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控制鼓风扇所吹送的冷风的流量,从而改善蒸发器的换热容量的整体式空调。鼓风扇使蒸发器所产生的冷风流过一冷风引风通道,冷风的流速和流量由一在引风通道中形成的流量控制部件所控制。流量控制部件使驱动鼓风扇的电机的负荷下降,从而改善了蒸发器的换热容量,本空调器结构简单易于使用,能量消耗功效得到了改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整体式空调,特别是一种空调,其减少了冷空气的流量,以改善其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通常的整体式空调10。如图1所示,通常的空调穿过建筑物的墙壁或窗户安装,并且包括一装在建筑物内产生冷空气的室内单元30、一暴露在建筑物外的室外单元和一将室内单元30与室外单元50隔开的隔板13。室内单元30、室外单元50和隔板13位于主机箱12内。主机箱12包括一位于室内单元30的前面的前板14、一位于室外单元50前面的后板16、连接前板14与后板16的侧板18、一上板20和一下板22。在前板14上形成一第一空气入口15,经过该入口引入室内空气,在后板16上形成一空气出口17,室外单元50内的空气穿过该出口排到室外,在侧板18上形成若干第二空气入口19,空气经过该入口引入到室外单元50中。室内单元30包括一用于过滤引入第一空气入口15的空气的过滤器、一用于冷却所引入的空气以产生冷空气的蒸发器36、一用于将冷空气吹入建筑物内的鼓风扇38、一用于将被鼓风扇38吹送的冷空气引导到建筑物内的引风通道40和若干装在引风通道40内,改变引入到建筑物内的冷空气方向的叶片42。过滤器32由装在前板14与蒸发器36之间的支撑件34可滑动地支撑,过滤内部空气所含的灰尘。鼓风扇38可转动地装在引风通道40内。如图2所示,引风通道40上成形出一冷空气入口44和一冷空气出口46,由蒸发器36所产生的冷空气通过该冷空气入口引入,该冷空气出口将由鼓风扇38所吹送的冷空气排入建筑物内,冷空气出口内装有若干叶片42。引风通道40具有一蜗牛形横剖面,其保护叶轮型鼓风扇38。室外单元50包括一压缩机52、一冷凝器54、一冷却扇56和一电机60,压缩机52通过液体制冷剂管(未示出)与蒸发器36相联并压缩制冷剂,冷凝器54通过制冷剂管与压缩机52和蒸发器36相联并使制冷剂冷凝,冷却扇56将冷凝器54所产生的热空气排到室外单元50之外,电机60包括一驱动轴58,鼓风扇38和冷却扇56装在该轴上。装有鼓风扇38的电机60的驱动轴58穿入隔板13内。当电机60转动时,由于冷却扇56的旋转,外部空气通过第二空气入口19引入室外单元50。冷却扇56将引入到室外单元50的空气送入冷凝器54,穿过冷凝器54的热空气从空气出口17排出。当使用一操作板(未示出)使空调器开机时,压缩机52和电机60均被驱动。经压缩机52压缩了的高温高压气相制冷剂被从蒸发器36引入冷凝器54。气相制冷剂在冷凝器54中相变为60至130度(℃)的高压液体制冷剂。然后,通过第二空气入口19引入的外部空气在冷却了冷凝器54之后通过空气出口17排出。穿过冷凝器54的液体制冷剂经过一毛细管(未示出)卸压后在蒸发器36内膨胀。然后液体制冷剂又相变为低温低压的气相制冷剂。通过前板14上的第一空气入口15引入室内单元30的空气被一过滤器32过滤,并由蒸发器36热膨胀为冷空气。鼓风扇38将该冷空气吹入建筑物内,压缩机52使气相制冷剂返回冷凝器54。在空调10的运行过程中,制冷剂通过压缩机52、冷凝器54和蒸发器36重复制冷循环。空调器10内的空气流动影响着蒸发器36的换热容量和能量功效的分配。穿过蒸发器36的空气流量和蒸发器36的横剖面与蒸发器36的换热容量成比例,流量与换热容量成反比。为了改善蒸发器36的换热容量,空调器10的引风通道制成蜗牛形状。引风通道40的这种蜗牛形状减小了对空气的阻力,增大了空气流过蒸发器36的流量,从而改善了蒸发器36的换热容量。然而,在对流过引风通道40的空气的阻力下降的情况下空气流量和电机60的负荷也会增加,因此换热容量难以改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其减小电机的负荷,从而改善蒸发器的换热容量和能量消耗功效。为了实现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式空调器包括一室内单元,其位于一建筑物内并包括一用于产生冷空气的蒸发器、一用于将该冷风吹送到建筑物内的鼓风扇和一用于将冷空气引入室内的冷空气引风通道,鼓风扇可转动地装在引风通道内,在引风通道内形成一冷风入口和一冷风出口,冷空气通过冷风入口引入,通过冷风出口由鼓风扇排出;一室外单元,其包括一与蒸发器相联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一与压缩机和蒸发器相联用于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器、一用于将冷凝器产生的热空气排出的冷却扇和一电机,该电机具有一驱动轴,鼓风扇和冷却扇装在该轴上;一安装在室内单元中的流量控制部件,用于控制鼓风扇所吹送的冷风量。流量控制部件具有一朝向冷风引风通道入口形成并具有第一倾角的第一倾斜表面、一朝向冷风引风通道出口形成并具有第二倾角的第二倾斜表面,以及连接第一和第二倾斜表面并安装在冷风引风通道的两侧壁上的上表面。流量控制部件为一凸起,第一倾斜角的绝对值大于第二倾斜角的绝对值。流量控制部件的存在,对由鼓风扇吹送到建筑物内的冷风施加了阻力,以减小冷风的速度和流量,从而驱动鼓风扇的电机的负荷下降,电机的转数增加。结果,改善了蒸发器的换热容量。通过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可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和其它优点更加清晰可见。图1为一剖面图,示出了通常的整体式空调;图2为沿图1中的引风通道的A-A线剖开的一透视图;图3为一剖视图,示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一整体式空调;图4为沿图3中的引风通道的B-B线剖开的一透视图;图5为沿图4中的线C-C剖开的一剖面图。下面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图3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一整体式空调100。如图3所示,空调100包括一位于室内用于产生冷空气的室内单元130、一暴露在室外的一室外单元150和一将室内单元130与室外单元150分开的隔板113。空调器100穿入一建筑物的墙壁或一扇窗子W。室内单元130、室外单元150和隔板113位于一主机壳112之内。主机壳112包括一位于室内单元130前面的前板114、一位于室外单元150前面的后板116,将前板114连接于后板116的侧板118、一上板120和一下板122。在前板114上形成一第一空气入口115,通过该入口引入内部空气,在后板116上形成一空气出口117,室外单元150内的空气通过该出口排出到外面,在侧板118上形成第二空气入口119,空气通过其引入室外单元150。室内单元130包括一用于过滤通过第一空气入口115引入的空气的过滤器132、一用于冷却所引入的空气以产生冷气的冷凝器136、一用于将冷空气吹送到建筑物内的鼓风扇138、一用于将由鼓风扇138所吹送的冷气引导到建筑物内的冷空气引风通道140,以及若干装在冷空气引风通道140内用于改变引入建筑物内的冷气方向的叶片142。过滤器132由一装在前板114与蒸发器136之间的支撑件134可滑动地支撑,并过滤内部空气中所含的灰尘。鼓风扇138可转动地安装在引风通道140中。如图4所示,引风通道140成形出一入流段144,其上带有一冷风入口146和一冷风出口148,由蒸发器136产生的冷风通过该冷风入口引入,冷风出口中装有若干叶片142,该出口将由鼓风扇138所吹送的冷风排入建筑物内。引风通道140具有一蜗牛形状的横剖面,防止叶轮型鼓风扇138损坏。一用于控制由鼓风扇138吹送的冷风的流量的流量控制部件180定位在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包括: 一室内单元,其位于建筑物内,并包括用于产生冷空气的蒸发器、用于将该冷风吹送到建筑物内的鼓风扇和用于将冷空气引入室内的冷空气引风通道,鼓风扇可转动地装在引风通道内,在引风通道内形成有一冷风入口和一冷风出口,冷空气通过冷风入口引入,通过冷风出口由鼓风扇排出; 一室外单元,其包括与蒸发器相联,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一与压缩机和蒸发器相联用于使制冷剂冷凝的冷凝器、用于将冷凝器产生的热空气排出的冷却扇和电机,该电机具有一驱动轴,鼓风扇和冷却扇装在该轴上; 一安装在室内单元中的流量控制装置,用于控制鼓风扇所吹送的冷风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在淳,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