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醅装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32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酒醅装样器,用于放置取样后的取样组件,取样组件包括呈圆锥状底部的取样罐,及与取样罐密封连接的、且呈圆锥状的盖体,该酒醅装样器包括:具有顶部开口以形成有容纳腔的壳体,于容纳腔内设有沿壳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并于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上形成有间隔设置、且上下对应的多组放置孔;于壳体顶部的一端设有相对于壳体翻转而打开或封堵开口的端盖,并于端盖与壳体之间构造有可固定壳体的定位组件,以保持端盖对开口的封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酒醅装样器可对直接取样后的、并容纳有酒醅样品的取样组件进行存放,并且设置的定位组件,可便于端盖的开启及封闭,从而便于对取样组件的放置及拿取。

Fermented grains samp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酒醅装样器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
,特别涉及一种酒醅装样器。
技术介绍
酒醅样品的取样过程对酒醅各项指标的分析结果存在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整个酿酒发酵阶段,所以取具有代表性的酒醅样品对生产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通过分析的数据集时调整生产工艺参数,从而提高出酒率及出酒质量,然而,目前的酒醅取样,一是使用铁铲直接从酒醅样品堆上随机抽几点具有代表性的酒醅,放到指定地点后,用铁盒装取该酒醅样品后放入车篮框内,然后送到化验室待检验;二是将酒醅样品导入取样屉中,然后使用简单的箱体进行盛放装有酒醅样品的取样屉。以上两种方式均存在从取样到装样步骤繁琐,且酒醅样品由取样到装样过程中,使得酒醅样品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对酒醅样品造成污染,从而极大的影响后续样品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酒醅装样器,以可避免酒醅样品暴露在空气中,从而提高后续样品检测的准确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酒醅装样器,用于放置取样后的取样组件,所述取样组件包括呈圆锥状底部的取样罐,及与所述取样罐密封连接的、且呈圆锥状的盖体,所述酒醅装样器包括:具有顶部开口以形成有容纳腔的壳体,于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并于所述第一承托板和所述第二承托板上形成有间隔设置、且上下对应的多组放置孔;于所述壳体顶部的一端设有相对于所述壳体翻转而打开或封堵所述开口的端盖,并于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之间构造有可固定所述壳体的定位组件,以保持所述端盖对所述开口的封堵。进一步的,于所述端盖的一端设有枢转轴,对应于所述枢转轴,于所述壳体上构造有供所述枢转轴插装、并可允许所述枢转轴沿所述壳体长度方向滑动的枢转槽。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沿所述端盖长度方向外凸设于所述端盖上的卡块,于所述卡块上形成有卡槽,对应于所述卡槽,于所述壳体上形成有可卡置于所述卡槽内的卡条,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限位板,且所述限位板被构造为在所述卡条卡置于所述卡槽内时,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卡块顶面相抵接,以限制所述卡块的垂向位移。进一步的,于所述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观察口,于所述观察口处安装有可视板。进一步的,所述取样罐具有底部圆锥状的锥面段及连接所述锥面段的圆柱段,所述第一承托板上的放置孔卡置在所述锥面段上,所述第二承托板的放置孔卡置在圆柱段的外周壁上。进一步的,所述盖体具有圆锥状的顶部及与所述取样罐密封连接的锥面段,且于所述锥面段上设有密封件。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酒醅装样器,可对直接取样后的、并容纳有酒醅样品的取样组件进行存放,并且可存放多个,同时设置的定位组件,便于端盖的开启及封闭,具有操作便捷,且具有较大的开启角度,从而便于对取样组件的放置及拿取,并有着较好的实用性。(2)通过枢转轴沿枢转槽滑动后再转动,以实现盖体的打开,通过枢转轴先于枢转槽内转动后再滑动,以实现盖体的封盖。(3)通过设置卡槽和卡条配合,可限制盖体的平面位移,而设置挡块则可限制盖体的垂向位移,从而可提高盖体对容纳腔开口封堵的稳定性。(4)设置的可视板,以便于观察容纳腔中的取样组件情况,防止因放置不稳或是外部移动造成取样组件的倾倒。(5)通过第一承托板及第二承托板上设置大小不同的放置孔,以便于对取样罐的定位放置,并且可提高取样组件放置的稳定性。(6)设置的锥面段及设置在锥面段上的密封件,可大大提高盖体与取样罐的密封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酒醅装样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酒醅装样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B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取样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第一承托板,12-第二承托板,13-卡板,131-卡条,132-挡板,14-枢转孔;2-端盖,21-卡块,22-推拉板,23-枢转轴,24-手提端;3-取样罐,31-限位槽,32-避让豁口;4-盖体,41-安装槽。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一种酒醅装样器,用于放置取样后的取样组件,其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该取样组件包括呈圆锥状底部的取样罐3,及与取样罐3密封连接的、且呈圆锥状的盖体4,本实施例的酒醅装样器包括:具有顶部开口以形成有容纳腔的壳体1,于容纳腔内设有沿壳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承托板11和第二承托板12,并于第一承托板11和第二承托板12上形成有间隔设置、且上下对应的多组放置孔,于壳体1顶部的一端设有相对于壳体1翻转而打开或封堵开口的端盖2,并于端盖2与壳体1之间构造有可固定壳体1的定位组件,以保持端盖2对开口的封堵。其中,为了实现端盖2与壳体1之间的连接,如图2至图4所示,于端盖2的一端设有枢转轴23,对应于枢转轴23,于壳体1上构造有供枢转轴23插装、并可允许枢转轴23沿壳体1长度方向,也即是图3中由左至右的方向滑动的枢转槽。如此设置,可使得端盖2可相对于壳体1翻转,从而打开或封堵容纳腔的开口,另外,为了提高端盖2枢转设置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枢转槽包括间隔布置的两个。为了实现端盖2对开口的封堵,于端盖2和壳体1之间构造有固定端盖2的定位组件,该定位组件包括,沿端盖2长度方向外凸设于端盖2上的卡块21,于卡块21上形成有卡槽,对应于卡槽,于壳体1上形成有可卡置于卡槽内的卡条131,于壳体1上设置有限位板,且限位板被构造为在卡条131卡置于卡槽内时,限位板的下表面与卡块21顶面相抵接,以限制卡块21的垂向位移。具体而言,结合图2和图3所示,于壳体1上形成有外凸布置的卡板13,卡条131被构造于该卡板13上,其中,于卡板13的自由端弯折设置有限位板,该限位板与卡板13间距布置。为了提高使用效果,本实施例的限位板与卡板13之间的间距与卡块21的厚度一致,如此当卡条131卡置于卡槽内时,限位板可抵紧于卡块21的上表面,从而可通过限位板现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酒醅装样器,用于放置取样后的取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组件包括呈圆锥状底部的取样罐(3),及与所述取样罐(3)密封连接的、且呈圆锥状的盖体(4),所述酒醅装样器包括:具有顶部开口以形成有容纳腔的壳体(1),于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沿所述壳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承托板(11)和第二承托板(12),并于所述第一承托板(11)和所述第二承托板(12)上形成有间隔设置、且上下对应的多组放置孔;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一端设有相对于所述壳体(1)翻转而打开或封堵所述开口的端盖(2),并于所述端盖(2)与所述壳体(1)之间构造有可固定所述壳体(1)的定位组件,以保持所述端盖(2)对所述开口的封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酒醅装样器,用于放置取样后的取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组件包括呈圆锥状底部的取样罐(3),及与所述取样罐(3)密封连接的、且呈圆锥状的盖体(4),所述酒醅装样器包括:具有顶部开口以形成有容纳腔的壳体(1),于所述容纳腔内设有沿所述壳体(1)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承托板(11)和第二承托板(12),并于所述第一承托板(11)和所述第二承托板(12)上形成有间隔设置、且上下对应的多组放置孔;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一端设有相对于所述壳体(1)翻转而打开或封堵所述开口的端盖(2),并于所述端盖(2)与所述壳体(1)之间构造有可固定所述壳体(1)的定位组件,以保持所述端盖(2)对所述开口的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醅装样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端盖(2)的一端设有枢转轴(23),对应于所述枢转轴(23),于所述壳体(1)上构造有供所述枢转轴(23)插装、并可允许所述枢转轴(23)沿所述壳体(1)长度方向滑动的枢转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酒醅装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沿所述端盖(2)长度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艳韩勇峰
申请(专利权)人:三河福成酿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