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分类收集垃圾的可循环使用的垃圾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40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分类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分类收集垃圾的可循环使用的垃圾袋,包括垃圾袋本体,垃圾袋本体具有一收纳腔体,收纳腔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开口,收纳腔体的底部封闭并且设有方便倾倒垃圾的第一把手,开口相对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把手;垃圾袋本体是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的编织袋,该编织袋的经、纬向拉丝密度分别为10~20根/10cm,基材克重为90~250g/m

A recyclable garbage bag convenient for sorting and collecting garb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分类收集垃圾的可循环使用的垃圾袋
本技术涉及垃圾分类收集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分类收集垃圾的可循环使用的垃圾袋。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大力发展,城市垃圾收集以及处理问题日益严重,目前已经成为整个中国社会关注的热点。实行垃圾分类,有利于优化生活环境,节约使用资源,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中国正从国家层面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各个城市积极响应,因地制宜,勇于探索。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从今年开始,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19年6月,住建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上海在全国率先构建“不分类不收运,不分类不处置”倒逼机制,推动垃圾分类投放驳运处置闭环衔接;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垃圾分类后,可回收垃圾直接运送到相关回收部门,干湿垃圾各尽其用,湿垃圾经过发酵等生化处理,产生的沼气将被用来发电,只有少量无法处理的部分才会被填埋。有害垃圾则由卫生监管部门专门回收处理,降低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各大城市接下来都将实行垃圾分类。而随着垃圾分类收集的实施,也在分类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比如,目前国内主要将垃圾分为四类进行分类处理,即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随着分类的增加,社区居民以及学校、办公场所随之而来的袋装垃圾反而有增加趋势,因为,这些袋装垃圾绝大多数使用的是一次性的聚乙烯(PE)薄膜袋,一次性PE薄膜袋的用量增加,虽然有利于垃圾的收集和归类分别处理,但同时反而助长了袋装垃圾的个数和PE薄膜袋消费的增长,大量一次性PE薄膜袋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更多的污染。因此,在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过程中,应当从源头上减少一次性PE薄膜袋的使用,亟需开发出一种便于分类收集垃圾且能够循环使用的垃圾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于分类收集垃圾的可循环使用的垃圾袋,该垃圾袋使用方便,既能够单独装垃圾使用,又能够装入垃圾桶配套使用,而且强度高、耐候性优异,可循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一种便于分类收集垃圾的可循环使用的垃圾袋,包括垃圾袋本体,所述垃圾袋本体具有一收纳腔体,所述收纳腔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开口,所述收纳腔体的底部封闭并且设置有方便倾倒垃圾的第一把手,所述开口相对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把手;所述垃圾袋本体是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的编织袋,该编织袋的拉丝密度经、纬向分别为10~20根/10cm,基材克重为90~250g/m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垃圾袋本体呈上部大、底部小的锥形立方体形状。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垃圾袋本体的顶部开口端的尺寸为长度380~420mm,宽度380~420mm;所述垃圾袋本体的底部封闭端的尺寸为长度280~320mm,宽度280~320mm,所述垃圾袋本体的高度为650~750mm。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垃圾袋本体的顶部开口端的周边设置有45~55mm的包边,两个第二把手分别设置于相对的两侧包边的中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把手的长度为180~200mm,宽度为30~50mm。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把手的长度为150~170mm,宽度为40~60mm。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垃圾袋本体的两侧部分别设置加强筋。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收纳腔体的内壁设置有防水淋膜。所述垃圾袋的物理强度和化学性能满足以下表1的要求:表1.垃圾袋的物理强度和化学性能要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分类收集垃圾的可循环使用的垃圾袋,包括垃圾袋本体,垃圾袋本体具有一收纳腔体,收纳腔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开口,收纳腔体的底部封闭并且设置有方便倾倒垃圾的第一把手,开口相对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把手。采用上述结构的垃圾袋,当打开垃圾袋的顶部开口时,可以自立不倒,使用非常方便,既能够单独装垃圾使用,又能够装入垃圾桶配套使用,当装满垃圾后,利用两侧端的第二把手,可将垃圾袋快速从垃圾桶中拿出以及方便倾斜垃圾袋排放垃圾;另一方面,与一次性的PE薄膜袋相比,本技术的垃圾袋本体是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的编织袋,其特性是该编织袋的拉丝密度经、纬向分别为10~20根/10cm,基材克重为90~250g/m2,不仅强度远远大于一次性的PE薄膜袋,而且具有优异的耐候性、抗紫外和抗辐射性能,能够在高热、严寒、雨水、风雪、阳光光照等特殊环境条件下长期使用而强度仍然能够保持在50%以上,耐候性使用寿命可达到10年以上,而且相比垃圾桶非常容易清洗,因此,该垃圾袋可以近乎无限次地循环使用,从而可以从源头上减少一次性PE薄膜袋的使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该垃圾袋可以用于社区居民、办公场所、学校、商业综合体等公共场所的垃圾分类收集使用,其具有非常好的产业化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分类收集垃圾的可循环使用的垃圾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垃圾袋本体1、开口10、第一把手11、加强筋12;第二把手2、包边3。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的一种便于分类收集垃圾的可循环使用的垃圾袋,如图1所示,包括垃圾袋本体1,垃圾袋本体1呈上部大、底部小的锥形立方体形状,该垃圾袋本体1具有一收纳腔体,收纳腔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开口10,收纳腔体的底部封闭并且开设有利于倾倒垃圾的第一把手11,开口10相对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把手2。采用上述结构的垃圾袋,当打开垃圾袋的顶部开口10时,可以自立不倒,使用非常方便,既能够单独装垃圾使用,又能够装入垃圾桶配套使用,当装满垃圾后,利用两侧端的第二把手2,可将垃圾袋快速从垃圾桶中拿出以及方便倾斜垃圾袋排放垃圾。具体的,第一把手11的长度为150~170mm,宽度为40~60mm。在倾斜倒垃圾时,该第一把手11具有可着力点,有利于倾斜垃圾袋的操作。另一方面,与一次性的PE薄膜袋相比,本技术的垃圾袋本体1是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的编织袋,其特性是:该编织袋的拉丝密度经、纬向分别为10~20根/10cm,基材克重为90~250g/m2,其不仅强度远远大于一次性的PE薄膜袋,而且具有优异的耐候性、抗紫外和抗辐射性能,能够在高热、严寒、雨水、风雪、阳光光照等特殊环境条件下长期使用而强度仍然能够保持在50%以上,耐候性使用寿命可达到10年以上,而且非常容易清洗,因此,该垃圾袋可以近乎无限次地循环使用,从而可以从源头上减少一次性PE塑料袋的使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本实施例中,垃圾袋本体1的顶部开口端的尺寸为长度380~42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分类收集垃圾的可循环使用的垃圾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袋本体,所述垃圾袋本体具有一收纳腔体,所述收纳腔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开口,所述收纳腔体的底部封闭并且设置有方便倾倒垃圾的第一把手,所述开口相对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把手;所述垃圾袋本体是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的编织袋,该编织袋的拉丝密度经、纬向分别为10~20根/10cm,基材克重为90~250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分类收集垃圾的可循环使用的垃圾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袋本体,所述垃圾袋本体具有一收纳腔体,所述收纳腔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开口,所述收纳腔体的底部封闭并且设置有方便倾倒垃圾的第一把手,所述开口相对的两侧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把手;所述垃圾袋本体是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的编织袋,该编织袋的拉丝密度经、纬向分别为10~20根/10cm,基材克重为90~250g/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分类收集垃圾的可循环使用的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袋本体呈上部大、底部小的锥形立方体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分类收集垃圾的可循环使用的垃圾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袋本体的顶部开口端的尺寸为长度380~420mm,宽度380~420mm;所述垃圾袋本体的底部封闭端的尺寸为长度280~320mm,宽度280~320mm,所述垃圾袋本体的高度为650~7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荣春史国金史炳斌史宏杰史霖郭嘉皓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波斯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