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线传感器通信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地,涉及一种两线传感器通信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当今的很多的电路应用中,需要将传感器的测量的物理信息通信传输到主控器进行分析处理。结构简单有效,抗干扰能力强,可实现较长距离,并且成本低的通信方案具有优势。本专利技术通过对MCU进行编程实现发送控制信号到正通信线和负通信线,同时接收来自于由传感器调制自身阻抗而发送到正通信线和负通信线的信号脉冲,获得传感器的信息从而实现交互通信。对于无源传感器,可以由正通信线和负通信线提供能量给传感器,而对于有源传感器,无需通过正通信线和负通信线提供能量。一般的,传感器有2个端子,分别为P端和N端,P端电位大于N端电位。传感器和被动电阻串联实现分压。在传感器发送信号给MCU控制器阶段,传感器通过脉冲式改变自身的阻抗,由于是和被动电阻串联分压,所以分压点电位会随传感器自身脉冲阻抗变化而实现脉冲电位,MCU控制器可以读取这个脉冲电位信号而实现由传感器到MCU控制器的通信。同理,MCU控制器也可以通过信号线发送信号到传感器实现MCU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线传感器通信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MCU微控制器、串联电阻、多根导线以及一个或多个传感器;/n传感器的一端与串联电阻的一端串联形成公共端;/n电阻和传感器串联形成的公共端通过导线与MCU微控制器相连;/n串联电阻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微控制器的一端相连;/n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根导线与微控制器的另一端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线传感器通信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MCU微控制器、串联电阻、多根导线以及一个或多个传感器;
传感器的一端与串联电阻的一端串联形成公共端;
电阻和传感器串联形成的公共端通过导线与MCU微控制器相连;
串联电阻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微控制器的一端相连;
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根导线与微控制器的另一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线传感器通信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导线分别为正通信线,负通信线和电阻回路线;
所述传感器有2个端子,分别为P端和N端;
串联电阻的一端和传感器的一端串联形成的公共端通过正通信线接到MCU微控制器;
串联电阻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MCU微控制器的一端相连;
传感器N端通过负通信线接到MCU微控制器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线传感器通信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CU微控制器通过改变正通信线和负通信线之间的电压向传感器传递信号;
传感器通过脉冲式改变自身的阻抗,由于传感器自身阻抗与串联电阻进行串联,通过分压将在正通信线和负通信线之间形成携带信息的电压差波形;
MCU微控制器通过读取分析电压差波形,接受传感器传输的测量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线传感器通信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差波形包括2种模式:
一种模式是传感器得到MCU微控制器通知进行测量后,只进行一次物理量的测量,测量完成后通过2线通信电压差波形传输信号到MCU微控制器,并且通信传递信号只进行一次,通信完成后传感器停止工作并进入休眠模式,等待MCU微控制器的再次通知而进行再次的物理量测量和通信传输;
另一种模式是传感器得到MCU微控制器通知进行测量后,通过2线通信电压差波形传输信号到MCU微控制器,待信号传输完成后,间隔一段预设时间,传感器自身主动再次进行测量和传输物理量信号,直到MCU微控制器通知传感器重新开始进行新的物理量测量和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线传感器通信装置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导线分别为正通信线,负通信线和电阻回路线;
所述传感器有2个端子,分别为P端和N端;
串联电阻的一端和传感器的一端串联形成的公共端通过正通信线接到MCU微控制器;
串联电阻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MCU微控制器的一端相连;
传感器P端通过正通信线接到MCU微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矽凌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