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喷射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326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7:08
燃料喷射阀具备阀针(20)(阀体)、固定芯(13)、可动芯(30)、第1弹簧部件(SP1)(弹簧部件)及杯状体(50)(闭阀力传递部件)。可动芯具有在向反喷孔侧移动了规定量的时点抵接在阀体的第1芯抵接面(32c)、以及在向反喷孔侧的移动时与杯状体抵接的第2芯抵接面(32b)。可动芯、杯状体及阀针形成被可动芯、杯状体及阀针包围而积存燃料的燃料积存室(B1),第1芯抵接面位于燃料积存室的内部。杯状体中的与第2芯抵接面抵接的部分将燃料积存室的内部与外部分隔,在第1芯抵接面及第2芯抵接面,形成有使燃料积存室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通槽(32e)。由此,能够在采用芯助推构造的同时抑制燃料喷射量的离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燃料喷射阀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2017年9月29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189883号及2018年9月11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169993号主张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全部内容。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
技术介绍
以往的燃料喷射阀具备随着向线圈的通电而产生磁吸引力的固定芯、被固定芯吸引而移动的可动芯、和通过移动的可动芯开阀动作而使燃料从喷孔喷射的阀体。并且,近年来随着燃料的高压化,有向阀体施力的闭阀力变大的趋向,如果这样,则为了对抗于较大的闭阀力而开阀,需要较大的开阀力。作为该对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说明的芯助推构造。即是以下的结构:当使阀体开阀动作时,首先在不与阀体卡合的状态下使可动芯的移动开始,然后,在可动芯移动了规定量的时点,使可动芯与阀体抵接而开始开阀动作。根据这样的芯助推构造,在通电刚开始后,由于可动芯还没有与阀体卡合,所以没有受到燃压的力的可动芯能够在初始的较小的磁动势下迅速地提高可动芯的移动速度。并且,在移动速度充分地变快了的时点、即可动芯移动了规定量的时点,可动芯抵接在阀体而开始开阀动作,所以能够除了磁吸引力以外还利用可动芯的碰撞力来开阀。由此,能够在抑制开阀所需要的磁吸引力的增大的同时,即使是高压的燃料也能够使阀体开阀动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0434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上述芯助推构造中,可动芯以从开始通电到抵接在阀体的移动、和然后的一边抵接在阀体上一边的移动的两阶段进行移动。因此,新发生从通电开始到开阀开始的时间离差直接带来在1次的开阀中喷射的燃料的量的离差的问题。在进一步抑制从通电开始到开阀的时间离差的基础上抑制从通电结束到闭阀的时间离差是重要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采用芯助推构造的同时实现燃料喷射量的离差抑制的燃料喷射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技术方案,燃料喷射阀具备:阀体,将喷射燃料的喷孔开闭;固定芯,随着向线圈的通电而使磁吸引力产生;可动芯,在被固定芯吸引而向反喷孔侧移动了规定量的时点抵接在阀体,使阀体开阀动作;弹簧部件,随着阀体的开阀动作而弹性变形,发挥使阀体闭阀动作的闭阀弹性力;以及闭阀力传递部件,相对于阀体能够相对移动地配置,通过向喷孔侧相对移动而抵接在阀体,将闭阀弹性力向阀体传递。可动芯具有在向反喷孔侧移动了规定量的时点抵接在阀体上的第1芯抵接面、以及在向反喷孔侧的移动时与闭阀力传递部件抵接的第2芯抵接面。当阀体闭阀时,可动芯、闭阀力传递部件及阀体形成被可动芯、闭阀力传递部件及阀体包围而积存燃料的燃料积存室。第1芯抵接面位于燃料积存室的内部。闭阀力传递部件中的与第2芯抵接面抵接的部分将燃料积存室的内部和外部分隔。在第1芯抵接面及第2芯抵接面,形成有使燃料积存室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通槽。总之,有关该第1技术方案的燃料喷射阀是在可动芯向反喷孔侧移动了规定量的时点抵接在阀体而开阀动作的芯助推构造,具备通过相对于阀体向喷孔侧相对移动而抵接在阀体、将弹性力向阀体传递的闭阀力传递部件。并且,在可动芯的第1芯抵接面及第2芯抵接面,形成有使被可动芯、闭阀力传递部件及阀体包围的燃料积存室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通槽。顺便说一下,如果随着可动芯向反喷孔侧移动而存在于燃料积存室中的燃料被压缩,则可动芯的移动被妨碍,所以可动芯在移动规定量而与阀体抵接时的移动速度(碰撞速度)变慢。结果,由芯助推构造带来的上述效果,即“在抑制开阀所需要的磁吸引力的增大的同时,即使是高压的燃料也能够使阀体开阀动作”的效果降低。此外,由于可动芯的移动被妨碍,阀体的开阀时间离差变大,燃料喷射量的离差变大。相对于此,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由于具备使燃料积存室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通槽,所以当可动芯向反喷孔侧移动时,积存在燃料积存室中的燃料经由连通槽向外部流出。由此,积存在燃料积存室中的燃料的压缩被抑制,所以可动芯容易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可动芯的碰撞速度下降,所以能够促进由芯助推构造带来的磁吸引力降低的效果。此外,由于可动芯容易移动,所以能够抑制阀体的开阀时间离差,进而能够抑制燃料喷射量的离差。这里,相对于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连通槽被形成在可动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在突边部收容部件(闭阀力传递部件)形成有连通槽(连通路)。但是,在这样在闭阀力传递部件形成有连通槽的情况下,由于随着可动芯向反喷孔侧移动而连通槽逐渐被阀体的壁面覆盖,所以连通槽的通路截面积逐渐变小,不能充分发挥使燃料向燃料积存室的外部流出的功能。相对于此,在上述第1技术方案中,由于连通槽被形成在可动芯,所以不仅是可动芯向反喷孔侧移动规定量的期间,即使可动芯抵接在阀体,连通槽的通路截面积也不变小而被维持。因此,充分地发挥使燃料向燃料积存室的外部流出的功能,能够充分地抑制可动芯的碰撞速度力下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技术方案,燃料喷射阀具备:阀体,将喷射燃料的喷孔开闭;固定芯,随着向线圈的通电而使磁吸引力产生;可动芯,在被固定芯吸引而向反喷孔侧移动了规定量的时点抵接在阀体,使阀体开阀动作;弹簧部件,随着阀体的开阀动作而弹性变形,发挥使阀体闭阀动作的闭阀弹性力;以及闭阀力传递部件,相对于阀体能够相对移动地配置,通过向喷孔侧相对移动而抵接在阀体,将闭阀弹性力向阀体传递。当阀体闭阀时,可动芯、闭阀力传递部件及阀体形成被可动芯、闭阀力传递部件及阀体包围而积存燃料的燃料积存室。在阀体的内部,形成有使被向喷孔供给的燃料流通的内部通路。在阀体,形成有使燃料积存室与内部通路连通的连通孔。总之,有关该第2技术方案的燃料喷射阀是在可动芯向反喷孔侧移动了规定量的时点抵接在阀上而使其开阀动作的芯助推构造。并且,具备当闭阀动作时通过相对于阀体向喷孔侧相对移动而抵接在阀体、将弹性力向阀体传递的闭阀力传递部件。并且,在阀体,形成有使形成在阀体的内部的内部通路与燃料积存室连通的连通孔。由此,当可动芯向反喷孔侧移动时,积存在燃料积存室中的燃料经由连通孔向外部流出。由此,积存在燃料积存室中的燃料的压缩被抑制,所以可动芯容易移动。结果,与第1技术方案同样,能够抑制可动芯的碰撞速度下降,所以能够促进由芯助推构造带来的磁吸引力降低的效果。此外,由于可动芯容易移动,所以能够抑制阀体的开阀时间离差,进而能够抑制燃料喷射量的离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3技术方案,燃料喷射阀具备:阀体,将喷射燃料的喷孔开闭;固定芯,随着向线圈的通电而使磁吸引力产生;可动芯,在被固定芯吸引而向反喷孔侧移动了规定量的时点抵接在阀体,使阀体开阀动作;弹簧部件,随着阀体的开阀动作而弹性变形,发挥使阀体闭阀动作的闭阀弹性力;以及闭阀力传递部件,相对于阀体能够滑动地配置,通过向喷孔侧滑动而抵接在阀体,将闭阀弹性力向阀体传递。当阀体闭阀时,可动芯、闭阀力传递部件及阀体形成被可动芯、闭阀力传递部件及阀体包围而积存燃料的燃料积存室。在阀体中的供闭阀力传递部件滑动的阀体侧滑动面、或闭阀力传递部件中的供阀体滑动的传递部件侧滑动面,形成有使燃料积存室的内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喷射阀,/n具备:/n阀体(20),将喷射燃料的喷孔(11a)开闭;/n固定芯(13),随着向线圈(17)的通电而使磁吸引力产生;/n可动芯(30),在被上述固定芯吸引而向反喷孔侧移动了规定量的时点抵接在上述阀体,使上述阀体开阀动作;/n弹簧部件(SP1),随着上述阀体的开阀动作而弹性变形,发挥使上述阀体闭阀动作的闭阀弹性力;以及/n闭阀力传递部件(50),相对于上述阀体能够相对移动地配置,通过向喷孔侧相对移动而抵接在上述阀体,将上述闭阀弹性力向上述阀体传递;/n上述可动芯具有在向上述反喷孔侧移动了规定量的时点抵接在上述阀体的第1芯抵接面(32c)、以及在向上述反喷孔侧的移动时与上述闭阀力传递部件抵接的第2芯抵接面(32b);/n当上述阀体闭阀时,上述可动芯、上述闭阀力传递部件及上述阀体形成被上述可动芯、上述闭阀力传递部件及上述阀体包围而积存燃料的燃料积存室(B1);/n上述第1芯抵接面位于上述燃料积存室的内部;/n上述闭阀力传递部件中的与上述第2芯抵接面抵接的部分将上述燃料积存室的内部和外部分隔;/n在上述第1芯抵接面及上述第2芯抵接面,形成有使上述燃料积存室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通槽(32e、32g)。/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9 JP 2017-189883;20180911 JP 2018-1699931.一种燃料喷射阀,
具备:
阀体(20),将喷射燃料的喷孔(11a)开闭;
固定芯(13),随着向线圈(17)的通电而使磁吸引力产生;
可动芯(30),在被上述固定芯吸引而向反喷孔侧移动了规定量的时点抵接在上述阀体,使上述阀体开阀动作;
弹簧部件(SP1),随着上述阀体的开阀动作而弹性变形,发挥使上述阀体闭阀动作的闭阀弹性力;以及
闭阀力传递部件(50),相对于上述阀体能够相对移动地配置,通过向喷孔侧相对移动而抵接在上述阀体,将上述闭阀弹性力向上述阀体传递;
上述可动芯具有在向上述反喷孔侧移动了规定量的时点抵接在上述阀体的第1芯抵接面(32c)、以及在向上述反喷孔侧的移动时与上述闭阀力传递部件抵接的第2芯抵接面(32b);
当上述阀体闭阀时,上述可动芯、上述闭阀力传递部件及上述阀体形成被上述可动芯、上述闭阀力传递部件及上述阀体包围而积存燃料的燃料积存室(B1);
上述第1芯抵接面位于上述燃料积存室的内部;
上述闭阀力传递部件中的与上述第2芯抵接面抵接的部分将上述燃料积存室的内部和外部分隔;
在上述第1芯抵接面及上述第2芯抵接面,形成有使上述燃料积存室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连通槽(32e、32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阀,
上述连通槽形成有多个;
从上述可动芯的移动方向观察,多个上述连通槽在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喷射阀,
在上述可动芯,形成有将多个上述连通槽连结的连结槽(32f)。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喷射阀,
上述可动芯具备:
抵接部(32),形成有上述第1芯抵接面及上述第2芯抵接面;以及
芯主体部(31),形成有与上述固定芯对置的芯对置面(31c),是与上述抵接部不同的材质;
上述芯主体部被从上述连通槽的形成范围中排除。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喷射阀,
具备与上述可动芯抵接而限制上述可动芯向反喷孔侧的移动的止挡部件(60);
上述可动芯中的与上述止挡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望月孝一冈本敦哉山本辰介渡边祐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