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互连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0272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13:51
一种无线通信互连系统,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通信模组及第二通信模组,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包括无线发射元件及第一磁吸元件,所述第二通信模组包括与所述无线发射元件对接以进行信号无线传输的无线接收元件及与第一磁吸元件相互吸附配合的第二磁吸元件,所述第一通信模组与第二通信模组对接配合后可同时转动至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至少两个不同角度的位置,进而实现了无线通信互连系统的多种使用模式,满足了无线通信互连系统的多样化配合需求。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terconn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通信互连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通信互连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相互对接的第一通信模组与第二通信模组的无线通信互连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如显示器、电视等一般作为接收端(Sink)与源端(Source)如计算机、机顶盒等相连接。该源端设有第一通信模组用以发射数据、音频、视频等在内的各种信号及提供电源供应,而该接收端会设有第二通信模组用以接收源端的第一通信模组所发射的各种信号及提供的电源,该第一、第二通信模组之间往往通过各种线缆连接在一起以传输各种信号及电源,因此作为接收端的消费性电子产品通常只能以水平或竖直的择一方式固定在墙体或支撑物上。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良的无线通信互连系统来解决以上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多种使用模式的无线通信互连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通信互连系统,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通信模组及第二通信模组,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包括无线发射元件及第一磁吸元件,所述第二通信模组包括与所述无线发射元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通信互连系统,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通信模组及第二通信模组,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包括无线发射元件及第一磁吸元件,所述第二通信模组包括与所述无线发射元件对接以进行信号无线传输的无线接收元件及与第一磁吸元件相互吸附配合的第二磁吸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组与第二通信模组对接配合后可同时转动至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至少两个不同角度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通信互连系统,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通信模组及第二通信模组,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包括无线发射元件及第一磁吸元件,所述第二通信模组包括与所述无线发射元件对接以进行信号无线传输的无线接收元件及与第一磁吸元件相互吸附配合的第二磁吸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组与第二通信模组对接配合后可同时转动至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至少两个不同角度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互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第二通信模组包括第二电路板;所述无线发射元件包括若干安装至所述第一电路板上且用以将所述第一电路板的电信号转换成电磁信号以进行信号发射的发射晶片模组;所述无线接收元件包括若干安装至所述第二电路板且用以将所接收的电磁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以将接收的信号传输至第二电路板的接收晶片模组;所述发射晶片模组与接收晶片模组对准时可以实现点对点的极高频信号的无线传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互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互连系统包括固定不动的固定座以及可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的转盘,所述第一通信模组固定安装至所述转盘上并随所述转盘一同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互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转盘及第一电路板均呈环形设置;且所述转盘位于固定座的环形区域内,所述第一电路板位于所述转盘的环形区域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互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模组还包括组装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中心的第一子板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子板上的弹簧顶针,所述发射晶片模组位于所述弹簧顶针外;所述第二通信模组还包括组装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中心的第二子板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子板上的对接端子,所述接收晶片模组位于所述对接端子外;所述对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豪许修源许硕修杨竣杰柯彦旭
申请(专利权)人:富鼎精密工业郑州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