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97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涉及一种新型风扇,包括风扇罩组件、扇叶、带动扇叶转动的转动电机和与转动电机电连接的控制电路,风扇罩组件包括后风扇罩和盖合在后风扇罩前端的前风扇罩,前风扇罩与后风扇罩之间形成有供扇叶转动和/或往复摇摆的扇叶空间,转动电机可转动地连接在后风扇罩上,转动电机连接有通过曲柄转动机构带动其往复摇摆的摇摆电机从而使得扇叶在转动时能够在扇叶空间内相对于风扇罩组件来回摇摆,有效减少风扇在运行时占用的空间,避免风扇罩组件与外界物体相碰撞;另外,转动电机的摇摆轴心与曲柄转动机构的转轴轴心不在一条直线上,有效提高摇摆角度,增大了送风面积。

A new type of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风扇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风扇
,特别是一种扇叶摇摆式的新型风扇。
技术介绍
风扇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家电,现有技术中的风扇通过一个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实现送风,但其只有单一角度送风功能,若要实现摇摆送风,则需要通过一个摇摆机构带动电机、扇叶和风扇罩等组件一起来回摇摆,但摇摆时风扇罩容易与外界物体相碰撞,因此需要设计出一款风扇罩不动而扇叶来回摆动的风扇。如公开号为CN205478464U,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内置摇头趴地扇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两种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为:该趴地扇通过摇头驱动机构可带动风扇头在安装座上来回摆动,安装座包括一安装板,安装板通过螺栓组件固定于护罩上,安装板中部设置有让位于风扇头的通孔,安装板向护罩内延伸形成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有连接孔,所述风扇头通过一伸出杆穿过连接孔与曲柄摇杆机构连接,当摇头驱动机构带动曲柄摇杆机构运动时,摇杆连接穿过连接孔的伸出杆,由于安装座是连接于护罩上固定不动的,因此在摇头驱动机构的带动下,风扇头将以连接孔为中心作小角度的来回摆动,从而实现该趴地扇的摇摆送风功能;但由于摇杆的转动轴心与风扇头的摆动轴心重合使得风扇头的摆动角度较小,摆动角度明显弱于现有技术中的摇摆式风扇。实施例二为:摇头驱动机构没有单独的驱动电机,摇头驱动机构的驱动力由驱动风叶旋转的风叶驱动电机提供,摇头驱动机构通过减速机构与风叶驱动电机输出轴芯连接,当风叶驱动电机带动风叶旋转时同时带动摇头驱动机构运行,摇头驱动机构还设置有可控制其摇摆运行或停止的按键,按键穿过保护罩露出外面方便操作;但该技术方案并不完整,只能实现风叶旋转同时摇摆的技术方案,并未具体公开如何实现风叶旋转而不摇摆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一种扇叶摇摆风扇罩不摇摆的新型风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风扇,包括风扇罩组件、扇叶、带动所述扇叶转动的转动电机和与所述转动电机电连接的控制电路,所述风扇罩组件包括后风扇罩和盖合在所述后风扇罩前端的前风扇罩,所述前风扇罩与后风扇罩之间形成有供所述扇叶转动和/或往复摇摆的扇叶空间,所述转动电机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风扇罩上,所述转动电机连接有通过曲柄转动机构带动其往复摇摆的摇摆电机从而使得所述扇叶在转动时能够在所述扇叶空间内相对于所述风扇罩组件来回摇摆,所述摇摆电机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转动电机的摇摆轴心与曲柄转动机构的转轴轴心不在一条直线上。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该新型风扇还包括位于所述扇叶空间内并盖合在所述后风扇罩前端的前机壳,以及盖合在所述后风扇罩后端与所述前机壳相适应的后机壳,在所述前机壳和后机壳之间形成有驱动空间,所述转动电机、摇摆电机和控制电路分别位于所述驱动空间内;所述转动电机与所述前机壳转动连接,所述前机壳的前端具有供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出与所述扇叶连接的条形孔,所述条形孔的横向方向的宽度大于其纵向方向的宽度。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前机壳的下端中部具有向内凸起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外侧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一下缺口,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下缺口相适配的半圆形的第二下缺口,所述转动电机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设有第一轴承,装配后所述第一轴承夹持在所述第一下缺口和第二下缺口之间。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曲柄转动机构包括转动件和连杆,所述转动件一体成型,所述转动件具有第一转动部和与其偏心设置的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摇摆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铰接并以该铰接轴为曲柄转动机构的转轴轴心;所述摇摆电机通过连接片与所述转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摇摆电机带动所述转动件转动时所述连杆反向带动摇摆电机、连接片和转动电机沿所述转动电机的摇摆轴心往复转动从而使得所述扇叶在转动时能够在所述扇叶空间内相对于所述风扇罩组件来回摇摆。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连接片具有第一连接部和与其垂直设置在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转动电机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摇摆电机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前机壳的上端中部具有向内凸起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侧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一上缺口,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上缺口相适配的半圆形的第二上缺口,所述转动电机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转轴相对应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套设有第二轴承,装配后所述第二轴承夹持在所述第一上缺口和第二上缺口之间。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后风扇罩的中部具有通孔,所述后风扇罩还具有伸入所述通孔内的挂耳,所述前机壳通过第一螺丝固定在所述挂耳上,所述后机壳通过第二螺丝固定在所述前机壳上。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后机壳的前端边缘具有若干向外翻边的固定片,相邻所述固定片之间具有开口,装配时所述挂耳位于所述开口中,所述第一螺丝穿过所述挂耳与所述前机壳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丝穿过固定片与所述前机壳螺纹连接。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后机壳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的调速开关和摇摆开关。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后机壳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的电源插座,所述电源插座外接电源适配器。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电路板,所述转动电机的后端设计有若干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匹配的弹性卡扣。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前机壳上设置有若干散热孔。作为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为:所述前风扇罩或后风扇罩上通过锁紧机构连接有支撑架。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前风扇罩与后风扇罩之间形成有供扇叶转动和/或往复摇摆的扇叶空间,转动电机可转动地连接在后风扇罩上,转动电机连接有通过曲柄转动机构带动其往复摇摆的摇摆电机从而使得扇叶在转动时能够在扇叶空间内相对于风扇罩组件来回摇摆,有效减少风扇在运行时占用的空间,避免风扇罩组件与外界物体相碰撞;2、转动电机的摇摆轴心与曲柄转动机构的转轴轴心不在一条直线上,有效提高摇摆角度,增大了送风面积。3、转动电机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前机壳转动连接,使得扇叶的摇摆更加的平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局部结构分解图;图6是前机壳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7是前机壳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8是后机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一种新型风扇,包括风扇罩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风扇,包括风扇罩组件(1)、扇叶(2)、带动所述扇叶(2)转动的转动电机(3)和与所述转动电机(3)电连接的控制电路(4),所述风扇罩组件(1)包括后风扇罩(101)和盖合在所述后风扇罩(101)前端的前风扇罩(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风扇罩(102)与后风扇罩(101)之间形成有供所述扇叶(2)转动和/或往复摇摆的扇叶空间,所述转动电机(3)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风扇罩(101)上,所述转动电机(3)连接有通过曲柄转动机构带动其往复摇摆的摇摆电机(5)从而使得所述扇叶(2)在转动时能够在所述扇叶空间内相对于所述风扇罩组件(1)来回摇摆,所述摇摆电机(5)与控制电路(4)电连接;所述转动电机(3)的摇摆轴心与曲柄转动机构的转轴轴心不在一条直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风扇,包括风扇罩组件(1)、扇叶(2)、带动所述扇叶(2)转动的转动电机(3)和与所述转动电机(3)电连接的控制电路(4),所述风扇罩组件(1)包括后风扇罩(101)和盖合在所述后风扇罩(101)前端的前风扇罩(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风扇罩(102)与后风扇罩(101)之间形成有供所述扇叶(2)转动和/或往复摇摆的扇叶空间,所述转动电机(3)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后风扇罩(101)上,所述转动电机(3)连接有通过曲柄转动机构带动其往复摇摆的摇摆电机(5)从而使得所述扇叶(2)在转动时能够在所述扇叶空间内相对于所述风扇罩组件(1)来回摇摆,所述摇摆电机(5)与控制电路(4)电连接;所述转动电机(3)的摇摆轴心与曲柄转动机构的转轴轴心不在一条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风扇,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位于所述扇叶空间内并盖合在所述后风扇罩(101)前端的前机壳(6),以及盖合在所述后风扇罩(101)后端与所述前机壳(6)相适应的后机壳(7),在所述前机壳(6)和后机壳(7)之间形成有驱动空间,所述转动电机(3)、摇摆电机(5)和控制电路(4)分别位于所述驱动空间内;所述转动电机(3)与所述前机壳(6)转动连接,所述前机壳(6)的前端具有供所述转动电机(3)的输出轴伸出与所述扇叶(2)连接的条形孔(61),所述条形孔(61)的横向方向的宽度大于其纵向方向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壳(6)的下端中部具有向内凸起的第一安装部(62),所述第一安装部(62)的外侧设置有半圆形的第一下缺口(63),所述第一安装部(6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其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块(8),所述第一固定块(8)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下缺口(63)相适配的半圆形的第二下缺口(81),所述转动电机(3)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转轴(31),所述第一转轴(31)上套设有第一轴承(32),装配后所述第一轴承(32)夹持在所述第一下缺口(63)和第二下缺口(8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转动机构包括转动件(9)和连杆(10),所述转动件(9)一体成型,所述转动件(9)具有第一转动部(91)和与其偏心设置的第二转动部(92),所述第一转动部(91)与所述摇摆电机(5)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连杆(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部(92)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8)铰接并以该铰接轴为曲柄转动机构的转轴轴心;所述摇摆电机(5)通过连接片(11)与所述转动电机(3)固定连接,在所述摇摆电机(5)带动所述转动件(9)转动时所述连杆(10)反向带动摇摆电机(5)、连接片(11)和转动电机(3)沿所述转动电机(3)的摇摆轴心往复转动从而使得所述扇叶(2)在转动时能够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敬雪孙志铁潘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聚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