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闷渣捕集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65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闷渣捕集罩,包括闷坑和主梁,所述主梁随行车横向和纵向移动,所述主梁下方两侧设有设有罩板,所述罩板与闷坑的两侧相对应,所述罩板下方设有侧卷帘门,所述主梁的上方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罩体横向移动机构,顶部移动罩在轨道上横向移动,所述顶部移动罩的前侧设有前卷帘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捕集需要的风量,只有常规屋顶罩风量的1/2,但捕集效果远远好于屋顶罩。极大的减少了一次性投资和运行费用,净化了车间环境,完全可以满足新的环保要求。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下,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Hot slagging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闷渣捕集罩
本技术涉及除尘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热闷渣捕集罩。
技术介绍
钢渣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而热闷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后的钢渣的稳定性好、粉化率高、渣铁分离充分等优点,被广泛应用。转炉出渣后,用吊车吊至闷渣坑倾翻倒渣,当坑内渣达到要求后,盖上渣坑盖,喷水闷渣处理。钢渣倾倒、开闷渣盖、翻渣和挖渣过程中大量烟气难以收集,需要专用捕集罩进行收集。目前闷渣坑烟气捕集基本是采用屋顶罩,虽然对生产和检修没什么影响,但用大的风量烟气捕集率仍然很低。采用屋顶罩,大的粉尘颗粒容易沉降在厂房内,对车间环境不利,同时缩短车间设备寿命。烟气在车间内会影响行车工视线,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热闷渣捕集罩,捕集需要的风量只有常规屋顶罩风量的1/2,但捕集效果远远好于屋顶罩。极大的减少了一次性投资和运行费用,净化了车间环境,完全可以满足新的环保要求。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下,有很好的推广价值。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闷渣捕集罩,包括闷坑和主梁,所述主梁随行车横向和纵向移动,所述主梁下方两侧设有设有罩板,所述罩板与闷坑的两侧相对应,所述罩板下方设有侧卷帘门,所述主梁的上方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罩体横向移动机构,顶部移动罩在轨道上横向移动,所述顶部移动罩的前侧设有前卷帘门。优选的,所述闷坑上设有开盖装置,包括卷扬机、开盖支架和闷坑盖板,所述开盖支架顶部设有定滑轮,所述闷坑盖板的一端与地面铰接,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卷扬机的钢丝绳连接。>优选的,倒渣状态时,顶部移动罩位于主梁的后部,主梁前部留有吊包空间,吊渣盆用钢丝绳对应设置在主梁的前部。优选的,开盖状态时,顶部移动罩位于主梁的前部,顶部移动罩对应设置在闷坑的上方,前卷帘门和两个侧卷帘门全部放下。优选的,扒渣状态时,顶部移动罩位于主梁的前部,顶部移动罩对应设置在闷坑的上方,两个侧卷帘门放下,前卷帘门收起。优选的,所述主梁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梁组成,顶部移动罩的两侧与支梁相对应。优选的,所述顶部移动罩设有吸口,所述吸口通过烟气管道与顶部移动罩的顶部连接,所述烟气管道上设有切换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捕集需要的风量,只有常规屋顶罩风量的1/2,但捕集效果远远好于屋顶罩。极大的减少了一次性投资和运行费用,净化了车间环境,完全可以满足新的环保要求。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下,有很好的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倒渣状态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开盖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扒渣状态示意图。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闷渣状态示意图。其中:闷坑1;主梁2;罩板3;侧卷帘门4;轨道5;罩体横向移动机构6;顶部移动罩7;前卷帘门8;卷扬机9;钢丝绳9.1;开盖支架10;闷坑盖板11;定滑轮12;吊渣盆用钢丝绳13;吸口14;烟气管道15;切换阀门16。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7,本技术涉及一种热闷渣捕集罩,包括闷坑1和主梁2,所述主梁2随行车横向和纵向移动,所述主梁2通过行车横向驱动电机驱动横向移动,通过行车纵向驱动电机驱动纵向移动,所述主梁2前部的下方两侧设有设有罩板3,所述罩板3与闷坑1的两侧相对应,所述罩板3下方设有侧卷帘门4,所述主梁2的上方设有轨道5,轨道5上设有罩体横向移动机构6,顶部移动罩7通过罩体横向移动机构6在轨道5上横向移动,所述顶部移动罩7的宽度大于渣坑宽度,所述顶部移动罩7的前侧设有前卷帘门8。所述主梁2后部还设有卡轮机构,当顶部移动罩7横向移动时,罩体产生上下倾翻力矩,靠卡轮来承受倾翻力矩。所述闷坑1上设有开盖装置,包括卷扬机9、开盖支架10和闷坑盖板11,所述开盖支架10顶部设有定滑轮12,所述闷坑盖板11的一端与地面铰接,另一端通过定滑轮12与卷扬机9的钢丝绳9.1连接。倒渣状态时,顶部移动罩7位于主梁2的后部,主梁2前部留有吊包空间,吊渣盆用钢丝绳13对应设置在主梁2的前部。开盖状态时,顶部移动罩7位于主梁2的前部,顶部移动罩7对应设置在闷坑1的上方,前卷帘门8和两个侧卷帘门4全部放下。扒渣状态时,顶部移动罩7位于主梁2的前部,顶部移动罩7对应设置在闷坑1的上方,两个侧卷帘门4放下,前卷帘门8收起。所述主梁2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梁组成,顶部移动罩7的两侧与支梁相对应。每个支梁上设有一个罩体横向移动机构6,卡轮机构对应设置在每个支梁的后部。两个支梁实现同步的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以对准闷坑。所述顶部移动罩7设有吸口14,所述吸口14通过烟气管道15与顶部移动罩7的顶部连接,所述烟气管道15上设有切换阀门16。吸口位置可以根据除尘系统管道的走向合理布置。每个坑位设置2个切换阀门16,吸口与管道之间法兰对接。吸口气流组织合理,直接对着烟气发生点,提升烟气捕集率。所述热闷渣捕集罩按生产过程,有3种使用状态:1.倒渣:在倒渣前,先通过行车将主梁对应的罩板移动到闷坑的上方,顶部移动罩向后移动,让出钢丝绳吊包空间;2.开盖:顶部移动罩向前移动,同时3个卷帘门全部放下,整个坑位被密封在罩内,吸风口在罩子顶部,罩子容积很大,可容纳开盖过程突发烟气;3.扒渣:在前面开盖烟气捕集基础上,将前卷帘门8收起,不影响扒渣操作,扒渣后通过卷扬机盖好闷坑盖板。一种热闷渣烟气捕集方法,采用上述捕集罩,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倒渣:通过行车将主梁对应的罩板移动到闷坑的上方,侧卷帘门放下,顶部移动罩向后移动,让出钢丝绳吊包空间,吊渣盆用钢丝绳将钢渣倒入闷坑,顶部移动罩进行上侧吸烟气捕集;步骤二、开盖:顶部移动罩向前移动,同时3个卷帘门全部放下,整个坑位被密封在罩内,吸风口在罩子顶部,闷坑盖板通过卷扬机打开,顶部移动罩在闷坑的正上方进行烟气捕集;步骤三、扒渣:在步骤二的开盖烟气捕集基础上,将前卷帘门收起,进行翻渣及挖渣操作,扒渣后通过卷扬机盖好闷坑盖板进行闷渣。采用本装置顶部移动罩捕集需要的风量,只有常规屋顶罩风量的1/2,但捕集效果远远好于屋顶罩。极大的减少了一次性投资和运行费用,净化了车间环境,完全可以满足新的环保要求。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下,有很好的推广价值。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闷渣捕集罩,包括闷坑(1)和主梁(2),所述主梁(2)随行车横向和纵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2)前部的下方两侧设有设有罩板(3),所述罩板(3)与闷坑(1)的两侧相对应,所述罩板(3)下方设有侧卷帘门(4),所述主梁(2)的上方设有轨道(5),轨道(5)上设有罩体横向移动机构(6),顶部移动罩(7)通过罩体横向移动机构(6)在轨道(5)上横向移动,所述顶部移动罩(7)的前侧设有前卷帘门(8)。/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12 CN 20192151441891.一种热闷渣捕集罩,包括闷坑(1)和主梁(2),所述主梁(2)随行车横向和纵向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2)前部的下方两侧设有设有罩板(3),所述罩板(3)与闷坑(1)的两侧相对应,所述罩板(3)下方设有侧卷帘门(4),所述主梁(2)的上方设有轨道(5),轨道(5)上设有罩体横向移动机构(6),顶部移动罩(7)通过罩体横向移动机构(6)在轨道(5)上横向移动,所述顶部移动罩(7)的前侧设有前卷帘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闷渣捕集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闷坑(1)上设有开盖装置,包括卷扬机(9)、开盖支架(10)和闷坑盖板(11),所述开盖支架(10)顶部设有定滑轮(12),所述闷坑盖板(11)的一端与地面铰接,另一端通过定滑轮(12)与卷扬机(9)的钢丝绳(9.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闷渣捕集罩,其特征在于:倒渣状态时,顶部移动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龙堂陈岗陈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星永邦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