接有一安装架,蜗轮、传动轴均枢接在该安装架上。支撑座上设置有轴头和轴孔,轴头和轴孔相互错开,电机座的前端可转动的连接在轴头上,连杆的一端通过一枢轴可转动的连接于轴孔。双头电机的穿出电机座前端的转轴端部还固定有一用于安装扇叶的固定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一个双头电机,既能够带动扇叶转动,同时又能够带动扇叶不停的摆动,使得风扇只需要一个电机,即可实现吹风和摇头的动作,简化了风扇的结构,同时降低了风扇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风扇的摆动机构,其包括支撑座10、电机座20、双头电机30、传动组件以及连杆50,其中电机座20的前端部可转动的连接在支撑座10上,具体的,可以是在支撑座10上设置一轴头11,电机座10的前端底部凸出的设置一转座,轴头11穿接在转座的孔中,使电机座20具有相对于支撑座10转动的自由度,双头电机30安装在电机座20内部,该双头电机30的前端伸出的转轴31从电机座20的前端部伸出,双头电机30后端部的伸出的转轴32从电机座20的后端部伸出,传动组件包括蜗杆33、蜗轮41、传动轴43,其中蜗杆33安装在转轴32穿出电机座20的部分,并与转轴32同轴设置,蜗轮41枢接在电机座20的后端部并且与蜗杆33啮合,传动轴43枢接在电机座20的后端外部,并且该传动轴43与蜗轮41同步联接,在传动轴43的下端部径向的向外凸出形成一摇臂45;连杆50的一端与支撑座10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铰接在摇臂45的外侧端部,具体的,在支撑座10上设置有一轴孔12,该轴孔12与轴头11相隔一定的距离,轴孔12内穿接有一枢轴,利用该枢轴将连杆50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支撑座10上。上述的双头电机30前端的转轴31伸出电机座20的端部固定有一固定座34,该固定座上用于安装风扇的扇叶。本技术的双头电机30通过转轴31将传递至扇叶,带动扇叶转动,同时,转轴32带动蜗杆33转动,带动蜗轮41转动,继而带动传动轴43转动,传动轴43带动其底部的摇臂45转动,在摇臂45不停转动的情况下,其拉动连杆50摆动,继而使电机座20相对于支撑座10来回的摆动;在风扇工作时,上述的蜗杆33与蜗轮41组成一级减速机构,用于减小摇臂45的转动速率,使电机座20的摆动频率不至于过快。如此,本技术通过一个双头电机,既能够带动扇叶转动,同时又能够带动扇叶不停的摆动,使得风扇只需要一个电机,即可实现吹风和摇头的动作,简化了风扇的结构,同时降低了风扇的成本。此外,在上述蜗轮41上还固定有一与蜗轮41同轴的主动齿轮42,在传动轴43上固定有一从动齿轮44,该从动齿轮44与主动齿轮42啮合,由此将蜗轮41与传动轴43同步联接,当然,传动轴43与蜗轮41之间也可以是通过同步皮带同步联接。进一步的,本技术的上述主动齿轮42的直径小于从动齿轮44的直径,这样,利用主动齿轮42和从动齿轮44组成一个二级减速机构,进一步降低摇臂45的转动频率,从而使得电机座20的摆动频率处于较佳的状态。本技术中,可以是在电机座20的后端部设置一个安装架40,上述的蜗轮41、主动齿轮42、传动轴43均枢接在该安装架40上,该安装架40可以是与电机座20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螺钉固定在电机座20的后端部。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风扇的摆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座;/n电机座,该电机座的前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支撑座上/n安装在电机座内的双头电机,该双头电机的一个转轴由电机座的前端伸出、另一个转轴由电机座的后端伸出;/n传动组件,包括安装在双头电机另一转轴伸出电机座外部的部分的蜗杆、枢接在电机座后端外部且与蜗杆啮合的蜗轮、枢接在电机座后端外部且与蜗轮同步联接的传动轴、以及沿传动轴的径向向外凸出的摇臂;/n连杆,连杆的一端与支撑座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铰接于摇臂的外侧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风扇的摆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
电机座,该电机座的前端可转动的连接在支撑座上
安装在电机座内的双头电机,该双头电机的一个转轴由电机座的前端伸出、另一个转轴由电机座的后端伸出;
传动组件,包括安装在双头电机另一转轴伸出电机座外部的部分的蜗杆、枢接在电机座后端外部且与蜗杆啮合的蜗轮、枢接在电机座后端外部且与蜗轮同步联接的传动轴、以及沿传动轴的径向向外凸出的摇臂;
连杆,连杆的一端与支撑座可转动连接,另一端铰接于摇臂的外侧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的摆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蜗轮上固定有一与蜗轮同轴的主动齿轮,传动轴上固定有一与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泰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凌飞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