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机构及热流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12864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注塑机构及热流道系统,所述注塑机构包括沿纵轴线延伸的阀针、驱动所述阀针可沿纵轴线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及设有流道的分流板,其中,所述分流板上设有用于注入塑胶的入胶口、用于流出塑胶的第一出胶口和连通所述入胶口和第一出胶口的上层流道,所述阀针与部分所述上层流道横交且所述阀针远离所述第一出胶口,所述阀针沿所述纵轴线运动时,可调节所述上层流道的入胶截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阀针不易变形、结构稳定可靠,且一个阀针实现了不同流道的不同时控制,适用性更广。

Injection mechanism and hot runn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机构及热流道系统
本技术涉及热流道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机构及热流道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注塑行业普遍采用的注塑模具为热流道注塑模具,较普通模具而言,通过热流道系统注塑的塑胶产品质量更高,且热流道系统具有节约原料,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如2017年10月20日授权公告的中国专利CN206568477U公开了一种针阀式热流道模具及阀针组件,热流道模具包括模具本体,以及形成于模具本体中的热流道,还包括针阀组件和热嘴,模具本体中还形成有局部与热流道连通的多个阀腔;动力单元通过阀针板带动多个阀针做沿阀针轴向的往复直线运动,每一阀腔贯穿模具本体的表面处设有热嘴,每一阀腔中设有一个阀针,控制阀针组件的所有阀针固定在一块阀针板上,由动力单元驱动,实现每一阀针的同步动作,每个热嘴的端部均设有浇口。阀针的往复运动以打开或关闭相对应的浇口使热流道与相应的热嘴连通和隔离,也就是说阀针通过关闭或打开热嘴端部的浇口来实现停止注胶或进行注胶,该种结构,阀针需要做得非常长,一直要延伸到浇口,使得阀针很容易变形,因此结构很不可靠,而且所有浇口的关闭或打开都是同时控制的,无法实现不同浇口分别不同时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机构及热流道系统,使得阀针不易变形、结构稳定可靠,且一个阀针实现了不同流道的不同时控制,适用性更广。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之一,本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注塑机构,所述注塑机构包括沿纵轴线延伸的阀针、驱动所述阀针可沿纵轴线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及设有流道的分流板,其中,所述分流板上设有用于注入塑胶的入胶口、用于流出塑胶的第一出胶口和连通所述入胶口和第一出胶口的上层流道,所述阀针与部分所述上层流道横交且所述阀针远离所述第一出胶口,所述阀针沿所述纵轴线运动时,可调节所述上层流道的入胶截面积。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层流道包括与所述阀针横交的第一段上层流道和与所述第一出胶口相直接连通的第二段上层流道,所述第一段上层流道与所述入胶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段上层流道和第二段上层流道相连通。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针的纵轴线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段上层流道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且所述阀针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段上层流道的直径。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段上层流道和第二段上层流道相直接连通,且所述第一段上层流道和第二段上层流道相垂直。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板上还设有用于流出塑胶且与所述第一出胶口间隔设置的第二出胶口、与所述第二出胶口相连通的下层流道、及连通所述上层流道和下层流道的通路,所述下层流道包括与所述通路相连通的第一段下层流道、与所述第二出胶口相直接连通的第二段下层流道,所述第一段下层流道和第二段下层流道相连通,所述阀针可在所述通路内沿所述纵轴线的延伸方向运动。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针的直径与所述通路的直径相适配,所述阀针沿所述纵轴线的延伸方向运动时,所述阀针可被驱动地沿纵轴线移动,以使所述阀针与所述通路之间在所述纵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增大或减小,且当部分所述阀针位于所述通路中时,所述阀针关闭所述下层流道。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板上还设有用于流出塑胶且与所述第一出胶口间隔设置的第二出胶口、与所述第二出胶口相连通的下层流道、及连通所述上层流道和下层流道的通路,所述阀针的直径与所述通路的直径相适配,所述阀针沿所述纵轴线的延伸方向运动时,所述阀针可被驱动地沿纵轴线移动,以使所述阀针与所述通路之间在所述纵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增大或减小,且当部分所述阀针位于所述通路中时,所述阀针关闭所述下层流道。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有选择地驱动所述阀针沿纵轴线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所述壳体与所述分流板相固定连接。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之一,本技术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热流道系统,所述热流道系统包括注塑机构和位于所述注塑机构的下方的第一热嘴组件,所述注塑机构包括沿纵轴线延伸的阀针、驱动所述阀针可沿纵轴线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及设有流道的分流板,其中,所述第一热嘴组件定义了与所述流道相连通的第一热嘴流道和与所述第一热嘴流道相连通且用于注胶的第一浇口,所述分流板上设有用于注入塑胶的入胶口、用于流出塑胶的第一出胶口、及连通所述入胶口和第一出胶口的上层流道,所述第一出胶口与所述第一热嘴流道相连通,所述阀针与部分所述上层流道横交且所述阀针远离所述第一出胶口和第一浇口,所述阀针沿所述纵轴线运动时,可调节所述上层流道的入胶截面积。作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板上还设有用于流出塑胶且与所述第一出胶口间隔设置的第二出胶口、与所述第二出胶口相连通的下层流道、及连通所述上层流道和下层流道的通路,所述热流道系统还包括第二热嘴组件,所述第二热嘴组件定义了与所述下层流道相连通的第二热嘴流道和与所述第二热嘴流道相连通且用于注胶的第二浇口,所述阀针的直径与所述通路的直径相适配,所述阀针沿所述纵轴线的延伸方向运动时,所述阀针与所述通路之间在所述纵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增大或减小,以增大或减小所述第二出胶口的塑胶流量,当所述阀针与所述通路相配接时,所述下层流道被关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所述阀针与部分所述上层流道横交且所述阀针远离所述第一出胶口,这样当所述阀针沿所述纵轴线运动时,即可调节所述上层流道的入胶截面积以调节第一出胶口的出胶流量。因此,通过阀针与上层流道的横交关系就可控制第一出胶口的流量,阀针做得较短,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变形,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另外,所述分流板上还设有用于流出塑胶且与所述第一出胶口间隔设置的第二出胶口、与所述第二出胶口相连通的下层流道、及连通所述上层流道和下层流道的通路,当所述阀针与所述通路相配接时,所述下层流道被关闭;而在所述纵轴线的延伸方向上,当阀针与所述通路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可增大或减小所述第二出胶口的塑胶流量。因此,一个阀针实现了不同流道的不同时控制,适用性更广、且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热流道系统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此时阀针打开或关闭下层流道;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热流道系统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此时阀针调节上层流道和下层流道的流量;图5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本申请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机构,所述注塑机构包括沿纵轴线延伸的阀针、驱动所述阀针可沿纵轴线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及设有流道的分流板,其特征在于,/n所述分流板上设有用于注入塑胶的入胶口、用于流出塑胶的第一出胶口和连通所述入胶口和第一出胶口的上层流道,所述阀针与部分所述上层流道横交且所述阀针远离所述第一出胶口,所述阀针沿所述纵轴线运动时,可调节所述上层流道的入胶截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机构,所述注塑机构包括沿纵轴线延伸的阀针、驱动所述阀针可沿纵轴线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及设有流道的分流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板上设有用于注入塑胶的入胶口、用于流出塑胶的第一出胶口和连通所述入胶口和第一出胶口的上层流道,所述阀针与部分所述上层流道横交且所述阀针远离所述第一出胶口,所述阀针沿所述纵轴线运动时,可调节所述上层流道的入胶截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流道包括与所述阀针横交的第一段上层流道和与所述第一出胶口相直接连通的第二段上层流道,所述第一段上层流道与所述入胶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段上层流道和第二段上层流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的纵轴线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段上层流道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且所述阀针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段上层流道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上层流道和第二段上层流道相直接连通,且所述第一段上层流道和第二段上层流道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上还设有用于流出塑胶且与所述第一出胶口间隔设置的第二出胶口、与所述第二出胶口相连通的下层流道、及连通所述上层流道和下层流道的通路,所述下层流道包括与所述通路相连通的第一段下层流道、与所述第二出胶口相直接连通的第二段下层流道,所述第一段下层流道和第二段下层流道相连通,所述阀针可在所述通路内沿所述纵轴线的延伸方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的直径与所述通路的直径相适配,所述阀针沿所述纵轴线的延伸方向运动时,所述阀针可被驱动地沿纵轴线移动,以使所述阀针与所述通路之间在所述纵轴线的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增大或减小,且当部分所述阀针位于所述通路中时,所述阀针关闭所述下层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板上还设有用于流出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象烈
申请(专利权)人: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