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用照明装置,包括灯体、支撑架以及安装支架,所述支撑架的侧面设有放置槽,所述灯体位于所述放置槽的内部,所述灯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支撑架通过轴承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灯体通过安装板利用沉头螺栓进行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伺服电机,所述支撑架的外部设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连接杆穿入在所述角度传感器的内部。通过在灯体的外部设有连接杆与伺服电机进行连接,在工作人员的灯体进行控制时能够对灯体进行旋转,并且在连接杆的外部设有角度传感器,能够准确的感应出连接杆的转动圈数,便于工作人员对灯体的旋转角度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对灯体的照明方位进行控制。
A lighting device for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用照明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为一种无人机用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无人机是通过无线电遥控设备或机载计算机程控系统进行操控的不载人飞行器。在对无人机进行夜间或者较暗的坏境下进行摄像时,需要在无人机上安装照明装置以提高摄像的清晰度。现有的无人机用照明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灯体进行旋转,导致不便于工作人员对灯体的旋转角度进行控制,从而不易实现对灯体的照明方位进行控制。除此之外,当控制无人机进入到某个工作范围内时,很难感应出无人机所到范围内的光线强弱,不便于工作人员对灯体的照明强度进行控制,不便于对电力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导致照明装置的续航能力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用照明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用照明装置,包括灯体、支撑架以及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侧面,所述支撑架和所述安装支架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架的侧面设有放置槽,所述灯体位于所述放置槽的内部,所述灯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支撑架通过轴承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灯体通过安装板利用沉头螺栓进行固定,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伺服电机,所述连接杆和所述伺服电机通过联轴器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架的外部设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连接杆穿入在所述角度传感器的内部,所述角度传感器和所述支撑架通过铆钉进行固定;所述灯体的外侧设有框架,所述框架通过卡扣和卡槽固定在灯体的外部,所述框架的内部设有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和所述框架通过铆钉进行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支撑杆、支撑柱和紧固件,所述支撑杆插入在所述支撑柱的内部,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支撑柱的外部,所述紧固件和所述支撑柱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柱的内侧面一体成型设有通孔,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有凸块,所述凸块卡在所述通孔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凸块的内部设有支撑块,所述凸块和所述支撑块通过滑动块和滑动槽进行连接,所述支撑块的外侧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凸块和支撑杆焊接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支架的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侧面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和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灯体、伺服电机、角度传感器、光线传感器分别与蓄电池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在灯体的外部设有连接杆与伺服电机进行连接,在工作人员的灯体进行控制时能够对灯体进行旋转,并且在连接杆的外部设有角度传感器,能够准确的感应出连接杆的转动圈数,便于工作人员对灯体的旋转角度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对灯体的照明方位进行控制。2.通过在灯体的外侧设有光线传感器,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感应出无人机所到范围内的光线强弱,便于工作人员对灯体的照明强度进行控制,从而能够对电力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提高照明装置的续航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无人机用照明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无人机用照明装置的支撑杆和支撑柱结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无人机用照明装置的灯体外部结构连接示意图。图中:灯体1、支撑架2、安装支架3、放置槽4、连接杆5、伺服电机6、角度传感器7、框架8、光线传感器9、支撑杆10、支撑柱11、紧固件12、通孔13、凸块14、支撑块15、复位弹簧16、控制器17、蓄电池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用照明装置,包括灯体1、支撑架2以及安装支架3,所述安装支架3位于所述支撑架2的侧面,所述支撑架2和所述安装支架3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架2的侧面设有放置槽4,所述灯体1位于所述放置槽4的内部,所述灯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和所述支撑架2通过轴承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杆5的一端和所述灯体1通过安装板利用沉头螺栓进行固定,所述连接杆5的另一端设有伺服电机6,所述连接杆5和所述伺服电机6通过联轴器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架2的外部设有角度传感器7,所述连接杆5穿入在所述角度传感器7的内部,所述角度传感器7和所述支撑架2通过铆钉进行固定;所述灯体1的外侧设有框架8,所述框架8通过卡扣和卡槽固定在灯体1的外部,所述框架8的内部设有光线传感器9,所述光线传感器9和所述框架8通过铆钉进行固定。请参阅图1,所述安装支架3包括支撑杆10、支撑柱11和紧固件12,所述支撑杆10插入在所述支撑柱11的内部,所述紧固件12位于所述支撑柱11的外部,所述紧固件12和所述支撑柱11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通过增设的安装支架便于工作人员对照明装置进行固定,提高了与无人机安装的便捷性。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支撑柱11的内侧面一体成型设有通孔13,所述支撑杆10的底部设有凸块14,所述凸块14卡在所述通孔13的内部,通过增设的凸块和通孔进行配合便于工作人员使支撑柱11和支撑杆10进行固定。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凸块14的内部设有支撑块15,所述凸块14和所述支撑块15通过滑动块和滑动槽进行连接,所述支撑块15的外侧设有复位弹簧16,所述复位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凸块14和支撑杆10焊接固定,通过增设的复位弹簧16能够使凸块14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安装支架3的内部设有控制器17,所述控制器17的侧面设有蓄电池18,所述蓄电池18和所述控制器17电性连接,所述灯体1、伺服电机6、角度传感器7、光线传感器9分别与蓄电池18与控制器17电性连接,通过增设的控制器17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远程控制。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照明装置增设的控制器17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进行整体控制,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来协调和指挥,在灯体1的外部设有光线传感器9,当无人机进入到某个范围内需要进行拍摄时,光线传感器9获取到无人机周围的光线强度传输到控制器17的内部,工作人员根据获取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调整灯体1的光照强度,并且在灯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杆5与伺服电机6进行连接,利用控制器17控制伺服电机6带动连接杆5进行转动,在连接杆5的外部设有角度传感器7,角度传感器7感应出连接杆5的转动圈数,角度传感器7获取到的数据传输到控制器17的内部,工作人员利用控制器17对伺服电机6进行控制,实现对灯体1的旋转角度进行控制,使灯体1向指定的方位进行照射即可。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1)、支撑架(2)以及安装支架(3),所述安装支架(3)位于所述支撑架(2)的侧面,所述支撑架(2)和所述安装支架(3)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架(2)的侧面设有放置槽(4),所述灯体(1)位于所述放置槽(4)的内部,所述灯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和所述支撑架(2)通过轴承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杆(5)的一端和所述灯体(1)通过安装板利用沉头螺栓进行固定,所述连接杆(5)的另一端设有伺服电机(6),所述连接杆(5)和所述伺服电机(6)通过联轴器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架(2)的外部设有角度传感器(7),所述连接杆(5)穿入在所述角度传感器(7)的内部,所述角度传感器(7)和所述支撑架(2)通过铆钉进行固定;所述灯体(1)的外侧设有框架(8),所述框架(8)通过卡扣和卡槽固定在灯体(1)的外部,所述框架(8)的内部设有光线传感器(9),所述光线传感器(9)和所述框架(8)通过铆钉进行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灯体(1)、支撑架(2)以及安装支架(3),所述安装支架(3)位于所述支撑架(2)的侧面,所述支撑架(2)和所述安装支架(3)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架(2)的侧面设有放置槽(4),所述灯体(1)位于所述放置槽(4)的内部,所述灯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和所述支撑架(2)通过轴承进行连接,所述连接杆(5)的一端和所述灯体(1)通过安装板利用沉头螺栓进行固定,所述连接杆(5)的另一端设有伺服电机(6),所述连接杆(5)和所述伺服电机(6)通过联轴器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架(2)的外部设有角度传感器(7),所述连接杆(5)穿入在所述角度传感器(7)的内部,所述角度传感器(7)和所述支撑架(2)通过铆钉进行固定;所述灯体(1)的外侧设有框架(8),所述框架(8)通过卡扣和卡槽固定在灯体(1)的外部,所述框架(8)的内部设有光线传感器(9),所述光线传感器(9)和所述框架(8)通过铆钉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3)包括支撑杆(10)、支撑柱(11)和紧固件(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域无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