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3591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8:40
一种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槽、分离槽、污水移送装置、静置槽,其中,污水移送装置包括泵、连接在所述泵两侧的水管、带动所述泵运转的电机,水管右侧端部伸入静置槽内,分离槽槽底上表面可转动地设置有转盘,在转盘转动时,能够带动分离槽内的污水转动形成漩涡,水管左侧端部从漩涡中心处伸入分离槽内,通过在分离槽槽底设置可转动地转盘,使得转盘在转动时带动分离槽内的污水旋转形成漩涡,通过离心力将污水中的大部分污泥甩向分离槽的槽壁,通过污水移送装置将分离槽内含有少量污泥的污水从漩涡中心抽出,并将其导向静置槽进行静置,使污水中的少量污泥沉淀到静置槽槽底,实现污泥与水分离的技术效果。

A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of plate roller gr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刷版辊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印刷版辊在制造过程需要对印刷版辊的外表面进行研磨,在研磨过程中,版辊研磨机产生的铁屑、砂轮屑及其他污物混入冷却水中一同排出,形成大量污水,不仅浪费水资源,还污染环境,随着环保标准的逐步提升,上述污水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亟需一种能够将版辊研磨机产生的污水中污泥与水分离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将版辊研磨机产生的污水中污泥与水分离的污水处理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位于版辊研磨机排水口的下方;分离槽,所述分离槽位于所述沉淀槽右侧,所述分离槽与所述沉淀槽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左侧端部连接在所述沉淀槽侧壁的上部,所述连接管的右侧端部连接在所述分离槽侧壁的部;污水移送装置,所述污水移送装置包括泵、连接在所述泵两侧的水管、带动所述泵运转的电机,所述水管左侧端部伸入所述分离槽内;静置槽,所述静置槽位于所述分离槽右侧,所述水管右侧端部伸入所述静置槽内;所述分离槽槽底上表面可转动地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凸起,在所述转盘转动时,所述凸起带动所述分离槽内的污水转动形成漩涡,所述水管左侧端部从所述漩涡中心处伸入所述分离槽内,并位于所述凸起上方。优选地,所述分离槽槽底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侧壁与所述分离槽内壁之间具有容纳污泥的污泥腔。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污泥腔底部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打开时,所述污泥腔中的污泥能够顺利流出。优选地,所述分离槽为一开口圆桶,所述连接管的右侧端部与所述分离槽侧壁相连通,形成所述分离槽的切向入口。优选地,所述电机的24V控制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水管的左侧端部的开口处,所述控制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转盘中心,在所述分离槽内的污水水面高于所述开口所在的平面时,所述控制线接通,所述电机运行,在所述分离槽内的污水水面低于所述开口所在的平面时,所述控制线断开,所述电机停止。优选地,所述沉淀槽的槽底倾斜于水平面设置,所述槽底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侧低于靠近所述连接管的一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槽底倾斜的角度范围为5°-25°。优选地,所述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静置槽内经过处理的污水泵入研磨机砂轮喷水口进行重复利用的循环水泵。优选地,所述静置槽有多个,所述多个静置槽相互之间通过导水槽相连通。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通过在分离槽槽底设置可转动地转盘,使得转盘在转动时带动分离槽内的污水旋转形成漩涡,通过离心力将污水中的大部分污泥甩向分离槽的槽壁,通过污水移送装置将分离槽内含有少量污泥的污水从漩涡中心抽出,并将其导向静置槽进行静置,使污水中的少量污泥沉淀到静置槽槽底,实现污泥与水分离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3为附图2中沉淀槽A-A方向的剖视图。附图4为附图2中分离槽B-B方向的剖视图。其中:100、沉淀槽;101、版辊研磨机排水口;102、槽底;200、分离槽;201、连接管;202、转盘;203、凸起;204、凸台;205、污泥腔;206、阀门;300、污水移送装置;301、泵;302、水管;303、电机;304、电机控制线;400、第一静置槽;401、第二静置槽;402、第三静置槽;403、第一导水槽;404、第二导水槽;405、循环水泵;500、污水;501、污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技术描述的左、右方向是指图2中的左、右方向。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沉淀槽100、分离槽200、污水移送装置300、第一静置槽400、第二静置槽401、第三静置槽402、循环水泵405,其中,沉淀槽100位于版辊研磨机排水口101的下方;分离槽200位于沉淀槽100右侧,分离槽200与沉淀槽100通过连接管201进行连接,连接管201的左侧端部连接在沉淀槽100侧壁上部的出水口上,连接管201的右侧端部连接在分离槽100侧壁上部的进水口上,当沉淀槽100内接收的污水量逐渐增多时,污水水面浸过沉淀槽100侧壁上部的出水口的最低点,污水通过连接管201流入分离槽100;污水移送装置300包括泵301、连接在泵301两侧的水管302、带动泵301运转的电机303,水管302左侧端部伸入分离槽200内,污水移送装置300通过电机303带动泵301转动,将污水从分离槽200内抽出;本技术提供的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位于分离槽200右侧的三个静置槽,从左向右依次为第一静置槽400、第二静置槽401、第三静置槽402,第一静置槽400与第二静置槽401之间通过第一导水槽403连通,第二静置槽401与第三静置槽402之间通过第二导水槽404连通,水管302右侧端部伸入第一静置槽400内,将泵301从分离槽200内抽出的污水移送到第一静置槽400内,第一静置槽400内的污水在经过静置后依次经过第一导水槽403、第二静置槽401、第二导水槽404最终抵达第三静置槽403,在第三静置槽403内进行静置后,通过循环水泵405将经过静置处理的污水泵入研磨机砂轮喷水口进行重复利用。如图2-3所示,沉淀槽100的槽底102倾斜于水平面设置,其远离连接管201的一侧低于靠近连接管201的一侧,形成斜面,使得污水500中的污泥在沉积到槽底102时,向远离连接管201的一侧滑动,防止过多的污泥堵塞连接管201与沉淀槽100侧壁上部连接的出水口,槽底102倾斜的角度过大,会使得沉淀槽100的容量减小,槽底102倾斜的角度过小,又起不到使污泥滑动的效果,优选地,槽底102的倾斜角度范围为5°-25°,进一步优选地,槽底102的倾斜角度为15°。如图2、图4所示,分离槽200槽底的上表面可转动地设置有转盘202,转盘202上设置有三个凸起203,在转盘202转动时,凸起203能够带动分离槽200内的污水500转动并形成漩涡,使得污水500中的污泥501被离心力甩向分离槽200的槽壁,并在重力作用下下落至槽底,水管302左侧端部伸入污水500转动形成的漩涡的中心,泵301通过水管302左侧端部抽取漩涡的中心含污泥较少的污水,并将其导入第一静置槽400内,为避免凸起203旋转时与水管302左侧端部发生碰撞,水管302左侧端部位于凸起203的上方,图4示出了本技术中分离槽200的一种优选方式,分离槽200为一开口圆桶,连接管201的右侧端部与分离槽200侧壁相连通,形成分离槽200的切向入口,在污水经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n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位于版辊研磨机排水口的下方;/n分离槽,所述分离槽位于所述沉淀槽右侧,所述分离槽与所述沉淀槽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左侧端部连接在所述沉淀槽侧壁的上部,所述连接管的右侧端部连接在所述分离槽侧壁的上部;/n污水移送装置,所述污水移送装置包括泵、连接在所述泵两侧的水管、带动所述泵运转的电机,所述水管左侧端部伸入所述分离槽内;/n静置槽,所述静置槽位于所述分离槽右侧,所述水管右侧端部伸入所述静置槽内;/n其特征在于:/n所述分离槽槽底上表面可转动地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凸起,在所述转盘转动时,所述凸起带动所述分离槽内的污水转动形成漩涡,所述水管左侧端部从所述漩涡中心处伸入所述分离槽内,并位于所述凸起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位于版辊研磨机排水口的下方;
分离槽,所述分离槽位于所述沉淀槽右侧,所述分离槽与所述沉淀槽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左侧端部连接在所述沉淀槽侧壁的上部,所述连接管的右侧端部连接在所述分离槽侧壁的上部;
污水移送装置,所述污水移送装置包括泵、连接在所述泵两侧的水管、带动所述泵运转的电机,所述水管左侧端部伸入所述分离槽内;
静置槽,所述静置槽位于所述分离槽右侧,所述水管右侧端部伸入所述静置槽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离槽槽底上表面可转动地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多个凸起,在所述转盘转动时,所述凸起带动所述分离槽内的污水转动形成漩涡,所述水管左侧端部从所述漩涡中心处伸入所述分离槽内,并位于所述凸起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槽槽底设置有凸台,所述转盘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凸台上,所述凸台侧壁与所述分离槽内壁之间具有容纳污泥的污泥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版辊研磨机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腔底部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打开时,所述污泥腔中的污泥能够顺利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永昌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丽盛制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