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液分离的垃圾桶,包括外壳、垃圾桶主体和导流管,垃圾桶主体的底部为滤水隔层,垃圾桶主体下方设有呈抽屉状的收集槽,收集槽设于外壳内,外壳与收集槽可拆式连接,外壳与收集槽前后滑动连接;收集槽的底部设有液体出口,外壳的外侧设有连接件,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设于液体出口上,导流管的另一端与连接件可拆式连接,导流管由柔性材料制成。通过设置滤水隔层,固体垃圾会留在固体部内,油或水等液体会流到收集槽内,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而外壳与收集槽可拆式连接,需要清理垃圾液时可取出收集槽倒掉垃圾液;同时,还设置有导流管,可以把导流管放平排放垃圾液。
A garbage can for solid-liquid s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液分离的垃圾桶
本技术涉及垃圾贮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液分离的垃圾桶。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各种场合都会使用到垃圾桶。厨房中的垃圾桶,因为有油或水等液体,垃圾桶内的垃圾很容易发酵而产生气味,而且这些垃圾液会积聚在垃圾桶的底部、滋生细菌,对垃圾的后续处理也麻烦。因此,一种固液分离的垃圾桶被需求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液分离的垃圾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固液分离的垃圾桶,包括外壳、垃圾桶主体和导流管,所述外壳的顶部敞开,所述垃圾桶主体设于外壳内,所述垃圾桶主体的底部为滤水隔层,所述垃圾桶主体下方设有呈抽屉状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设于外壳内,所述外壳与收集槽可拆式连接,外壳与收集槽前后滑动连接;所述收集槽的底部设有液体出口,所述外壳的外侧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与外壳固接,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设于液体出口上,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与连接件可拆式连接,所述导流管由柔性材料制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件为迫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管由透明材料制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垃圾桶主体的顶部设有桶盖,所述桶盖内设有透气腔,所述透气腔具有至少两个开口,其中一个开口与垃圾桶主体内部连通,另一个开口设于所述外壳外侧,透气腔内设有活性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垃圾桶主体的顶部设有桶盖,所述桶盖的顶部设有尖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垃圾桶主体的顶部设有桶盖,所述外壳与垃圾桶主体之间设有空隙夹层,所述桶盖与外壳铰接,铰接处称为第一铰点,所述空隙夹层内设有竖向设置的撑杆,撑杆设于第一铰点与垃圾桶主体之间,撑杆的上端与桶盖铰接;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杠杆组件,所述杠杆组件包括铰座、连杆和踏板,所述铰座与外壳固接,横向设置的连杆的中部与铰座铰接,连杆的一端与撑杆的下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固设有所述踏板,踏板设于外壳的外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上固设有篮框,篮框设于外壳外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上设有提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与垃圾桶主体之间设有空隙夹层,所述外壳与垃圾桶主体通过抵接结构连接,所述抵接结构包括上抵接件和设于上抵接件下侧的下抵接件,所述上抵接件与垃圾桶主体固接,所述下抵接件与外壳固接,所述上抵接件与下抵接件抵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固液分离的垃圾桶,通过设置滤水隔层,往垃圾桶主体内丢入垃圾时固体垃圾会留在固体部内,油或水等液体会流到收集槽内,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而外壳与收集槽可拆式连接,需要清理垃圾液时可取出收集槽倒掉垃圾液;同时,还设置有导流管,可以把导流管放平排放垃圾液,若垃圾桶放在水槽旁,平时就可以将导流管放平,这样产生的垃圾液随时可以流出,防止液体积攒产生异味、滋生细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技术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至图5,这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具体地:一种固液分离的垃圾桶,包括外壳01、垃圾桶主体07和导流管03,所述外壳01的顶部敞开,所述垃圾桶主体07设于外壳01内,所述垃圾桶主体07的底部为滤水隔层04,所述垃圾桶主体07下方设有呈抽屉状的收集槽05,所述收集槽05设于外壳01内,所述外壳01与收集槽05可拆式连接,外壳01与收集槽05前后滑动连接;所述收集槽05的底部设有液体出口,所述外壳01的外侧设有连接件02,连接件02与外壳01固接,所述导流管03的一端设于液体出口上,所述导流管03的另一端与连接件02可拆式连接,所述导流管03由柔性材料制成。通过设置滤水隔层04,固体垃圾会留在固体部内,油或水等液体会流到收集槽05内,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而外壳01与收集槽05可拆式连接,需要清理垃圾液时可取出收集槽05倒掉垃圾液;同时,还设置有导流管03,需要排放垃圾液时,可以把导流管03从连接件02上拆卸下来、放平,即可直接排放垃圾液,若垃圾桶放在水槽旁,平时就可以将导流管03放平,这样产生的垃圾液随时可以流出,防止液体积攒产生异味、滋生细菌;本实施例中滤水隔层04是筛网。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件02为迫码。这样结构简单,便于设置,导流管03与迫码卡接、便于连接或拆分。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观察导流管03的液面高度即可得知收集槽05内的液面高度,为了便于观察导流管03的液面高度,所述导流管03由透明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导流管03为透明橡胶管。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垃圾桶主体07的顶部设有桶盖10,所述桶盖10内设有透气腔13,所述透气腔13具有至少两个开口12,其中一个开口12与垃圾桶主体07内部连通,另一个开口12设于所述外壳01外侧,透气腔13内设有活性炭。这样垃圾桶主体07内部与外界空气连通,能利用活性炭吸收垃圾桶主体07内的异味,打开桶盖10时飘散出的异味较淡。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垃圾桶主体07的顶部设有桶盖10,所述桶盖10的顶部设有尖刺11。这样可将垃圾袋放在桶盖10的尖刺11上扎小孔,然后把垃圾袋套在垃圾桶主体07内,垃圾液能通过小孔流出,而固体垃圾仍留在垃圾袋内、能通过垃圾袋带走固体垃圾。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垃圾桶主体07的顶部设有桶盖10,所述外壳01与垃圾桶主体07之间设有空隙夹层21,所述桶盖10与外壳01铰接,铰接处称为第一铰点,所述空隙夹层21内设有竖向设置的撑杆22,撑杆22设于第一铰点与垃圾桶主体07之间,撑杆22的上端与桶盖10铰接;所述外壳01的底部设有杠杆组件,所述杠杆组件包括铰座23、连杆25和踏板24,所述铰座23与外壳01固接,横向设置的连杆25的中部与铰座23铰接,连杆25的一端与撑杆22的下端铰接,连杆25的另一端固设有所述踏板24,踏板24设于外壳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液分离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垃圾桶主体和导流管,所述外壳的顶部敞开,所述垃圾桶主体设于外壳内,所述垃圾桶主体的底部为滤水隔层,所述垃圾桶主体下方设有呈抽屉状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设于外壳内,所述外壳与收集槽可拆式连接,外壳与收集槽前后滑动连接;所述收集槽的底部设有液体出口,所述外壳的外侧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与外壳固接,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设于液体出口上,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与连接件可拆式连接,所述导流管由柔性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液分离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垃圾桶主体和导流管,所述外壳的顶部敞开,所述垃圾桶主体设于外壳内,所述垃圾桶主体的底部为滤水隔层,所述垃圾桶主体下方设有呈抽屉状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设于外壳内,所述外壳与收集槽可拆式连接,外壳与收集槽前后滑动连接;所述收集槽的底部设有液体出口,所述外壳的外侧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与外壳固接,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设于液体出口上,所述导流管的另一端与连接件可拆式连接,所述导流管由柔性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液分离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迫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液分离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由透明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液分离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主体的顶部设有桶盖,所述桶盖内设有透气腔,所述透气腔具有至少两个开口,其中一个开口与垃圾桶主体内部连通,另一个开口设于所述外壳外侧,透气腔内设有活性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液分离的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主体的顶部设有桶盖,所述桶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美苑,兰青,郑润楠,李鰼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