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密专用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90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气密专用门,包括椭圆形截面的门体和门立框,门体在长轴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圆柱体的枢纽,其中一个枢纽的上下端设置有转轴,门立框与枢纽的侧面配合,门体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空腔、除尘布袋和风机,门体在长轴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除尘布袋的进风口而连通的进风道,门体的内部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出风道,门体在短轴方向的侧面上设置有若干出风口和出风孔,门体的底部设置有凹槽,凹槽中设置有若干个滚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相对流速较大的气体来实现密封,而且枢纽与门立框的缝隙较小,这个装置的密封性能较高,而且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

A new type of airtight special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气密专用门
本技术属于门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气密专用门。
技术介绍
门是沟通房屋内外的主要通道。根据门的制作材料可以分为木门、钢门、铝合金门、塑料门、铁门、铝木门、不锈钢门和玻璃门等;按开户方式分: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折叠门、转门、卷帘门,生态门等。其中,平开门和转门因其具有生产难度低、使用寿命长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在各个领域都很受欢迎。不过在一些特殊的领域如医疗、食品和电子等领域,对室内的卫生要求高,所以自然地对门的气密性也就有比较高的要求。现有的工业门体能够阻断气流并且起到一定的防尘作用,但是由于其结构简单,而且主要以转门的形式存在,而转门本身就有一定的厚度,在关闭的时候必然需要留有一定的闭合空隙才能保证门体合上,所以常常会出现门缝隙漏风导致气流断断续续进入室内,气密性变差,卫生性也就大大折扣。因此,必须对门体进行合理的改进以提高其气密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的门体在气密性方面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气密性较好且防尘效果显著的一种新型气密专用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气密专用门,包括门体,所述门体上设置有把手,所述门体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门体在长轴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圆柱体的枢纽并且在其中一个枢纽的上下端设置有转轴,所述门体的两侧设置有与枢纽的侧面配合的门立框,所述门体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中设置有除尘布袋,所述除尘布袋的侧面设置有与空腔轴线平行的进风口,所述除尘布袋的底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门体在长轴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进风口连通的进风道,所述门体的内部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出风道,所述出风道与设置在门体短轴方向的侧面上的若干出风口连通,所述门体靠近底部的位置水平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出风孔,所述门体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若干个滚轮。作为优选,两个进风道的延伸线的连线与两个出风道的延伸线的连线分别位于空腔中心的两侧。作为优选,所述门体在短轴方向的侧面设置有用来安装除尘布袋和风机的安装盖。作为优选,所述安装盖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孔径大于出风孔的孔径。作为优选,所述出风口的位置低于把手所在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气密专用门,利用在门体内部设置的除尘布袋、风机以及进风道可以将经由门体与门立框缝隙的空气吸收净化,并且通过出风道排出,不仅具有净化的作用,还利用流速相对较大的气流来隔绝室内外空气,密封效果好,而且枢纽与门立框的配合面积大,能够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气密专用门的俯视图;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气密专用门的主视图;以上各图中,1、门体;2、把手;3、枢纽;4、门立框;5、转轴;6、空腔;7、除尘布袋;8、风机;9、进风道;10、出风道;11、出风口;12、出风孔;13、凹槽;14、滚轮;15、安装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气密专用门,包括门体1,门体1上设置有把手2。在此基础上,本技术在门体的内部增加了有利于形成气体密封的结构,并且对门体的形状作出相应的改进,从而对本装置的密封性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具体地,本技术提供的门体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门体1在长轴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圆柱体的枢纽3并且在其中一个枢纽的上下端设置有转轴5,门体1的两侧设置有与枢纽的侧面配合的门立框4,门体1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空腔6,空腔6中设置有除尘布袋7,除尘布袋7的侧面设置有与空腔轴线平行的进风口,除尘布袋的7底部设置有风机8,门体1在长轴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进风口连通的进风道9,门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出风道10,出风道10与设置在门体短轴方向的侧面上的若干出风口11连通,门体靠近底部的位置水平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出风孔12。在本装置中,门体1的开户形式为单侧旋转,而且门体两侧的枢纽与门立框通过曲面配合,不仅有利于门体的转动还减小了门体与门立框之间的缝隙,从而提高密封性;门体1空腔中的风机8可以将进风道中的气体速度加快,能够进入门体与门立框之间缝隙的气体在风机8的作用下进入到除尘布袋7,室外空气在除尘布袋7中完成过滤,再由风机8放到空腔6中,空腔6中净化后的气体通过出风道10、出风口11和出风孔12排出到室外。这样的话,利用在门体1与门立框4之间形成流速相对较大的气流来形成气体密封,而且位于门体底部的出风孔能够阻挡气流从门体底部进入室内,从而使本装置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本装置中将门体1设置成椭圆柱体可以有足够的空间来在其中心安置除尘布袋7和风机8。进一步地,门体的底部设置有凹槽13,凹槽13中设置有若干个滚轮14,采用在凹槽中设置滚轮的形式能够减小门体的离地间隙,而且利用滚轮14可提高门体的转动性能。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门体具有一定的离地间隙,但在出风孔的风力作用下能够保证门体底部的气密性。为了提高气流流通效率,本技术提供的两个进风道9的延伸线的连线与两个出风道10的延伸线的连线分别位于空腔中心的两侧。其中,进风道9和出风道10都是具有一定高度、长度和宽度的通道,这些通道的高度基本上略小于门体的高度。通过合理分布进风道和出风道可避免不同功能的通道产生交叉,从而保证功能设计的实现。为了便于安装除尘布袋7和风机8,本技术提供的门体1在短轴方向的侧面设置有安装盖15,安装盖15嵌设在门体侧面,这样还能保证一定的密封性能。为了提高出风效率,本技术在安装盖15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出风口11,出风口11的孔径大于出风孔12的孔径。这样可以使空腔中净化后的气体具有两个流出方向,并且均匀地向室外排出。进一步地,本装置将出风口11的位置设计低于把手所在高度,这样能够避免净化后的空气直接吹向人面,从而使其具有良好实用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气密专用门,包括门体,所述门体上设置有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门体在长轴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圆柱体的枢纽并且在其中一个枢纽的上下端设置有转轴,所述门体的两侧设置有与枢纽的侧面配合的门立框,所述门体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中设置有除尘布袋,所述除尘布袋的侧面设置有与空腔轴线平行的进风口,所述除尘布袋的底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门体在长轴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进风口连通的进风道,所述门体的内部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出风道,所述出风道与设置在门体短轴方向的侧面上的若干出风口连通,所述门体靠近底部的位置水平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出风孔,所述门体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若干个滚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气密专用门,包括门体,所述门体上设置有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门体在长轴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圆柱体的枢纽并且在其中一个枢纽的上下端设置有转轴,所述门体的两侧设置有与枢纽的侧面配合的门立框,所述门体的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中设置有除尘布袋,所述除尘布袋的侧面设置有与空腔轴线平行的进风口,所述除尘布袋的底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门体在长轴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与进风口连通的进风道,所述门体的内部设置有与空腔连通的出风道,所述出风道与设置在门体短轴方向的侧面上的若干出风口连通,所述门体靠近底部的位置水平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出风孔,所述门体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岭牛栋于波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振威安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