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产色母粒用配色造粒机,包括依次设置的除尘机构、冷却机构和切粒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箱,所述第一输送箱内平行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输送箱上方设置有抽风机构,所述抽风机构均与通风管贯通连接,所述通风管设置在支架上,所述通风管与空气净化机连接;所述切粒机构切粒机构包括切粒箱,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切料辊,所述切料辊的圆弧面上均匀设置有切刀,与所述切料辊正对设置有挤压辊,所述挤压辊上均布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切刀匹配设置,所述切料辊和所述挤压辊均与动力输入机构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造粒效率高、污染少、操作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色母粒用配色造粒机
本技术涉及色母粒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生产色母粒用配色造粒机。
技术介绍
色母粒是指由高比例的颜料或添加剂与热塑性树脂,经良好分散而成的塑料着色剂,其所选用的树脂对着色剂具有良好润湿和分散作用,并且与被着色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即:颜料+载体+添加剂=色母粒。色母粒在配色前需要进行造粒,造粒是将热塑性树脂进行融化挤压并切粒的过程,现阶段,造粒挤出机时通用的造粒设备,但是在挤出机将熔融状态的物料挤出后,存在一部分挥发气体,对操作场地的空气进行危害,而且,如果直接通入冷水进行降温冷却的话,能够使得冷却水造成污染,形成有还废水,另外,冷却后在切粒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切粒不均匀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造粒效率高、污染少、操作方便的生产色母粒用配色造粒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产色母粒用配色造粒机,包括依次设置的除尘机构、冷却机构和切粒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箱,所述第一输送箱内平行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输送箱上方设置有抽风机构,所述抽风机构均与通风管贯通连接,所述通风管设置在支架上,所述通风管与空气净化机连接;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二输送箱,所述第二输送箱内设置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输送箱内设置有冷却水,所述第二输送箱下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处设置有阀门;所述切粒机构切粒机构包括切粒箱,所述切粒箱的进料口正对所述第二输送箱设置,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切料辊,所述切料辊的圆弧面上均匀设置有切刀,与所述切料辊正对设置有挤压辊,所述挤压辊与所述切料辊之间的距离等于物料的直径,所述挤压辊上均布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切刀匹配设置,所述切料辊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切料辊和所述挤压辊均与动力输入机构传动连接。在使用时,将挤出机内挤出的长条状物料依次通过第一输送箱内的第一传动辊、第二输送箱内的第二传动辊以及第一导向轮、切粒辊和挤压辊,完成布线,启动动力输入机构,带动长条状物料进行传动,长条状物料在第一输送箱内时,抽风机构将其散发的有味、有害气体进行吸收,并通过空气净化机进行净化,同时起到了风冷散热的效果,进入第二输送箱的长条状物料在冷却水的作用下进行冷却降温,并成型,在第一导向轮的作用下进入到切粒箱内,在切粒时,通过切料辊与挤压辊之间的空间,切刀将长条状物料切分成等距离的颗粒,同时,切刀进入凹槽内部,这样能够保障将长条状物料切断的同时,保持挤压辊和切料辊始终对长条状物料进行挤压,避免其脱离,造成后续后续切料无法完成的情况,切落的颗粒从出料口离开切料箱。本技术,能够在配色前进行造粒,且形成的颗粒质地均匀,大小均匀,造粒过程中降低了危害物的排放,安全环保。作为优化,所述抽风机构包括与所述通风管贯通设置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正对所述第一输送箱设置,所进风口内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周向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转轴与设置在所述通风管外侧的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这样,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转轴和螺旋叶片旋转,形成负压,将正对的第一输送箱上端进行抽气动作,既能够将有还气体抽离,又可以增大空气流动速率,起到风冷的效果。作为优化,所述通风管与所述空气净化机之间设置有气泵。这样,气泵能够及时有效的将气体通往空气净化机,避免通风管内压强增大而影响抽风效果。作为优化,所述第一输送箱与所述第二输送箱之间设置有第二导向轮。这样,便于第一输送箱和第二输送箱之间的物料传递。作为优化,所述动力输入机构包括与所述切料辊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挤压辊传动连接的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反。这样,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分别带动切料辊和挤压辊做方向相反的旋转运动,保障物料传递的同时,完成切料动作。作为优化,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均为同步电机,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轴编码器。这样,同步电机保障想转速度一致,轴编码器可以检测两个同步电机的旋转量,当出现差异时及时调整,保障切料的顺利完成。作为优化,所述切料辊设置有限位突起,所述限位突起设置在相邻两个切刀之间,所述限位突起的高度小于所述切料辊与所述挤压辊之间距离的一半。这样,避免相邻两个切料动作中的物料发生偏移导致的混杂,保障切料效果。作为优化,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下料板,所述下料板倾斜向下设置。这样,能够快速有效的对切料完成的颗粒进行回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生产色母粒用配色造粒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述生产色母粒用配色造粒机除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切料辊和挤压辊的配合示意图。图4位图1中切料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动力输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生产色母粒用配色造粒机,包括依次设置的除尘机构、冷却机构和切粒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箱1,所述第一输送箱1内平行设置有第一传动轴11,所述第一输送箱1上方设置有抽风机构,所述抽风机构均与通风管12贯通连接,所述通风管12设置在支架13上,所述通风管12与空气净化机连接;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二输送箱14,所述第二输送箱14内设置有第二传动轴15,所述第二传动轴15平行于所述第一传动轴11,所述第二输送箱14内设置有冷却水,所述第二输送箱14下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处设置有阀门;所述切粒机构切粒机构包括切粒箱16,所述切粒箱16的进料口正对所述第二输送箱14设置,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第一导向轮17,所述第一导向轮17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切料辊18,所述切料辊18的圆弧面上均匀设置有切刀19,与所述切料辊18正对设置有挤压辊2,所述挤压辊2与所述切料辊18之间的距离等于物料的直径,所述挤压辊2上均布有凹槽21,所述凹槽21与所述切刀19匹配设置,所述切料辊18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切料辊18和所述挤压辊2均与动力输入机构传动连接。在使用时,将挤出机内挤出的长条状物料依次通过第一输送箱内的第一传动辊、第二输送箱内的第二传动辊以及第一导向轮、切粒辊和挤压辊,完成布线,启动动力输入机构,带动长条状物料进行传动,长条状物料在第一输送箱内时,抽风机构将其散发的有味、有害气体进行吸收,并通过空气净化机进行净化,同时起到了风冷散热的效果,进入第二输送箱的长条状物料在冷却水的作用下进行冷却降温,并成型,在第一导向轮的作用下进入到切粒箱内,在切粒时,通过切料辊与挤压辊之间的空间,切刀将长条状物料切分成等距离的颗粒,同时,切刀进入凹槽内部,这样能够保障将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色母粒用配色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除尘机构、冷却机构和切粒机构;/n所述除尘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箱,所述第一输送箱内平行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输送箱上方设置有抽风机构,所述抽风机构均与通风管贯通连接,所述通风管设置在支架上,所述通风管与空气净化机连接;/n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二输送箱,所述第二输送箱内设置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输送箱内设置有冷却水,所述第二输送箱下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处设置有阀门;/n所述切粒机构切粒机构包括切粒箱,所述切粒箱的进料口正对所述第二输送箱设置,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切料辊,所述切料辊的圆弧面上均匀设置有切刀,与所述切料辊正对设置有挤压辊,所述挤压辊与所述切料辊之间的距离等于物料的直径,所述挤压辊上均布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切刀匹配设置,所述切料辊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切料辊和所述挤压辊均与动力输入机构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色母粒用配色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除尘机构、冷却机构和切粒机构;
所述除尘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箱,所述第一输送箱内平行设置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输送箱上方设置有抽风机构,所述抽风机构均与通风管贯通连接,所述通风管设置在支架上,所述通风管与空气净化机连接;
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二输送箱,所述第二输送箱内设置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平行于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输送箱内设置有冷却水,所述第二输送箱下端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处设置有阀门;
所述切粒机构切粒机构包括切粒箱,所述切粒箱的进料口正对所述第二输送箱设置,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切料辊,所述切料辊的圆弧面上均匀设置有切刀,与所述切料辊正对设置有挤压辊,所述挤压辊与所述切料辊之间的距离等于物料的直径,所述挤压辊上均布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切刀匹配设置,所述切料辊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切料辊和所述挤压辊均与动力输入机构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色母粒用配色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机构包括与所述通风管贯通设置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正对所述第一输送箱设置,所进风口内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周向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柏,吴彤,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鑫恒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