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分层耦合约束的学校综合能效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电服务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分层耦合约束的学校综合能效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构建绿色社会,形成安全低碳环保的现代能源体系是国家能源改革的主要目标。当前,城市内能源使用主要存在各能源形式配比不合理和人均单位能耗偏高等问题。学校作为社会中典型行业,具有用能规模较大,用能形式多样,用能规律性较强等特点,适合作为社会整体能效模型建立的主要行业组成。当前难以通过某一确定的能效评价公式或模型,准确兼具普适性的完成对不同学校的综合能源系统进行能效评价的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层耦合约束的学校综合能效评价方法,具备精确性、全面性、灵活性和实用性,通过考虑分层耦合约束参数,能更为精确评价学校综合能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层耦合约束的学校综合能效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用能系统层级的标准,确定学校综合能效评价体系用户层、系统层和设备层的三个评价层次; >基于所述三个评价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分层耦合约束的学校综合能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基于用能系统层级的标准,确定学校综合能效评价体系用户层、系统层和设备层的三个评价层次;/n基于所述三个评价层次,结合耦合约束算法,确定学校综合能效评价体系安全指标、经济指标、能效指标和环保指标的四类评判指标;/n将学校实测的数据代入所述三个评价层次和所述四类评判指标进行计算,得到学校综合能效评价的结果;/n利用所述学校综合能效评价的结果,与学校综合能效评价体系的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学校整体能耗水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分层耦合约束的学校综合能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用能系统层级的标准,确定学校综合能效评价体系用户层、系统层和设备层的三个评价层次;
基于所述三个评价层次,结合耦合约束算法,确定学校综合能效评价体系安全指标、经济指标、能效指标和环保指标的四类评判指标;
将学校实测的数据代入所述三个评价层次和所述四类评判指标进行计算,得到学校综合能效评价的结果;
利用所述学校综合能效评价的结果,与学校综合能效评价体系的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学校整体能耗水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层耦合约束的学校综合能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学校实测的数据代入所述三个评价层次和所述四类评判指标进行计算,得到学校综合能效评价的结果包括:
将学校实测的数据分别代入所述用户层中学生公寓、教学楼、食堂、图书馆、实验楼和行政办公楼的经济指标、能效指标、环保指标和安全指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将学校实测的数据分别代入所述系统层中照明子系统、炊事子系统、空调子系统、办公子系统和生活热水子系统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将学校实测的数据分别代入所述设备层中普通照明灯、微型计算机、家用热水器和电力变压器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基于所述计算,得到学校综合能效评价的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层耦合约束的学校综合能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学校实测的数据分别代入所述用户层中学生公寓的经济指标、能效指标、环保指标和安全指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具体如下:
所述学生公寓的经济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所述学生公寓的能效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所述学生公寓的环保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CSY=Ch+Cc+Cw+Cl+Cre;
其中,CSY为公寓使用阶段年总碳排放量;Ch为公寓供暖系统年碳排放量;Cc为公寓空调系统年碳排放量;Cw为公寓生活热水系统年碳排放量;Cl为公寓照明系统年碳排放量;Cre为公寓可再生能源系统年碳减排放量;
所述学生公寓的安全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层耦合约束的学校综合能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学校实测的数据分别代入所述系统层中照明子系统、炊事子系统、空调子系统、办公子系统和生活热水子系统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具体如下:
所述照明子系统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LPD是规定一个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的允许值;P为单个光源的输入功率(含配套镇流器或变压器功耗);PL为单个光源的额定功率;PB为光源配套镇流器或变压器的功耗;A为房间或场所面积;
所述炊事子系统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Fr为炊事用能的资源效度指数;ki为能源分配系数;Hi,j为能源控制系数;Ej为炊事用能效时系数;i为能源类型;j为用能方式;n为n种用能方式;m为m种能源的家庭;
所述空调子系统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ER为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输出能效比;H为水泵涉及扬程;ΔT为供回水温差;η为水泵在设计工作点的效率;WS为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P3为空调机组的余压或通风系统风机的风压;ηCD为电机及传动效率,一般取0.855;ηF为风机效率;IPLV为冷水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B,C,D和E分别为机组100%,75%,50%和25%负荷时相应冷却水进水温度下的性能系数(COP),2.3%,4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桂南,曹伟,周先哲,胡继军,莫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