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弹性防护密闭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901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弹性防护密闭门,属于工程抗爆炸冲击隔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普通轻质的门板的抗冲击能力有限,受到冲击时,门板容易损坏,影响使用寿命,很难满足目前对防护门的抗力需求的问题。包括横截面呈U型的上框架、横截面呈U型的下框架、外门板组件、内门板组件和若干个溃能装置,上框架和下框架相对设置形成安装滑槽,内门板组件固定安装在安装滑槽内的一侧,外门板组件活动安装在安装滑槽内的另一侧,溃能装置安装在内门板组件和外门板组件之间,且内门板组件通过溃能装置贴合在安装滑槽内的另一侧。

A steel structure elastic protective closed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弹性防护密闭门
本技术涉及工程抗爆炸冲击隔震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钢结构弹性防护密闭门。
技术介绍
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是人防工程出入口处非常重要的防护设施之一,通常将其统称为人防门。人防门扇基本上都是采用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人防门特性,造成了门扇比较厚重,重量多达几吨。人防门“厚大笨重”的缺陷带来的系列严重问题也日趋凸显,如施工安装非常不便,且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自重变形等,导致门的开关不便、密封不严,使用寿命大打折扣,甚至关键时候操作失效,导致严重后果;另外也给日常维护带来很大麻烦,从而大大增加了使用和维护成本。而普通轻质的门板的抗冲击能力有限,受到冲击时,门板容易损坏,影响使用寿命,很难满足目前对防护门的抗力需求,因此,研制新型轻质防护门就变得非常必要而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通轻质的门板的抗冲击能力有限,受到冲击时,门板容易损坏,影响使用寿命,很难满足目前对防护门的抗力需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弹性防护密闭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弹性防护密闭门,包括横截面呈U型的上框架、横截面呈U型的下框架、外门板组件、内门板组件和若干个溃能装置,上框架和下框架相对设置形成安装滑槽,内门板组件固定安装在安装滑槽内的一侧,外门板组件活动安装在安装滑槽内的另一侧,溃能装置安装在内门板组件和外门板组件之间,且内门板组件通过溃能装置贴合在安装滑槽内的另一侧;所述溃能装置为横截面成梯形的中空装圆柱体;所述外门板组件包括若干横竖相间设置的外门板竖梁和外门板横梁,外门板竖梁的顶端与上框架的侧壁相贴合且与上框架的顶部之间设有间隙;外门板竖梁的底端与下框架的侧壁相贴合且与下框架的底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外门板竖梁的顶端和上框架的侧壁相贴合的位置以及外门板竖梁的底端与下框架的侧壁相贴合的位置均安装有用于将外门板竖梁的顶端和上框架的侧壁以及外门板竖梁的底端与下框架的侧壁固定的一级缓冲装置。本技术的具有双重缓冲装置的防护密闭门在安装时,将外门板组件朝向外界设置,当外门板组件受到外界产生爆炸冲击波时,会受力向内门板组件方向移动,因为外门板组件和上框架和下框架组成的安装滑槽的侧壁之间是活动连接,所以外门板组件受力后在向内门板组件方向移动时,不会带动上框架和下框架的侧壁一起运动,这样就不会导致上框架和下框架变形;而外门板组件受力后在向内门板组件方向移动时会挤压内门板组件和外门板组件之间的溃能装置,通过多个溃能装置的自身吸能变形以及外门板组件自身结构变形的组合方式对冲击波进行吸能,且相较于实体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减小自重,运输以及安装方便。解决了普通轻质的门板的抗冲击能力有限,受到冲击时,门板容易损坏,影响使用寿命,很难满足目前对防护门的抗力需求的问题。在本技术中,外门板竖梁的顶端以及外门板竖梁的底端与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的间隙的设置一是确保当外门板组件在受到冲击波的冲击时,外门板竖梁或外门板横梁的顶端在向内门板组件的方向移动时不会受到上框架和下框架的摩擦力,便于挤压溃能装置吸能;二是防止外门板组件在受到冲击波的冲击向内门板组件移动时,由于变形导致外门板竖梁或外门板横梁的顶端与上框架之间接触或外门板竖梁或外门板横梁的底端与下框架接触,阻碍了外门板组件继续向内门板组件的方向移动挤压溃能装置吸能。本技术的另一个创新点是一级缓冲装置。由于设置了一级缓冲装置,这样当外门板组件受到外界冲击波作用时,外门板组件率先与冲击波进行接触,一级缓冲装置在冲击波作用下首先发生缓冲减震,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出现断裂现象,对冲击波起到了初级的缓冲作用。之后外门板组件继续向内门板组件方向移动,此时,溃能装置由于受到外门板组件的挤压而发生缓慢变形,吸收外门板组件上的冲击作用力,并最终实现完成吸收。进一步的,所述一级缓冲装置为紧固螺钉。一级缓冲装置设置为紧固螺钉,主要是想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不能将外门板组件和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固定的太牢固,防止当外门板组件受到外界冲击波作用时,一级缓冲装置不出现断裂现象,导致上框架或者下框架变形,进而导致防护门的整体不稳定甚至失效。进一步的,所述内门板组件包括若干横竖相间设置的内门板竖梁和内门板横梁,其中内门板竖梁的顶端与上框架的侧壁相贴合且与上框架的顶部之间设有间隙;内门板竖梁的底端与下框架的侧壁相贴合且与下框架的底部之间设有间隙。进一步的,所述内门板竖梁的顶端固定在上框架的侧壁上,外门板竖梁的底端固定在下框架的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外门板竖梁、外门板横梁、内门板竖梁以及内门板横梁均为中空状的槽钢。刚性强,架构稳定。同时,又能减轻自重,便于安装和运输。进一步的,在所述外门板竖梁和外门板横梁的交叉点的设有用于固定溃能装置的第一凹槽,在所述内门板竖梁和内门板横梁的交叉点的设有用于固定溃能装置的第二凹槽,横截面成梯形的中空装圆柱体的小径端安装在第一凹槽内,横截面成梯形的中空装圆柱体的大径端安装在第二凹槽内。便于安装、固定和更换。同时,横截面成梯形的中空装圆柱体变形来吸收冲击波的能量,因为横截面成梯形的中空装圆柱体的小径端先受到外门板组件的挤压,将受到的冲击波的能量向横截面成梯形的中空装圆柱体的大径端的方向传递,溃能装置在受力变形的过程中将横向的冲击波能量斜向上和斜向下卸掉,同时,能量在溃能装置的小径端向溃能装置的大径端传递的过程中由于面积的增大,向内门板组件传递的作用力也会减小。进一步的,所述上框架的顶部外侧安装有上承压板,所述下框架的底部外侧安装有下承压板。上承压板和下承压板用于将本技术的双重缓冲装置的防护密闭门安装在人防工程出入口处。进一步的,所述溃能装置的中空装圆柱体的壁厚为8mm,8mm厚的中空装圆柱体能通过自身的变形吸收冲击波带来的能量。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当外门板组件受到外界产生爆炸冲击波时,会受力向内门板组件方向移动,因为外门板组件和上框架和下框架组成的安装滑槽的侧壁之间是活动连接,所以外门板组件受力后在向内门板组件方向移动时,不会带动上框架和下框架的侧壁一起运动,这样就不会导致上框架和下框架变形;而外门板组件受力后在向内门板组件方向移动时会挤压内门板组件和外门板组件之间的溃能装置,通过多个溃能装置以及外门板组件自身结构的自身吸能变形的组合方式对冲击波进行吸能,且相较于实体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减小自重,运输以及安装方便。解决了普通轻质的门板的抗冲击能力有限,受到冲击时,门板容易损坏,影响使用寿命,很难满足目前对防护门的抗力需求的问题。2、本技术的外门板竖梁的顶端以及外门板竖梁的底端与上框架和下框架之间的间隙的设置一是确保当外门板组件在受到冲击波的冲击时,外门板竖梁或外门板横梁的顶端在向内门板组件的方向移动时不会受到上框架和下框架的摩擦力,便于挤压溃能装置吸能;二是防止外门板组件在受到冲击波的冲击向内门板组件移动时,由于变形导致外门板竖梁或外门板横梁的顶端与上框架之间接触或外门板竖梁或外门板横梁的底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弹性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截面呈U型的上框架(1)、横截面呈U型的下框架(2)、外门板组件(3)、内门板组件(4)和若干个溃能装置(7),上框架(1)和下框架(2)相对设置形成安装滑槽,内门板组件(4)固定安装在安装滑槽内的一侧,外门板组件(3)活动安装在安装滑槽内的另一侧,溃能装置(7)安装在内门板组件(4)和外门板组件(3)之间,且内门板组件(4)通过溃能装置(7)贴合在安装滑槽内的另一侧;所述溃能装置(7)为横截面成梯形的中空装圆柱体;所述外门板组件(3)包括若干横竖相间设置的外门板竖梁(11)和外门板横梁(10),外门板竖梁(11)的顶端与上框架(1)的侧壁相贴合且与上框架(1)的顶部之间设有间隙;外门板竖梁(11)的底端与下框架(2)的侧壁相贴合且与下框架(2)的底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外门板竖梁(11)的顶端和上框架(1)的侧壁相贴合的位置以及外门板竖梁(11)的底端与下框架(2)的侧壁相贴合的位置均安装有用于将外门板竖梁(11)的顶端和上框架(1)的侧壁以及将外门板竖梁(11)的底端与下框架(2)的侧壁固定的一级缓冲装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弹性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截面呈U型的上框架(1)、横截面呈U型的下框架(2)、外门板组件(3)、内门板组件(4)和若干个溃能装置(7),上框架(1)和下框架(2)相对设置形成安装滑槽,内门板组件(4)固定安装在安装滑槽内的一侧,外门板组件(3)活动安装在安装滑槽内的另一侧,溃能装置(7)安装在内门板组件(4)和外门板组件(3)之间,且内门板组件(4)通过溃能装置(7)贴合在安装滑槽内的另一侧;所述溃能装置(7)为横截面成梯形的中空装圆柱体;所述外门板组件(3)包括若干横竖相间设置的外门板竖梁(11)和外门板横梁(10),外门板竖梁(11)的顶端与上框架(1)的侧壁相贴合且与上框架(1)的顶部之间设有间隙;外门板竖梁(11)的底端与下框架(2)的侧壁相贴合且与下框架(2)的底部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外门板竖梁(11)的顶端和上框架(1)的侧壁相贴合的位置以及外门板竖梁(11)的底端与下框架(2)的侧壁相贴合的位置均安装有用于将外门板竖梁(11)的顶端和上框架(1)的侧壁以及将外门板竖梁(11)的底端与下框架(2)的侧壁固定的一级缓冲装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弹性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缓冲装置(5)为紧固螺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弹性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板组件(4)包括若干横竖相间设置的内门板竖梁(13)和内门板横梁(12),其中内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社林王忠杨明佐刘家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志人防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