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常微压密闭系统的水封安全装置,包括:罐体和罐体内隔板,罐体内通过罐体内隔板将内部腔室分割为底部相互连通的两部分腔室,密封液体设置于底部的连通区域内,进而将两部分密封隔离,沼气腔室一侧的罐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此侧下端液体部分和上端气体部分的沼气侧液柱;大气腔室一侧的罐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此侧下端液体部分和上端气体部分的大气侧液柱;上述技术方案,既能超压排放,又能负压吸入,从而改变了传统水封罐只能作单纯泄放功能用途,同时由于水封作用的存在,无论其工作状态是排放还是吸入都起到了一般性阻火器起不到的安全性能效果,尤其对危险气体存在环境的安全保护相对传统装置而言优势明显。
A water seal safety device of constant micro pressure close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常微压密闭系统的水封安全装置
本技术涉及改进沼气产生、存储过程中安全性能的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常微压密闭系统的水封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国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鼓励利用新技术、新能源,以减轻温室效应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的前提下,沼气作为一种具有较高燃值的清洁、可再生燃料,得到国家政府以及各行各业的高度关注。随着在农业、工业上生产沼气技术的发展,人民从中受益颇多,但是沼气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燃料的同时,亦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其安全性不容忽视,尤其在其产生、存储过程,如安全保护措施设置不当或发生故障,安全性能就很难掌控,一旦发生危险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是生态环境都是不可逆转性的破坏。所以改进沼气产生、存储过程安全性保障技术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常微压密闭系统的水封安全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常微压密闭系统的水封安全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内隔板,沼气入口管,通气管,补液管,补液阀,沼气侧液柱,大气侧液柱,排放管,排放阀,沼气入口管控制阀,沼气入口管均压阀。罐体内通过罐体内隔板将内部腔室分割为底部相互连通的两部分腔室,密封液体设置于底部的连通区域内,进而将两部分密封隔离,其中一部分上部与沼气入口管连通,为沼气腔室,另一部分上部设置通气管与大气连通,为大气腔室;沼气腔室一侧的罐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此侧下端液体部分和上端气体部分的沼气侧液柱;大气腔室一侧的罐体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此侧下端液体部分和上端气体部分的大气侧液柱;通气管与沼气腔室顶部通过分支管路连通,且位于此管路上设置有沼气入口管均压阀;在沼气入口管上设置有沼气入口管控制阀;在大气侧液柱液面以下区域设置有排放管,且排放管上设置有排放阀;补液管一端与液体注入设备连接,另一端与排放管连接,在补液管上设置有补液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保证了厌氧反应器内部正常的工作压力,主要特点是既能超压排放,又能负压吸入,从而改变了传统水封罐只能作单纯泄放功能用途,同时由于水封作用的存在,无论其工作状态是排放还是吸入都起到了一般性阻火器起不到的安全性能效果,尤其对危险气体存在环境的安全保护相对传统装置而言优势明显。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选材的多样性,不限于传统呼吸阀只能采用金属材质,本装置可选用如工程塑料、PP材质等材质,不但安装重量减轻,同时成本也减小;2、日常免维护、无故障保证,此装置结构简单主要由罐体、隔板、连接管组成,而无任何传动件、密封件,日常无需任何保养润滑,而只需确认正常水封液位就可以了,特别是无需传统装置安全性能整定需求;3、真正做到零火花、零泄漏保护,传统的呼吸阀在开关动作时不可避免静电或火花的产生,所以均需额外配备阻火器,而本装置由于水封的开关作用完美解决了这一点,不但无火花,而且无泄漏。基于上述理由本技术可在其它常微压密闭系统,特别是危险气体环境的安全保护领域广泛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装置常压校定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超压排放功能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装置负压吸入功能原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布局示意图。图中:1、罐体,2、罐体内隔板,3、沼气入口管,4、通气管,5、补液管,6、补液阀,7、沼气侧液柱,8、大气侧液柱,9、排放管,10、排放阀,11、沼气入口管控制阀,12、沼气入口管均压阀。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向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常微压密闭系统的水封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罐体内隔板(2),沼气入口管(3),通气管(4),补液管(5),补液阀(6),沼气侧液柱(7),大气侧液柱(8),排放管(9),排放阀(10),沼气入口管控制阀(11)和沼气入口管均压阀(12);/n所述罐体(1)内通过罐体内隔板(2)将内部腔室分割为底部相互连通的两部分腔室,密封液体设置于底部的连通区域内,进而将两部分密封隔离,其中一部分腔室的上部与沼气入口管(3)连通,为沼气腔室,另一部分腔室的上部设置通气管与大气连通,为大气腔室;/n所述沼气腔室一侧的罐体(1)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此侧下端液体部分和上端气体部分的沼气侧液柱(7);/n所述大气腔室一侧的罐体(1)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此侧下端液体部分和上端气体部分的大气侧液柱(8);/n所述通气管(4)与沼气腔室顶部通过分支管路连通,且位于此管路上设置有沼气入口管均压阀(12);/n在沼气入口管(3)上设置有沼气入口管控制阀(11);/n在大气侧液柱(8)液面以下区域设置有排放管(9),且排放管(9)上设置有排放阀(10);/n所述补液管(5)一端与液体注入设备连接,另一端与排放管(9)连接,在补液管(5)上设置有补液阀(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微压密闭系统的水封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罐体内隔板(2),沼气入口管(3),通气管(4),补液管(5),补液阀(6),沼气侧液柱(7),大气侧液柱(8),排放管(9),排放阀(10),沼气入口管控制阀(11)和沼气入口管均压阀(12);
所述罐体(1)内通过罐体内隔板(2)将内部腔室分割为底部相互连通的两部分腔室,密封液体设置于底部的连通区域内,进而将两部分密封隔离,其中一部分腔室的上部与沼气入口管(3)连通,为沼气腔室,另一部分腔室的上部设置通气管与大气连通,为大气腔室;
所述沼气腔室一侧的罐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国荣,吴文东,徐红岩,吴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