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载后着陆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3234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飞机着陆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机载后着陆灯,包括壳体、收放组件、转动组件、第一电控组件、第二电控组件及光源组件,第一电控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及第一减速器,第二电控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及第二减速器;光源组件与收放组件固定连接,收放组件通过第一减速器与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组成收放结构,收放结构通过转动机构与壳体转动连接且固定在壳体上,转动机构通过第二减速器与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减速器带动LED灯实现收放,通过另一组电机减速器带动LED灯实现旋转,在飞机着陆时后着陆灯即能稳定的实现收放,又能进行旋转,有效增加了其照明范围,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稳定,便于维修。

An airborne rear landing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载后着陆灯
本技术涉及飞机着陆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载后着陆灯。
技术介绍
着陆灯的主要功能为夜间起飞、着陆、滑行及外部搜索提供所需的外部环境照明,飞机在着陆过程中,着陆灯会受到风力及飞机本身颠簸的影响,长期使用,会对着陆灯的寿命造成影响,因此,急需一种能在风载荷较大的情况下能稳定收放及旋转的着陆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载后着陆灯,能在飞行过程中稳定收放及旋转,并能在着陆灯展开时承受较高的风载荷。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具体的,一种机载后着陆灯,包括壳体、收放组件、转动组件、第一电控组件、第二电控组件及光源组件,所述第一电控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及第一减速器,所述第二电控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及第二减速器;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收放组件固定连接,收放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减速器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组成收放结构,收放结构通过转动机构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固定在壳体上,所述转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二减速器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内部为空腔的中空结构,所述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载后着陆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收放组件、转动组件、第一电控组件、第二电控组件及光源组件,所述第一电控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及第一减速器,所述第二电控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及第二减速器;/n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收放组件固定连接,收放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减速器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组成收放结构,收放结构通过转动机构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固定在壳体上,所述转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二减速器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载后着陆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收放组件、转动组件、第一电控组件、第二电控组件及光源组件,所述第一电控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及第一减速器,所述第二电控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及第二减速器;
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收放组件固定连接,收放组件通过所述第一减速器与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连接组成收放结构,收放结构通过转动机构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固定在壳体上,所述转动机构通过所述第二减速器与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后着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内部为空腔的中空结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后着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为LED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载后着陆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组件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转动轴、第一套筒及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套筒上对称设置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转动轴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且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皑李杨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