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碳发热膜双电极冷贴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机架,所述上料机架上对称设有两送料座,各送料座上分别转动安装有送料盘,各所述送料盘分别连接有送料控制电机;所述送料座上固定安装有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传感器上转动安装张力检测辊,所述送料座上转动安装第一导料压辊,所述上料机架上转动安装第二导料压辊,所述张力传感器信号连接送料控制器,所述送料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送料控制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送料控制电机可形成低速输送,使得电极薄带形成张紧,所述张力传感器实时检测张力检测辊上张力的大小,并最终给送料控制电机信号,达到根据张紧力控制送料盘转速的效果,使得送料时张紧力保持稳定。
Nano carbon heating film double electrode cold stick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米碳发热膜双电极冷贴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纳米碳发热膜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纳米碳发热膜双电极冷贴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纳米碳发热膜,也叫纳米碳电热膜、石墨烯电热膜等,简称发热膜或者电热膜,现已广泛应用于取暖、电器、大棚等多个领域。其加工方法主要是,首先将纳米碳浆通过网印方式印刷在基膜上形成纳米碳网印膜,待纳米碳浆干燥形成导电层后,将纳米碳网印膜与另一基膜压合,压合过程中贴入电极,最终形成成品。目前将纳米碳网印膜与另一基膜压合通常使用覆合机来完成,覆合机的进料侧需同时输送纳米碳网印膜和电极。其中电极多为铜质或者其他导电金属的薄带状,电极薄带通常是被盘绕在送料盘上,在电极薄带被输送入覆合机后,因覆合机内压合的抽拉作用,电极薄带会不断从转动的送料盘上扯出,实现电极上料。这种上料结构电极薄带张紧力度难以保证,容易影响压合时电极的压合位置和压合效果,最终影响到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保证电极薄带上料时张紧力度稳定,利于保证成品质量的纳米碳发热膜双电极冷贴上料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纳米碳发热膜双电极冷贴上料装置,包括设置在覆合机的进料侧的上料机架,所述上料机架上位于所述覆合机的进料口上方对称设有两送料座,各所述送料座上分别转动安装有送料盘,各所述送料盘分别连接有送料控制电机;所述送料座上固定安装有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传感器上转动安装有张力检测辊,所述送料座上位于所述送料盘和所述张力检测辊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导料压辊,所述上料机架上位于所述张力检测辊与所述进料口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导料压辊,所述张力传感器信号连接有送料控制器,所述送料控制器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送料控制电机。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张力传感器为LX型集成式张力传感器,所述送料控制器集成设置在所述张力传感器内,所述张力检测辊转动安装在所述张力传感器的负载板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送料控制电机为伺服电机。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所述送料座与所述上料机架之间分别设有上料位置调节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料位置调节装置包括两横向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料机架上的调节滑杆,所述送料座上设有与两所述调节滑杆分别对应的调节滑孔,所述上料机架上转动安装有调节螺杆,所述送料座上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杆对应的调节螺孔,所述调节螺杆连接有调节控制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控制器为调节手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纳米碳发热膜双电极冷贴上料装置,包括设置在覆合机的进料侧的上料机架,所述上料机架上位于所述覆合机的进料口上方对称设有两送料座,各所述送料座上分别转动安装有送料盘,各所述送料盘分别连接有送料控制电机;所述送料座上固定安装有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传感器上转动安装有张力检测辊,所述送料座上位于所述送料盘和所述张力检测辊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导料压辊,所述上料机架上位于所述张力检测辊与所述进料口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导料压辊,所述张力传感器信号连接有送料控制器,所述送料控制器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送料控制电机。本技术所述送料控制电机可形成低速输送,使得电极薄带在被输送上料时本身形成一定的张紧力,所述张力检测辊上受到所述第一导料压辊与所述第二导料压辊之间电极薄带的输送张力,所述张力传感器实时检测该张力的大小,并通过所述送料控制器转换为控制信号输送给所述送料控制电机,达到根据张紧力控制所述送料盘转速的效果,从而使得送料时张紧力保持稳定。本技术结构简单,可保证电极上料时张紧力度稳定,利于保证成品质量。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料机架;2-送料座;3-送料盘;4-送料控制电机;5-张力传感器;6-负载板;7-张力检测辊;8-第一导料压辊;9-第二导料压辊;10-进料口;11-调节滑杆;12-调节螺杆;13-调节手轮;14-电极薄带;15-纳米碳网印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纳米碳发热膜双电极冷贴上料装置,包括设置在覆合机的进料侧的上料机架1,所述上料机架1可以为与覆合机的机架固定连接的,也可以为单独设置的。所述上料机架1上位于所述覆合机的进料口10上方对称设有两送料座2,各所述送料座2上分别转动安装有送料盘3,电极薄带14即盘绕在所述送料盘3上,各所述送料盘3分别连接有送料控制电机4。所述送料控制电机4控制所述送料盘3的转动,并与覆合机压合时的抽拉速度形成略低的差速,以此形成电极薄带14在被输送上料时产生良好的张力。所述送料座2上固定安装有张力传感器5,所述张力传感器5上转动安装有张力检测辊7,所述送料座2上位于所述送料盘3和所述张力检测辊7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导料压辊8,所述上料机架1上位于所述张力检测辊7与所述进料口10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导料压辊9,即所述送料盘3、所述第一导料压辊8、所述张力检测辊7和所述第二导料压辊9对电极薄带14形成曲折的输送路线,可减少电极薄带14输送的晃动,同时所述张力检测辊7处因前后分别有所述第一导料压辊8和第二导料压辊9的存在,所以电极薄带14在输送过程中的张力会施加给所述张力检测辊7一个压力,该压力可反映出电极薄带14在输送过程中张力的大小。所述张力传感器5信号连接有送料控制器,所述送料控制器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送料控制电机4,本实施例所述张力传感器5为LX型集成式张力传感器5,所述送料控制器集成设置在所述张力传感器5内,所述张力检测辊7转动安装在所述张力传感器5的负载板6上。LX型集成式张力传感器5为公知技术,其结构通常为盒体上通过钢片固定安装一负载板6,负载板6连接一板簧,盒体内通过差接变压器检测板簧变形量来检测拉压力变化,且盒体内集成有控制器将检测到的信号输出为可用的控制信号,盒体内集成的控制器即为本实施例所述送料控制器,所述张力检测辊7转动安装在所述负载板6上,所述负载板6可随所述张力检测辊7所受压力的变化引起板簧变化,从而使得所述张力传感器5可检测到电极薄带14张力变化。本实施例所述送料控制电机4为伺服电机,便于通过电压或者电流信号改变转速。本实施例两所述第二导料压辊9一体设置,即本实施例设置一长度较长的第二导料压辊9,使得两所述张力检测辊7输出的电极薄带14可共用,这样可减少本实施例结构复杂度,使整体结构更简单实用。两所述送料座2与所述上料机架1之间分别设有上料位置调节装置,所述上料位置调节装置可调节两所述送料盘3的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纳米碳发热膜双电极冷贴上料装置,包括设置在覆合机的进料侧的上料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架上位于所述覆合机的进料口上方对称设有两送料座,各所述送料座上分别转动安装有送料盘,各所述送料盘分别连接有送料控制电机;所述送料座上固定安装有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传感器上转动安装有张力检测辊,所述送料座上位于所述送料盘和所述张力检测辊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导料压辊,所述上料机架上位于所述张力检测辊与所述进料口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导料压辊,所述张力传感器信号连接有送料控制器,所述送料控制器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送料控制电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纳米碳发热膜双电极冷贴上料装置,包括设置在覆合机的进料侧的上料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架上位于所述覆合机的进料口上方对称设有两送料座,各所述送料座上分别转动安装有送料盘,各所述送料盘分别连接有送料控制电机;所述送料座上固定安装有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传感器上转动安装有张力检测辊,所述送料座上位于所述送料盘和所述张力检测辊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导料压辊,所述上料机架上位于所述张力检测辊与所述进料口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二导料压辊,所述张力传感器信号连接有送料控制器,所述送料控制器的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送料控制电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发热膜双电极冷贴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传感器为LX型集成式张力传感器,所述送料控制器集成设置在所述张力传感器内,所述张力检测辊转动安装在所述张力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潇,马冬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启原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