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尺寸螺旋传热管存放及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13149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尺寸螺旋传热管存放及转运装置,包括用于支撑螺旋传热管的托架组件、用于抬运及带动托架组件整体转运的小车组件及存放托架,所述托架组件通过紧固件与小车组件固接。所述托架组件包括一对转运横梁、多根横梁支撑、多根托杆支架及托杆;小车组件包括一对底座及多根底座支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小车组件的设计解决了大尺寸螺旋传热管的转运问题,其能实现抬运、吊运、推运于一体。托架组件的布置可以有效的支撑螺旋传热管的顶部及底部两侧,其采用木质结构不会损害螺旋传热管管体表面,防止变形,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尺寸螺旋传热管存放及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管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尺寸螺旋传热管存放及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螺旋传热管作为形状特殊的钢管被广泛应用于换热器设备中,螺旋传热管的优点在于占用空间小、换热效率高,尤其是在多层螺旋传热管组装后,换热效率成倍上升。而螺旋传热管表面质量的好坏对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尺寸精度将直接影响到传热管的安装,尤其是一些长度较长、螺旋直径较大的螺旋传热管,除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上述表面质量、尺寸精度等参数目标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在转运过程中,若工具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该指标下降,从而导致报废或增加安装难度的情况。目前,对于大尺寸螺旋传热管的转运方式为悬挂式吊运,悬挂式吊运可保证螺旋传热管的尺寸精度,但是缺点是操作较为繁琐,每圈管子都需要悬挂在专用吊具上,导致效率较低,且其对行车技术具有较高要求,若操作不当会对螺旋传热管管体表面造成损伤或直接导致管子变形。若将悬挂式吊运改为人工抬运,虽然操作方式变简单了,但针对于螺旋直径大、长度长的螺旋传热管,这种人工吊运的方式易造成螺旋传热管管体变形,且占用人工数量较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尺寸螺旋传热管存放及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螺旋传热管的托架组件、用于抬运及带动托架组件整体转运的小车组件及存放托架,所述托架组件通过紧固件与小车组件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尺寸螺旋传热管存放及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螺旋传热管的托架组件、用于抬运及带动托架组件整体转运的小车组件及存放托架,所述托架组件通过紧固件与小车组件固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尺寸螺旋传热管存放及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组件包括一对转运横梁(3)、多根横梁支撑(4)、多根托杆支架(5)及托杆(7);各根横梁支撑(4)通过紧固件固接于相邻转运横梁(3)之间,在各根转运横梁(3)上还分别通过旋转连接件(8)与托杆支架(5)的一端连接,使托杆支架(5)相对于转运横梁(3)沿周向转动;左右相邻的两根托杆支架(5)的另一端互相交叉形成支架组,于前后相邻的支架组之间、在各根托杆支架(5)的交点处共同连接托杆(7);所述各转运横梁(3)、托杆(7)之间沿轴线方向形成三角支撑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尺寸螺旋传热管存放及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转运横梁(3)上对称开设多个第一支架固定孔(301)、横梁支撑固定孔(302)及底座固定孔(303);于所述横梁支撑(4)上开设多个第二定位孔(401);于各托杆支架(5)上沿垂直方向开设第二支架固定孔(501),于各托杆支架(5)上沿水平方向开设多个第三定位孔(502);于所述托杆(7)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螺纹孔(70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尺寸螺旋传热管存放及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连接件(8)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空心柱体(806)及连接于空心柱体外周的第二杆体(805),在所述空心柱体(806)上开设转运横梁定位孔(802),所述转运横梁定位孔(802)与空心柱体(806)的空心部分连通;所述第二杆体(805)通过旋转机构(803)与第一杆体(804)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杆体(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国振欧跃飞曾凡博何坚
申请(专利权)人: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