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吊顶扣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81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吊顶扣板结构,涉及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其包括吊杆、通过固定组件安装在吊杆底部的的主龙骨、通过连接组件垂直安装在主龙骨底部处的安装杆,安装杆的底部处设置有多个竖杆,竖杆的两侧均设置有方形块,两个相对的方形块之间通过安装组件连接有吊板,安装组件包括盖设在方形块上部的横板、连接在横板底部且与方形块间隔设置的竖板、连接在横板与竖板之间的弹簧,吊板的两侧处均连接有L板,L板的平直部位于横板的上部,L板的竖直部位于竖板的一侧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铝扣板较为稳定的安装在钢龙骨上部,方便进行使用的效果。

A combined structure of ceiling gusset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吊顶扣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吊顶扣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装饰工程中,天花吊顶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它不仅起到了“遮丑”的作用,即遮挡住屋顶上设置的各种管线、屋梁等,更主要的是美化了室内环境,尤其是将其用于厨房间或卫生间时,在很大成度上还起到了防潮、防火、隔热、隔音、保温等作用。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443564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铝扣板吊顶,设于天花板上,所述铝扣板吊顶包括多块铝扣板、多根钢龙骨以及多根吊筋,各所述铝扣板上均设有第一侧边,所述多根钢龙骨的两侧边上均开设有多个勾槽,所述勾槽与所述第一侧边卡合,所述多根吊筋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钢龙骨上,另一端与所述天花板固定连接,以使所述铝扣板与所述天花板固定连接。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铝扣板的两端均卡接在勾槽内部,未关闭窗户而遇到强风天气时,可能会将铝扣板从勾槽内部吹落,安装不紧密,不方便进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吊顶扣板结构,铝扣板较为稳定的安装在钢龙骨上部,方便进行使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组合式吊顶扣板结构,包括吊杆、通过固定组件安装在吊杆底部的主龙骨、通过连接组件垂直安装在主龙骨底部处的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底部处设置有多个竖杆,竖杆的两侧均设置有方形块,两个相对的所述方形块之间通过安装组件连接有吊板,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盖设在方形块上部的横板、连接在横板底部且与方形块间隔设置的竖板、连接在横板与竖板之间的弹簧,所述吊板的两侧处均连接有L板,所述L板的平直部位于横板的上部,所述L板的竖直部位于竖板的一侧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将吊杆安装到天花板的底部,然后通过固定组件将主龙骨安装在吊杆的底部,通过连接组件将安装杆安装在主龙骨的底部,安装杆与主龙骨为垂直关系,将吊板的L板倾斜放入到横板与安装杆之间,然后将L板向相邻的横板一侧移动,横板向方形块一侧移动,弹簧压缩,然后将吊板另一端的L板放入到相邻的横板上部,此时两侧的L板均受到压缩,使吊板稳定的放置在两个方形块之间;L板的平直部位于横板上部,竖直部位于竖板的一侧处,L板在受到弹簧弹力的情况下,L板不会发生纵向的移动;由于吊板两侧的L板均受到弹簧的弹力,从而使吊板较为稳定的放置在安装杆内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板的底部均连接有燕尾块,所述方形块上部均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一端处开设有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燕尾块放入开口内部,然后将燕尾块沿燕尾槽进行滑动,横板沿方形块进行滑动时,较为稳定,从而减小横板从方形块上部脱离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板的外侧壁处开设有方形口,所述L板侧壁处连接有插入方形口内部的插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形块插入在方形口内部,减小吊板沿安装杆发生轴向移动情况的,使吊板与安装杆之间连接较为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块的侧壁处连接有梯形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安装时,在将插块插入到方形口内部时,可能会出现很难对准的情况,而在插块侧壁处设置有梯形块,梯形块上部的斜面接触到方形口即可沿方形口的斜面滑入到方形口内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放置在安装杆底部处的U形框、连接在U形框侧壁上且位于安装杆上部的安装板,所述吊杆包括穿过安装板的第一螺纹管、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管外侧壁处的第二螺母、竖直插接在第一螺纹管内部的螺纹杆、螺纹套接在螺纹杆上的第二螺纹管、固定连接在第二螺纹杆顶部处的膨胀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U形框套设在安装杆上部,然后将第一螺纹管穿过安装板,将第二螺母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管底部的外侧处,根据实际所需要的长度对螺纹杆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管内部的长度进行调节,以及第二螺纹管螺纹连接在螺纹杆上的长度,使主龙骨与天花板之间的间距可调,适用性较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套设在主龙骨上的C形框,所述C形框与安装杆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第二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C形框,将主龙骨与安装杆连接在一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U形框上插接有与主龙骨垂直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上套设有第一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主龙骨放置在U形框内部较为稳固,减小主龙骨受力发生竖直移动情况的出现。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杆分为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之间套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上竖直连接有插入第一杆内部的第三螺栓、插入第二杆内部的第四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杆分为第一杆和第二杆,将第一杆和第二杆分别放入到安装框内部,然后通过安装框进行连接即可,安装较为简单。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吊板两侧的L板受到两侧弹簧的弹力,使吊板较为稳定的放置在两侧的方形板上部,整体较为稳定;2、横板底部的燕尾块滑动在燕尾槽内部,使横板只能水平滑动,使放置在横板上部的L板放置时较为稳定;3、竖板一侧的插块插入在方形口内部,减小吊板沿安装杆发生移动的情况,吊板安装后较为稳定,减小发生轴向移动情况的出现。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用于表示燕尾块与燕尾槽之间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用于表示插块与插槽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吊杆;11、第一螺纹管;12、第二螺母;13、螺纹杆;14、第二螺纹管;15、膨胀螺栓;2、固定组件;21、U形框;22、安装板;23、第一螺栓;24、第一螺母;3、主龙骨;4、连接组件;41、C形框;42、第二螺栓;5、安装杆;51、竖杆;52、方形块;53、第一杆;54、第二杆;55、安装框;56、第三螺栓;57、第四螺栓;6、安装组件;61、横板;62、竖板;621、方形口;63、弹簧;64、L板;65、燕尾块;66、燕尾槽;661、开口;67、插块;671、梯形块;7、吊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组合式吊顶扣板结构,包括吊杆1、通过固定组件2安装在吊杆1底部的主龙骨3、通过连接组件4垂直安装在主龙骨3底部处的安装杆5,安装杆5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竖杆51,竖杆51沿安装杆5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有方形块52,两个相对的方形块52之间通过安装组件6连接有吊板7。参照图2,固定组件2包括U形框21、安装板22;U形框21套设在安装杆5的底部;安装板22固定连接在U形框21侧壁的顶部且位于安装杆5的上部;吊杆1包括第一螺纹管11、第二螺母12、螺纹杆13、第二螺纹管14、膨胀螺栓15。第一螺纹管11竖直穿过安装板22;第二螺母12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管11的外侧壁处;螺纹杆13竖直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管11内部;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吊顶扣板结构,包括吊杆(1)、通过固定组件(2)安装在吊杆(1)底部的主龙骨(3)、通过连接组件(4)垂直安装在主龙骨(3)底部处的安装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5)的底部处设置有多个竖杆(51),竖杆(51)的两侧均设置有方形块(52),两个相对的所述方形块(52)之间通过安装组件(6)连接有吊板(7),所述安装组件(6)包括盖设在方形块(52)上部的横板(61)、连接在横板(61)底部且与方形块(52)间隔设置的竖板(62)、连接在横板(61)与竖板(62)之间的弹簧(63),所述吊板(7)的两侧处均连接有L板(64),所述L板(64)的平直部位于横板(61)的上部,所述L板(64)的竖直部位于竖板(62)的一侧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吊顶扣板结构,包括吊杆(1)、通过固定组件(2)安装在吊杆(1)底部的主龙骨(3)、通过连接组件(4)垂直安装在主龙骨(3)底部处的安装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5)的底部处设置有多个竖杆(51),竖杆(51)的两侧均设置有方形块(52),两个相对的所述方形块(52)之间通过安装组件(6)连接有吊板(7),所述安装组件(6)包括盖设在方形块(52)上部的横板(61)、连接在横板(61)底部且与方形块(52)间隔设置的竖板(62)、连接在横板(61)与竖板(62)之间的弹簧(63),所述吊板(7)的两侧处均连接有L板(64),所述L板(64)的平直部位于横板(61)的上部,所述L板(64)的竖直部位于竖板(62)的一侧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吊顶扣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61)的底部均连接有燕尾块(65),所述方形块(52)上部均开设有燕尾槽(66),所述燕尾槽(66)的一端处开设有开口(66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吊顶扣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62)的外侧壁处开设有方形口(621),所述L板(64)侧壁处连接有插入方形口(621)内部的插块(6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吊顶扣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67)的侧壁处连接有梯形块(67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建元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