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屏下指纹解锁的防眩光防蓝光复合屏幕保护屏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12305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13 0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便携式信息终端屏幕光危害防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屏下指纹解锁的防眩光防蓝光复合屏幕保护屏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对玻璃基板的一侧进行化学蚀刻AG处理;对玻璃基板的另一侧通过真空蒸发电镀进行防蓝光处理;定位玻璃基板该侧表面的指纹解锁区域,对指纹解锁区域进行网状镂空处理;最后将电镀后的防蓝光镀层老化处理即可。利用该工艺生产的产品能确保屏下指纹解锁功能的正常使用,还兼具屏幕保护屏的永久防眩光功能和过滤蓝光功能。

A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anti glare and anti blue light composite screen for fingerprint unlocking under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屏下指纹解锁的防眩光防蓝光复合屏幕保护屏的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便携式信息终端屏幕光危害防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屏下指纹解锁的防眩光防蓝光复合屏幕保护屏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通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时代下智能手机、平板、电纸书、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基本是不离手的程度,也因此屏幕光对人们眼睛的伤害现象越来普遍了。已有医学研究证明,白内障及黄斑病变等眼部疾病的年轻化和普遍化的趋势跟现代人接触手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时间有直接关系。一种新型具备永久防眩光和过滤蓝光功能的屏幕保护屏产品,该新型屏幕保护屏产品是借鉴隐身飞机原理采用尖端稀土吸波材料,利用真空复合层镀工艺,通过有效吸收450nm波长的光线能量降低该波段蓝光伤害,并结合直射眩光柔化技术等方式,实现了有效保护眼睛健康目的。全面屏时代来临,屏下指纹解锁功能越来越多应用在手机,平板等移动通信终端产品上。目前屏下指纹解锁技术多采用光学指纹识别技术方案,该光学指纹识别模组由发射光源、微棱镜和光感接收端组成,光源发射的光线透过棱镜射在指纹表面,反射回的光线受指纹纹理影响发生强弱变化,并被光感接收端接收。普通的透明屏保玻璃对光线损失极小,因此贴合在屏幕表面后,屏下指纹解锁功能基本不受影响,但该产品仅仅就是降低点屏幕破碎作用,对屏幕蓝光没有削弱性能,因此并不具备护眼的功能。人造光源是由红绿蓝三原色构成,蓝光能量越高,光线亮度越高,而该新型屏幕保护屏产品由于对450nm波长的光线能量产生吸收效果,因此反射回的光线强度就会降低,导致光电感应接收端接受的光感不足,直接影响到屏下指纹解锁的灵敏性。随着全面屏产品的普及,该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所有与新款电子产品屏幕配套的该新型保护屏产品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防眩光防蓝光复合屏幕保护屏影响屏下指纹解锁的功能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屏下指纹解锁的防眩光防蓝光复合屏幕保护屏的加工工艺,利用该工艺生产的产品能确保屏下指纹解锁功能的正常使用,还兼具屏幕保护屏的永久防眩光功能和过滤蓝光功能。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屏下指纹解锁的防眩光防蓝光复合屏幕保护屏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对玻璃基板的一侧进行化学蚀刻AG处理;S2:对玻璃基板的另一侧通过真空蒸发电镀进行防蓝光处理;定位玻璃基板该侧表面的指纹解锁区域,对指纹解锁区域进行网状镂空处理;S3:将电镀后的防蓝光镀层老化处理即可。进一步,所述S2中,先对玻璃基板的一侧进行电镀防蓝光处理,再对该侧表面的指纹解锁区域防蓝光镀层进行网状镂空处理。进一步,所述S2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将S1中AG处理后的玻璃基板去背保护后清洗,进行真空蒸发电镀,对玻璃镀膜表面涂覆光阻剂保护,将指纹区域为局部网状的光罩贴覆在光阻层后进行光固化工艺处理,然后放入退镀液中,固化工艺后指纹区镂空处经退镀恢复原透明,然后用溶剂洗去剩余光阻膜并清洁,得到仅指纹区有网状镂空的蓝光吸收镀膜层。进一步,所述光固化工艺为黄光工艺,所述光阻剂为黄光胶,所述光罩为菲林片。进一步,所述S2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将S1中AG处理后的玻璃基板去背保护后清洗,进行真空蒸发电镀,完成后将镀膜面朝上放置于激光精雕机台上,用激光将指纹区镀膜层进行网点化镂空处理,清洗后得到指纹区有网状镂空的蓝光吸收镀膜层。进一步,所述S2中,先对待镀膜表面的指纹解锁区域进行网状镂空处理,再对玻璃基板的一侧进行电镀防蓝光处理。进一步,还包括以下步骤:将S1中AG处理后的玻璃基板去背保护后清洗,在玻璃待镀膜表面的指纹区贴上预先网点处理的网点贴,然后进行真空蒸发电镀。进一步,网点贴预先采用激光打出密集微孔。进一步,所述真空蒸发电镀过程为电镀室内预先放置电镀膜料,预设表面活化和各层膜电镀顺序,开始对基层另一侧电镀,电镀过程中各膜层的厚度以晶振片检测膜厚方式自动控制。进一步,所述网状镂空处理后的网状结构形状为矩形或菱形或圆形,并以矩阵方式均匀排列,镂空部位为是矩阵点或矩阵排列间的缝隙,网点的间距和镂空点直径为0.005—0.01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指纹解锁区局部网点化处理具体是将屏幕保护屏在屏下指纹区域位置处的蓝光吸收膜层部分消除,形成网状结构,膜层消除处即是玻璃光洁基底,镜面效果最强,因此提高反射光能量,保证了光电感应装置有效接收,恢复屏下指纹解锁功能的灵敏性和准确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网状镂空处理后的局部放大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网状镂空处理后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网状镂空处理后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玻璃基板背保护后清洗,进行化学蚀刻AG处理,然后除去背保护并二次清洗,进行真空蒸发电镀,预设膜料的电镀顺序和厚度并以晶振片检测膜层厚度方式来控制整个真空蒸发电镀作业完成,对玻璃镀膜后表面涂覆黄光胶保护,涂覆方式可以是印刷、喷涂和辊印等,固化并贴指纹区域局部网状处理的菲林片,进行黄光工艺处理后放入退镀液中,黄光工艺后指纹区镂空处经退镀恢复原透明,然后用溶剂洗去剩余黄光胶膜并清洁,得到仅指纹区有网状镂空的蓝光吸收镀膜层,如图1所示。最后将电镀后的玻璃基片移入富氧箱,通氧量2L/min,通氧时间8分钟,老化4小时。制得的新型屏幕保护屏表面光反射率由8.3%降低到1.2%,有害蓝光过滤拦截率达到55%,屏幕画面细腻柔和,极大提高视觉舒适度,满足不同场景下长时观看不累眼,指纹解锁区域的网状结构形状为圆形,并以矩阵方式均匀排列,镂空部位为是矩阵点,网点的间距和镂空点直径为0.01mm。此处溶剂和退镀液是行业通用的复配液,不同的光阻剂对应不同的溶剂和退镀液。实施例2玻璃基板背保护后清洗,进行化学蚀刻AG处理,然后除去背保护并二次清洗,在玻璃待镀膜表面的指纹区贴上预先网点处理的网点贴,网点可以采用激光打出密集微孔。然后进行真空蒸发电镀,预设膜料的电镀顺序和厚度并以晶振片检测膜层厚度方式来控制整个真空蒸发电镀作业完成,然后揭去指纹网点贴,清洗后即可得到另一种镂空形式,如图2所示。最后将电镀后的玻璃基片移入富氧箱,通氧量2L/min,通氧时间8分钟,老化4小时。制得的新型屏幕保护屏表面光反射率由8.3%降低到0.53%,有害蓝光过滤拦截率达到43%,屏幕画面柔和明亮,满足明亮环境下清晰观看和视觉舒适度要求,满足长时观看不累眼,指纹解锁区域的网状结构形状为矩形,并以矩阵方式均匀排列,镂空部位为是矩阵排列间的缝隙,网点的间距和镂空点直径为0.01mm实施例3玻璃基板背保护后清洗,进行化学蚀刻AG处理,然后除去背保护并二次清洗,进行真空蒸发电镀,预设膜料的电镀顺序和厚度并以晶振片检测膜层厚度方式来控制整个真空蒸发电镀作业完成,完成后将镀膜面朝上放置于激光精雕机台上,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屏下指纹解锁的防眩光防蓝光复合屏幕保护屏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对玻璃基板的一侧进行化学蚀刻AG处理;/nS2:对玻璃基板的另一侧通过真空蒸发电镀进行防蓝光处理;定位玻璃基板该侧表面的指纹解锁区域,对指纹解锁区域进行网状镂空处理;/nS3:将电镀后的防蓝光镀层老化处理即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屏下指纹解锁的防眩光防蓝光复合屏幕保护屏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玻璃基板的一侧进行化学蚀刻AG处理;
S2:对玻璃基板的另一侧通过真空蒸发电镀进行防蓝光处理;定位玻璃基板该侧表面的指纹解锁区域,对指纹解锁区域进行网状镂空处理;
S3:将电镀后的防蓝光镀层老化处理即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屏下指纹解锁的防眩光防蓝光复合屏幕保护屏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先对玻璃基板的一侧进行电镀防蓝光处理,再对该侧表面的指纹解锁区域防蓝光镀层进行网状镂空处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屏下指纹解锁的防眩光防蓝光复合屏幕保护屏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将S1中AG处理后的玻璃基板去背保护后清洗,进行真空蒸发电镀,对玻璃镀膜表面涂覆光阻剂保护,将指纹区域为局部网状的光罩贴覆在光阻层后进行光固化工艺处理,然后放入退镀液中,固化工艺后指纹区镂空处经退镀恢复原透明,然后用溶剂洗去剩余光阻膜并清洁,得到仅指纹区有网状镂空的蓝光吸收镀膜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屏下指纹解锁的防眩光防蓝光复合屏幕保护屏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工艺为黄光工艺,所述光阻剂为黄光胶,所述光罩为菲林片。


5.如权利要求2一种适用于屏下指纹解锁的防眩光防蓝光复合屏幕保护屏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还包括以下步骤:将S1中AG处理后的玻璃基板去背保护后清洗,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成明李金钟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恒昊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