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五邑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p型AlN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1276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5: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型AlN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薄膜的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衬底、PtLi或PtLi@PtLiO纳米点层和AlZnLiN薄膜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衬底上形成PtLi层,对所述PtLi层进行退火处理,得到纳米颗粒层;S2、在经上述步骤处理后的衬底上生长AlZnN薄膜层,并在(600‑900)℃下保温(0.5‑12)h,Li原子溢出进入AlZnN薄膜层,从而获得AlZnLiN薄膜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设计巧妙,制备操作简单,制得的材料具有良好的晶体质量及光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型AlN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p型AlN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AlN薄膜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其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光电及力学性能(如绝缘性好、压电系数和导热率高、直带隙宽度较宽、声波传播速度快、热膨胀系数低力学强度优异等),使得其在机械、微电子、光学及电子元器件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尤其是紫外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和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制备中。AlN薄膜在制备基于同质结的器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AlN薄膜的激活比较困难,导致高质量p型AlN薄膜一直难以突破,这也使得基于AlN同质结的光电器件一直处于研发的初始阶段。因此,制备一种高质量p型AlN薄膜对于开发同质结的光电器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p型AlN薄膜,该薄膜易激活且具有较高的晶体质量和较好地光学性能。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上述薄膜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上述薄膜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p型AlN薄膜,所述薄膜的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衬底、PtLi或PtLi@PtLiO纳米点层和AlZnLiN薄膜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薄膜,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方案将Zn和Li巧妙的共掺杂在AlN中,制得的薄膜材料不仅具有较好地结晶质量,而且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在同质结光电器件制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p型AlN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衬底上形成PtLi层,对所述PtLi层进行退火处理,得到纳米颗粒层;S2、在经上述步骤处理后的衬底上生长AlZnN薄膜层,并在(600-900)℃下保温(0.5-12)h,Li原子溢出进入AlZnN薄膜层,从而获得AlZnLiN薄膜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PtLi层的厚度为(5-50)n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步骤S1中,形成PtLi层的方法为溅射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步骤S1中的退火处理的温度为(600-1000)℃,时间为(30~120)s。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纳米颗粒层的厚度为(10-900)n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步骤S1还包括在退火过程中通入氧气,形成PtLi@PtLiO纳米点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通入氧气的时间为(30-120)s。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步骤S2中,所述AlZnN薄膜层的厚度为(100-900)n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制备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方案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利用高温下Li原子的扩散实现Zn掺杂AlN薄膜的二次p型掺杂和激活;同时,利用PtLi或者PtLi@PtLiO纳米点降低位错密度,并提高AlZnLiN薄膜的晶体质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应用,一种元器件,所述元器件的制备原料中包含上述p型AlN薄膜;优选地,所述元器件为光电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应用为一种光电探测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上述p型AlN薄膜上表面形成Ni@NiO量子点层后,制备电极,得到所述光电探测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Ni@NiO量子点层的形成步骤具体为:在p型AlZnLiN薄膜层上,继续溅射Ni薄膜,并在氧等离子体气氛及(600-900)℃下退火(30-150)s,从而获得的Ni@NiO量子点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Ni薄膜的厚度为(3~50)n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Ni@NiO量子点层的厚度为(2~100)n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制备电极的操作为:使用叉指电极模板,利用喷金仪或者热蒸镀制备金属电极;最终获得基于新型p型AlZnLiN薄膜的光电探测器。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应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本专利技术方案薄膜制备的器件性能良好;利用PtLi或者PtLi@PtLiO纳米点作为电子收集体,并利用Ni@NiO作为空穴的快速收集体,从而提高光电探测器光生电子-空穴对的空间分离效率以及载流子的表面迁移率。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p型AlN薄膜的侧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p型AlN薄膜的侧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光电探测器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的光电探测器的正面示意图。标号说明:11、衬底;120、纳米颗粒层;12、PtLi@PtLiO纳米点层;13、AlZnLiN薄膜层;14、Ni@NiO量子点层;15、金属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为:一种p型AlN薄膜,如图1所示,其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衬底11、纳米颗粒层120(也可称为PtLi层)和AlZnLiN薄膜层13。其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使用溅射法在Si衬底11上形成一层厚度为10nm厚的PtLi层,接着在600℃下快速退火120s,从而获得直径为10-100nm的纳米颗粒层120。(2)使用磁控溅射在200℃下生长150nm的AlZnN薄膜,并在900℃下保温1h。在高温生长或者高温退火过程中,Li原子溢出进入AlZnN薄膜层,与Zn共同掺杂AlN;在高温退火处理当中激活Li和Zn掺杂,从而获得AlZnLiN薄膜层13,进而制得p型AlN薄膜材料。上述p型AlN薄膜材料的应用:在p型AlZnLiN薄膜层13的基础上,继续溅射10nm的Ni薄膜,并在氧等离子体气氛下,在900℃下快速退火30s,从而获得2-20nm的Ni@NiO量子点层14;之后使用叉指电极模板,使用喷金仪制备金属Pt电极15;最终获得基于新型p型AlN薄膜的光电探测器。霍尔效应测试仪测试表明,所制备的AlN薄膜为p型,载流子浓度为2.1×1017cm-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为:一种p型AlN薄膜,如图2所示,其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衬底11、PtLi@PtLiO纳米点层12和AlZnLiN薄膜层13。其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使用溅射法在一层厚度为10nm厚的PtLi层,接着在1000℃快速退火30s,从而获得直径为10-300nm的纳米颗粒层120。(2)随后在快速退火炉中800℃下通入高纯(99.999%以上)氧气120s,从而获得PtLi@PtLiO纳米点层。(3)使用磁控溅射在600℃下生长300nm的AlZnN薄膜,并在900℃下保温2h。在高温生长或者高温退火过程中,Li原子溢出进入AlZnN薄膜层,与Zn共同掺杂AlN;在高温退火处理当中激活Li和Zn掺杂,从而获得AlZnLiN薄膜层13,进而获得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型AlN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衬底、PtLi或PtLi@PtLiO纳米点层和AlZnLiN薄膜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型AlN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衬底、PtLi或PtLi@PtLiO纳米点层和AlZnLiN薄膜层。


2.一种p型AlN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衬底上形成PtLi层,对所述PtLi层进行退火处理,得到纳米颗粒层;
S2、在经上述步骤处理后的衬底上生长AlZnN薄膜层,并在(600-900)℃下保温(0.5-12)h,Li原子溢出进入AlZnN薄膜层,从而获得AlZnLiN薄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型AlN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tLi层的厚度为(5-50)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型AlN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退火处理的温度为(600-1000)℃,时间为(30~120)s。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p型AlN薄膜的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为家王凤鸣关则毅何鑫
申请(专利权)人:五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